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後主成都官封夏侯霸,姜維漢中興兵伐魏。(2 / 14)

小說:金鑾灣 作者:雲中燕

兵者,國之大者,不可不察!

姜維如何不知後主劉禪所擔心之事?

然自夏侯霸投蜀以來,姜維終諸葛丞相遺志之心便不可按耐,早就於心中思慮多次,今聽聞後主劉禪問策,便就侃侃而談:“臣自漢中起兵,雖言北伐中原,然維並不向北出兵,而是提兵向西,一路經陰平抵達曹魏隴右之地,此地乃羌人所管,而維出身天水姜氏,對羌人頗為熟悉,故,維親自此地,說動羌人通盟,以羌人之兵為維羽翼,起兵直指魏軍,以蠶食之態逐步截斷隴右魏境據為己有。如此三番,便可功成。”

姜維所述,則是與諸葛丞相略有不同,乃是蠶食之計,然如果此計得行,克服中原卻也指日可待。

姜維說完,只見後主劉禪陷入沉思,不僅僅後主劉禪陷入沉思,費禕、宴席之上群臣也皆沉思之中:姜維所講乃是新策,一時間皆在腦中思慮行軍地理,以分辨姜維之策是否可行。

然費禕思慮一陣,卻依然覺得姜維與諸葛丞相終究不能相比,還是否了為妥當:“陛下,禕仍覺不妥。”

即刻又出言阻止。

然後主劉禪卻是並不回覆費禕,沉思一陣卻是看相姜維:“姜愛卿,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不可不慎,然既然姜愛卿心中有策,氣勢恢宏,朕細思之也未為不可。只是姜愛卿可知,姜愛卿所帶兵士皆我大蜀子民,萬不可掉以輕心,愛卿當盡忠竭力,勿墮我蜀漢銳氣,不負朕命方可。”

姜維如何聽不出來後主劉禪的話外之音:陛下已然準了西征之奏。

姜維大喜過望,即刻跪倒謝主隆恩:“維必不負陛下聖恩!”

費禕雖心中不甘,然見天子陛下已然準了,也覺不好再阻止,無奈只得作罷。

後主劉禪準了姜維之奏,不覺也甚為高興,即刻看向姜維、夏侯霸:“出征之時,必賴甥舅鼎力相助,今朕拜夏侯霸為車騎將軍,監軍姜維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只望各位將軍齊心協力,克服中原,以慰相父在天之靈。”

夏侯霸不由垂淚,伏地叩不止。

不覺酒罷,群臣皆盡興出了建福宮,夏侯霸見前面一位將軍雖也酒酣,但卻是走起路來猶如虎行山間般穩健,看著似乎乃耳聞蕩寇將軍張嶷,便就急走幾步上前躬身:“敢問可是蕩寇將軍張嶷?”

張嶷聽問,回頭看時見是夏侯霸,便也躬身施禮:“車騎將軍,某有禮了。”

頗為恭敬。

夏侯霸見張嶷如此謙恭便就趕緊回禮:“霸早有耳聞張將軍,知張將軍慷慨,美名早已遠播,霸若有幸與張將軍做知心朋友,實乃霸之幸事。”

哪知,本剛謙恭的蕩寇將軍張嶷見夏侯霸如此說,卻是收起謙卑之禮上下打量一番夏侯霸:“某與車騎將軍只不過宴席之上剛剛謀面,時不過一日而已,並非故友,為何卻稱為知心?所謂大道朝天各走一邊,某與車騎將軍彼此乃大道兩邊之人,怎能就此成了知心朋友?三年,三年之後車騎將軍還是再言此事吧。”

張嶷說完,也不顧夏侯霸尷尬之狀,自顧自的離去了,只留下夏侯霸風中凌亂。

“夏侯將軍,切莫掛心,車騎將軍所掌乃是諸葛丞相在世之時所建無當飛軍,為人頗為真實、慷慨,言語之間頗為率直,剛張將軍所言若有不當之處,還望車騎將軍見諒。”

夏侯霸凌亂之時,後面跟來的姜維卻是笑勸。

“張將軍美名遠揚,某和張將軍必成知心!”

