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邯為何糾結(1 / 2)

小說:大秦帝國醒來 作者:結草成林1

章邯似乎早有準備,起身來到輿圖前,接替王離介紹說

“齊軍五萬,在漳河東岸列營,統軍將領為齊國將軍田橫。”

“田橫原為齊國貴族,是被臣斬殺的齊王田儋從弟,臨濟之戰失敗後,齊軍在田橫的帶領下,很快又聚集兵馬,捲土重來。”

“據瞭解,田橫此人,在田氏貴族中算得上知兵的能將,體恤士卒,頗為忠義,親衛營的五百壯士,皆為齊之技擊士,戰鬥力不俗。”

“齊軍半月前抵達漳河對岸後,安下營壘與我軍對峙,未曾出戰。營中有騎兵三千,戰車百乘,其餘皆為步軍。”

“齊軍身後數十里,過了河(黃河)即為齊地,齊軍的糧草在諸侯軍中補充的最為及時,燕、趙兩軍時常向其借糧。”

王賁連忙問道“趙軍也向齊國借糧草?”

章邯道“是的,前幾日,斥候有報,齊營向趙軍大營輸運了數百車的糧草。”

王賁、尉繚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

贏高知道兩位老將軍意識到了什麼。

作為決定戰爭勝敗的三要素,人、武器和糧草,缺一不可。明顯的,趙軍的十五萬大軍和三萬匈奴軍,目前的糧草補充,存在一些問題。

在秦趙兩國的交戰史上,雖然趙國不乏名將,也經常打敗秦軍,但往往每次趙軍戰敗,都少不了缺糧這一因素。

看來,趙軍的糧草供應短板,此次仍然可以利用,這對在座的將軍們,是個好訊息。

贏高除了留意到兩位老將軍的眼神互動外,更多的是對此時章邯心理變化的疑惑。

他注意到,章邯在介紹到自己的戰果時,心底滿是驕傲,但驕傲之餘,又夾雜著猶疑糾結的情緒。

章邯的糾結到底是什麼?這個念頭,在贏高心底慢慢泛起。

章邯繼續介紹道

“與齊軍相鄰的魏軍,此次出軍五萬,皆是步軍。統帥魏豹原是魏國公子,其兄魏王咎,在臨濟戰役中被臣破城,不肯投降而自燒殺。”

“魏豹逾城逃走後,又聚集了數萬人馬,此次援助趙國,應該是其舉國之兵。魏軍在諸侯中戰力最弱。自紮下營壘後,尚未主動出戰。”

說到這裡,章邯停頓了一下,才指向輿圖的下端,漳河南岸的楚軍所在。

贏高見章邯深深地吸了口氣,眼睛向左移動了一下,明顯是心中矛盾糾結的體現。

章邯緩緩地釋放出那口氣,說道

“最令臣驚訝的是楚軍,恢復能力之強,集結之快,出乎預料。”

“兩個月前,臣在定陶城外,消滅了項梁統帥的楚軍主力。原本以為,楚軍從此會一蹶不振,不曾想,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重新組織起二十餘萬人馬。”

“此次統軍的卿子冠軍宋義,為原楚國的令尹,據說頗為知兵,是個老奸巨猾的敵手。”

“其帳下的項羽,在東阿城下曾與其交過手,實在是一員猛將。那一仗,項羽獨殺我兩員千人將,傷斃士卒過百,親率騎兵,將我軍的陣型衝亂,導致我軍不得不撤退。”

“在項羽帳下,有五大猛將,分別為英布、龍且、鍾離昧、項莊和蒲將軍。”

“此次的十萬楚軍中,有六萬是項羽的嫡系部隊,另外四萬,為項梁和陳勝的餘部,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應該最難對付。”

“項羽軍中有三萬騎兵,由婁煩騎士統領和訓練,頗為兇猛,擅長突襲,戰力與剛才所說的匈奴騎兵,有得一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