第349章 奉親長安(2 / 4)

此時只有鎮國公主與大司徒分左右坐了主桌,留了正座給陛下。

千金公主痛恨自己的好視力——她眼睜睜看到話題傳到大司徒那裡,然後,大司徒轉頭對她笑了笑。

千金公主:這是我的最後一餐了嗎?

一頓佳宴,千金公主自是吃的食不知味提心吊膽。

而其餘許多朝臣,心思也都不在鎮國公主府的佳餚美酒上。

尤其是聖神皇帝親至,給小郡主正式賜名為‘赬’,更彰皇帝對鎮國公主府的看重。

朝臣們心知肚明。

該要拜見新的皇儲了。

*

果然,天授二年的臘月。

在鎮國公主修養月餘,重新立於朝堂之後——

帝正式下冊書,立皇儲!

朝堂有度,天子之言規制有七:諸如冊書、詔書(制書)、敕書等,其中最要緊最鄭重的便是冊書。

唯有冊封皇后與皇儲諸王可用。

因此,這也是聖神皇帝登基以來,第一道冊書。

鎮國安定公主武曜初,臨軒受冊命,是為皇儲。

是日,大司徒為冊封使,授冊書於皇儲。

**

因冊封皇儲接連新歲,等終於過完年後,朝堂之上也是人倦力乏。

年初二的休沐日。

蓬萊宮中,帝相二人依舊是在窗前對坐。

不過沒有對弈——下棋也是費腦子的,她們是在年節下補王鳴珂的話本放鬆娛情。

姜握邊看邊感慨:寫話本的文人多用化名,大概是想‘放飛自我’,免得被熟人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後,社死不說還束手束腳。

但王鳴珂顯然不在乎這個,就算沒了丹青的馬甲,她依舊還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姜握有時候不免想到:這些話本要是傳於後世,以鳴珂身份之特殊,大概會被人掰開揉碎做閱讀理解吧。

想要把她筆下的人物和故事,跟高宗與聖神皇帝兩朝的史料做對應。

因此產生個‘青學’研究,都是很正常的。

火盆內發出輕微的爆開聲響,這是姜握方才扔到裡面的栗子,被烤的裂開的聲音。

她取過一枚銅鉗,邊夾栗子邊對皇帝道:“等二月親耕與親蠶禮過後,我想回長安看看。”

皇帝翻書的手略微一頓,點頭道:“好。”

姜握這個念頭,也並非是一日就有的。

她想回去看看陶姑姑。

說起來,還是她把曜初接出宮撫養那一年,陶姑姑也離開了掖庭,與她一併出宮來照看。

畢竟姜握是要上朝的,不可能時時待在家裡看著曜初。

還好有陶姑姑,作為宮正司多年的宮正,有她在,姜宅就是鐵桶一樣的牢穩。

是從什麼時候起,她回家不再能見到姑姑了呢?

是了,是洛陽。

先帝晚年,喜東巡東都,常在洛陽一住就是一年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