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1 / 2)

當棘原方向,傳來一聲隱約的牛角號長鳴,王賁立即下令

“按原計劃,鉅鹿東、南、西三面,起進攻。”

進攻?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

現在的王賁,同時面對著六個對手鉅鹿城中張耳的五萬趙軍,城北陳餘的十萬趙軍、臧荼的五萬燕軍和左賢王的三萬匈奴軍,漳水東岸齊國田橫、魏國魏豹的各五萬軍,諸侯軍隊共三十三萬。

而長城軍僅十二萬,從算數的角度看,從“五則攻之”的兵法理論上講,無論如何也不該進攻。

這既需要能力,更需要魄力。

在秦王贏高親赴棘原之前,與王賁、尉繚等高階將領,對整個戰場形勢以及平變過程可能生的情況,透過軍事會議的方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制定了以攻為守的作戰方案。

按照戰力強弱,將對面的敵軍進行了排列。

突擊能力最強者,當屬左賢王率領的匈奴三萬騎兵,野戰能力突出,是較難對付的對手。

人數最多的趙軍陳餘的部隊,在城北虎視眈眈,多少繼承了趙軍擅打硬仗的傳統,如果傾營而出,會很棘手。

城內張耳的五萬守軍,雖以守城為主,一旦時機有利,也會派出部隊,出城助攻。

燕國臧荼的隊伍中,有五千東胡的騎兵,與匈奴兵類似,擅於野戰衝鋒。

齊國田橫的五萬軍隊,以齊國貴族的私兵為主,騎兵和車兵有一定的戰鬥力。

魏國魏豹的五萬軍隊,皆是步軍,倉促成軍,戰力最弱,最有可能在戰役末期出來趁火打劫。

大家討論的結果是,如果長城軍採取守勢,勢必在戰場上陷於被動。

鉅鹿城下,長城軍採取圍三闕一的戰法,紮下東、西、南三個大營,以南營最大。

單純防守,勢必面臨敵軍多面進攻,久防之下必然有失,一旦某個軍營被敵軍突破,勢必造成全軍的被動。

一旦戰場上的均勢被打破,那些觀望的諸侯軍後續部隊,必會傾巢而出趁火打劫,局面就會很危險。

討論來討論去,最後,還是秦王贏高一錘定音

“進攻。”

“進攻?”不知是誰重複了一句。

“對,進攻。只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秦王強調道。

御史大夫尉繚先贊成

“大王說得對,只有進攻,才能將局面控制在我軍手裡,達到牽制敵軍的目的,給新軍贏得時間。”

“待集中優勢兵力,擊潰了棘原方向的楚軍後,新軍再匯合棘原軍回師圍殲敵軍。”

“這就是夾一個吃一個的戰術,利用諸侯軍的協調不力,抓住敵軍的空檔,利用時間取得我軍的主動。”

長城軍主將王離補充道“我贊成,我軍歷來的戰法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防守本就不是我們的強項。”

“根據與諸侯軍交戰的經驗,一旦我軍進攻,諸侯軍必定盼著趙軍與我軍死拼,期待雙方兩敗俱傷後,再得漁翁之利。”

“我們正可以利用諸侯軍間的這種微妙關係,抓住他們配合不力的弱點,在這一方向擺出一副總攻的架勢,徹底打消諸侯軍蠢蠢欲動的念頭。”

大將軍王賁點頭道“此次作戰,最大的可能性,是諸侯軍借章邯兵變,企圖趁我軍內亂之際,起進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