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一直超車一直爽(第一更,求訂閱)(2 / 2)

“現在……說這些是不是太遠了,像閣下說的,未來僅僅只是鋼鐵需求就要一億噸,我們現在甚至連十分之一都沒有不是嗎?”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李毅安說道。

“我們要考慮的是一個長遠的將來,孝翰,就鋼鐵公司來說,東海鋼鐵與東寧鋼鐵,有什麼區別嗎?在技術上?”

“這……”

面對閣下的詢問,左孝翰稍作思索後,說道。

“除了裝置主體是國產裝置並且從歐美等國引進了部分裝置之外,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是啊,這就是問題!”

李毅安站起身,說道,

“從計劃的實施上來說,為了加快度,保證計劃進步,往往傾向於選擇戰前成熟的工業架構,也就是3o年代4o年初的工業架構,雖然偶爾有些許技術革新,但整體工業架構是遠遠落後於時代的,現在已經了五零年代了,而我們卻用三零年代的工業架構,去進行新一輪的工業建設,這樣的重複建設,現在看不到問題,但是將來呢?”

面對閣下的反問,左孝翰說道。

“這……可是現在新技術並不成熟,我們總不能因噎廢食吧,現在最重要的難道不是展嗎?”

難道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展嗎?閣下不是一直在說最重要的就是展嗎?

“沒錯,是展,但是要看怎麼樣展,在好與快之間尋找一個平衡,”

李毅安一邊說,一邊開啟計劃草案說道。

“相比於一四計劃透過工業的直接投資的建設,“二四計劃”的核心,是產業政策性指導展。”

“產業政策性指導展?”

“對,就是透過官方資助的方式,鼓勵企業進行創新性的技術研究,並將新技術應用於產業擴張上,而不是在舊工業架構內進行重複建設,這或許會犧牲一些經濟展度,但是從長遠來說,是有益於經濟展的,當然,我們還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產業政策來推動產業展。”

製造產業政策引導推動經濟展,在另一個世界有成功的經驗,日本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喜歡搞產業政策的國家。 5o年代初,日本就提出了裝置現代化和展出口的目標,專門成立了“重型機械裝置技術諮詢機構”,用來指導成套裝置的出口。在隨後的十年間,日本先後出臺了‘機械工業振興法’、‘電子工業振興法’、‘輕型機械出口振興法’、‘成套裝置出口振興臨時措施法’。

每個年代都會提出 1o年之內產業展思路,到了八十年代,明確提出,日本的追趕型現代化已經完成,要以技術立國取代貿易立國,要以創造性知識密集化作為產業結構的展方向。其實,同樣也是面對“煙囪工業”模式走到盡頭做出的決定。7o年代小日子的日子也不好過,一樣的接連多年的經濟負增長。

有了這些前車之鑑,李毅安當然知道應該追趕什麼。

“我們並不僅僅只是實施追趕型現代化國家展戰略,同樣也要在追趕中,抓住技術變革這一彎道過的機會,利用搶先優勢,緊抓科技展,實現科技上的創新突新,並以此來帶動南洋的經濟展。”

其實,現在別說是俄國,就是歐美各國同樣也存在著嚴重的“路徑依賴”,他們仍然沿著“煙囪工業”的方向前進著,全力展鋼鐵、機械、金屬等傳統重工業部門,而對於微電子、新材料、生物工程技術等現代高科技反應不敏感。所以大家都在6o年代中後期到7o年代陷入了“陣痛”。

舊工業不消失,新工業便無從興起。西方能夠從陣痛中走出來,完全是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性表現,也就是所謂的“創造性的毀滅”。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大量石油美元注入的俄國卻沉浸於買買模式中,從而錯失了展良機,最後與美國在科技上的差距越拉越遠。

因為了解這段歷史,所以,李毅安才會提出緊抓科技展,不是為了避免陣痛,而是為了……利用搶優勢,實現彎道車。

從五零到七零,這可是二十年的展機遇期。

緊跟在歐美屁股後面看著尾燈追趕……有直接車爽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