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禪位之意(2 / 3)

宵禁是指坊子外的大路上,夜間不得有人亂走,坊內是無妨的,甚至坊內還有食鋪徹夜開著。

而這些年,楊小藜有什麼好東西,都不忘送去給當年的抄報鋪副管事,也就是告知並鼓勵她去上學的劉融姐一份。

聽她提起劉融,楊母忽然一拍手:“我真是老糊塗了,這麼要緊的事兒都忘了說。”

“你不該拎豆腐去,應當拎些正經賀禮去——你劉融姐高升了,不再是洛陽抄報鋪的總管事,從後日起,就要去大司徒府上做長史官去了!”

“啊?”

楊小藜這一聲‘啊’裡,先是驚喜,再就是迷惑了。

長史官……宰相府哪有長史官?

便是按照爵位算,也得公主、親王、郡王等府上才有長史。

楊母道:“官場上的事兒我不太懂,你自去問吧。”又道:“四色禮都給你備好了。”

她雖對自己減省,但在女兒的事兒,尤其是正事兒上,倒是從來不省的。

楊小藜耐不住性子,當即就出門往劉融姐家去。

**

“各公主府、王府長史之職,原是統理府寮,紀綱職務。”幾乎就是管著一府所有庶務,其中自然包括官場上的應酬往來。

劉融與楊小藜解釋道:“陛下特旨,亦按此為姜府置屬官。”

只是大司徒多不在府中,且府中也無旁的主人,因此她府上的長史最要緊的公務便是負責接應拜帖,替大司徒安見拜訪官員之事。

劉融與楊小藜大約講了講她的工作:每旬(十日)起始,大司徒會交給她一張時間表,上面是她那幾天(一般隔三四日才會有一天)會回到姜府,有暇按序見送上拜帖之人。

而她要做的,就是匯總諸多送到大司徒府的拜帖,整理過後以表格和一句話事條的形式呈給大司徒。

之後再按照大司徒標出的要緊程度,將紅牌、黃牌等各色不同的預約牌分送給拜訪之人,定下時間。

當然,還有一些拜帖就要由她這位長史官代為回掉,亦或是指引送拜帖的人去相應署衙。

總之,相當於一份宰相府機要秘書的職位。

其實許多宰相會鍛鍊自家晚輩,亦或是養著專門的幕僚來做這件事。

而大司徒府上原人少,無有家中晚輩行應酬事。

從前自然有人料理此事,如今無人照管,大司徒也不願現聘幕僚。於是便由皇帝專門下了敕令,令吏部選合適的擅長庶務的女官和女吏們,按照公主府的設定,給大司徒組了個‘屬官隊伍’。

劉融在庶務、管理上都有豐足的經驗,便被選為了大司徒府帶頭的長史官。

楊小藜看過劉融的新魚符,真情實感道賀:“劉融姐多年掌抄報鋪。”且從掌一家到掌數家,楊小藜道:“本事絕對沒問題的!”

兩人相望而笑。

劉融還不由感慨了一句:“算起來我大你十六歲,當年薦你去讀書的時候,我還只是一家抄報鋪的副管事。”

那一年,她二十四歲,楊小藜才八歲。

如今,楊小藜長到了與她一般的二十四歲,已經是城建署了女官和三級研究員了。

而她也未蹉跎空耗,將要去大司徒府為長史官。

**

次日,劉融將洛陽城抄報鋪的許多公文最後整理歸檔,連同自己的官印一併交到了上級單位出版署署令處。

魚符倒是可以留下來做個紀念,只是也要去將作監‘銷號’,打上此魚符作廢的印記。

自此,她將不再算是出版署的女官了。

想想還頗為不捨。

她到署令院中,就發現正副兩位署令都在,她上前見禮道:“裴署令,裴副署令。”

沒錯,兩位署令都姓裴。

只是兩人並非一家也並非姊妹。

一位是從前裴相,如今聞喜郡公的女兒裴寧,另一位身份更特殊些,是從前太子李弘的太子妃,裴含平。

裴含平:其實我並不知道怎麼就變成了這樣。

她原本是耐不住太平公主的催促,考進了上陽宮藝術學院欲徜徉(躺平)在藝術的海洋裡。

然而,因紙幣事被王鳴珂拎出來幹活,之後為紙幣設計的文花欄被聖神皇帝看重後,又被調任到了出版署為報紙設計圖形——用皇帝的話說,報紙出版多年,也該推陳出新。

從前礙於紙張成本印刷技術等,報紙上都是文字,可天下依舊有許多百姓是不識字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