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五對輪的野望(第三更,求訂閱)(2 / 2)

聽著軍方的坦克升級計劃,李毅安想了想,便說道。

“為舊坦克進行升級,這是必須的,但是m4坦克骨子裡還是一款二戰時的老式坦克,即使是再改進,落後時代也是不可避免的,我認為,我們應該研製一款新型坦克。”

孫德林不由一愣。

“研製新型坦克?”

“對,就是研製新型坦克,這種新型坦克的重量應該在36噸以內,裝備……9omm坦克炮,火力上與防禦上與美國的m46坦克相等……”

說著說著,李毅安腦海中浮現出了大名鼎鼎的“五對輪”,現在俄國人應該已經造出了“五對輪”了吧。心裡這麼想著,李毅安幾乎是下意識的把指標一個勁的往“五對輪”上靠。

畢竟,以戰後第一代坦克而言,“五對輪”也就是t54坦克,無疑是戰後最成功的第一代坦克,絕對達到了火力與防護和機動性的絕對平衡,它不僅是戰後產量最多的坦克,而且對俄國來說,在沒有原子彈之前,還是和美國對抗的核心,甚至有當t54坦克駛過紅場時,慈父露出了笑容的說法。

對於這樣的好貨,李毅安當然是非常渴望的,只不過圈子不一樣,人家肯定不給,況且,雖然早在 46年五一閱兵的時候,t54就從紅場駛過了,但是直到十年後的匈牙利事件中,一輛被送入英國駐匈大使館的t54坦克徹底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恐慌,在此之前的十年中,西方國家甚是不以為然,認為它不過是t34坦克的升級版本罷了。

隨後李毅安便說起了什麼。

“上裝甲厚度應該在1oo毫米以上,6o度垂直傾角,垂直等效將達到2oo毫米,炮塔也採用傾角設計,正面底部裝甲厚度2oo毫米,往上透過逐步加大傾角的方式慢慢減薄,但是垂直等效仍然可以保持在18o毫米以上……”

聽著總統提到的這些數字,孫德林盡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儘管他不是坦克專家,但僅僅只是從這幾個數字中,就可以聽得出來,這是……痴心妄想,這些資料比美國的m46重型坦克還要強大。

“……至於動力裝置可以用底特律的 8v71t柴油動機,這種動機聯合動力公司已經國產化了,它的最大功率有6oo馬力,肯定能夠滿足對機動性的要求,而傳動裝置,嗯,美國阿里遜公司的cd85o液力綜合傳動就非常不錯,現在已經被用在了m46坦克上,雖然現在美軍不會向盟友提供這種新型坦克,但是我們可以引進cd85o傳動裝備嘛。”

簡單的說出對新型坦克的構想之後,李毅安看著一副驚愕模樣的孫德林,問道。

“怎麼樣,你覺得的這種坦克,符合軍方的需要嗎?”

怎麼可能不符合,這已經不再是什麼“五對輪”了,而是“五對輪”的增強版。絕對比原版更強大。

“符合,簡直太符合了……”

孫德林直接了當的說道。

“如果能造得出來的話,絕對符合軍方需求,問題是,這麼完美的坦克,能設計得出來嘛!而且即便是設計了出來,咱們也沒有這方面的生產經驗啊!”

“如果不去設計,不去製造的話,那麼永遠都不會有經驗。”

李毅安直截了當的說道。

“我們現在去設計坦克,去製造坦克,就是為了未來的展打下基礎,坦克只會越來越複雜,我們先打下機械上的基礎,將來才好進一步升級。”

坦克將來的展方向是什麼?

肯定是複合裝甲以及滑膛炮了,其實南洋研製複合裝甲是有技術基礎的,畢竟,早在二戰期間,李毅安就用氧化鋁陶瓷製成了防彈插板,到了南洋之後,氧化鋁陶瓷得到了進一步研究,只在願意,完全可以以氧化鋁陶瓷為基礎研製複合裝甲。至於滑膛炮就有些困難了,不過只要投入時間和資金,就肯定不是問題。

當然還有更為先進的火控系統。畢竟後世坦克最讓李毅安印象深刻的就是包括坦克火炮穩定器在內在的火控系統,特別是後世影片裡那些在行駛的坦克炮口上擺放一個酒杯,無論坦克車身怎樣顛簸,炮口上的酒杯都能穩定地保持不動,甚至就連酒也不灑一滴,實在是給了他深深的震撼。

不過就眼下來說,那些技術都是屬於未來的,眼下各國坦克還沒有那麼複雜,正好是打下基礎的時候,等基礎打牢了,再一步步的推進。畢竟做事情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李毅安也沒有想過一下子就要設計出完美的坦克。

在提出研製坦克的計劃時,他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先設計出一個基礎型號,然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慢慢地給坦克新增各種各樣的新技術,最後,達到他心目中的要求。

經過不斷的升級,也許“五對輪”真的有可能成為永恆的五對輪,成為戰後坦克的經典之作……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