姜維知夏侯霸此時心中必然鬱悶,也不便打擾,離去之時回夏侯霸:“夏侯將軍,出征在際,且思整頓兵馬之事。”

翌日,天剛放亮,姜維即邀夏侯霸一路直奔漢中軍營,計議起兵伐魏之事。

“大將軍,若按建福宮之議,大將軍將親往羌人之處通盟以成我軍羽翼,此等事霸覺來頗為兇險,大將軍不宜親往,霸去則可!”

費禕不僅僅否了北伐之議,甚至於連姜維、夏侯霸一併否了。

然其拳拳之心,卻是讓人敬佩。

宴席之上,一時間也皆議論不止:“成鄉侯所言確實不虛,諸葛丞相都難為之事,姜維又如何為的?”

“然姜維所言卻也不錯,魏國正值內訌虛弱、社稷不穩之時,擊之必然大勝,又如何為不得?”

此起彼伏,爭論不休。

姜維豈能因為費禕幾句話,就能就此泯滅了北伐之心,即刻又要躬身後主劉禪:“陛下...”

然未等姜維再言,後主劉禪卻是話了:“大將軍費禕所講確也有理,姜愛卿所講也並未有錯,朕且問姜愛卿,如果朕準你北伐之議,以終相父遺志,固然是好。然確如費愛卿所講般,相父卻實實六出祁山終究大業未就,壯志未酬,遺恨千古。姜愛卿又有何策,能克復中原?”

後主劉禪,卻是頗為清醒。

不準,有費禕之言,也未為不可。

若準,依你姜維之言,又有何策?

畢竟諸葛丞相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徒勞民傷財,難道今日再復蹈前轍嗎?

兵者,國之大者,不可不察!

姜維如何不知後主劉禪所擔心之事?

然自夏侯霸投蜀以來,姜維終諸葛丞相遺志之心便不可按耐,早就於心中思慮多次,今聽聞後主劉禪問策,便就侃侃而談:“臣自漢中起兵,雖言北伐中原,然維並不向北出兵,而是提兵向西,一路經陰平抵達曹魏隴右之地,此地乃羌人所管,而維出身天水姜氏,對羌人頗為熟悉,故,維親自此地,說動羌人通盟,以羌人之兵為維羽翼,起兵直指魏軍,以蠶食之態逐步截斷隴右魏境據為己有。如此三番,便可功成。”

姜維所述,則是與諸葛丞相略有不同,乃是蠶食之計,然如果此計得行,克服中原卻也指日可待。

姜維說完,只見後主劉禪陷入沉思,不僅僅後主劉禪陷入沉思,費禕、宴席之上群臣也皆沉思之中:姜維所講乃是新策,一時間皆在腦中思慮行軍地理,以分辨姜維之策是否可行。

然費禕思慮一陣,卻依然覺得姜維與諸葛丞相終究不能相比,還是否了為妥當:“陛下,禕仍覺不妥。”

即刻又出言阻止。

然後主劉禪卻是並不回覆費禕,沉思一陣卻是看相姜維:“姜愛卿,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不可不慎,然既然姜愛卿心中有策,氣勢恢宏,朕細思之也未為不可。只是姜愛卿可知,姜愛卿所帶兵士皆我大蜀子民,萬不可掉以輕心,愛卿當盡忠竭力,勿墮我蜀漢銳氣,不負朕命方可。”

姜維如何聽不出來後主劉禪的話外之音:陛下已然準了西征之奏。

姜維大喜過望,即刻跪倒謝主隆恩:“維必不負陛下聖恩!”

費禕雖心中不甘,然見天子陛下已然準了,也覺不好再阻止,無奈只得作罷。

後主劉禪準了姜維之奏,不覺也甚為高興,即刻看向姜維、夏侯霸:“出征之時,必賴甥舅鼎力相助,今朕拜夏侯霸為車騎將軍,監軍姜維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只望各位將軍齊心協力,克服中原,以慰相父在天之靈。”

夏侯霸不由垂淚,伏地叩不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