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後勤部長(1 / 2)

小說:大秦帝國醒來 作者:結草成林1

贏高見二位將軍介紹完敵情,沒去理會章邯的內心變化,而是示意王賁繼續。

王賁說道

“兵法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怠。只有充分了解敵我雙方的強弱點,有針對性地調整戰術,以我之長,攻彼之短,方能變被動為主動,立於不敗之地。”

“從目前的情況上看,如果單純從兵員數量上,敵軍確實佔有優勢,而且已經對我軍形成了反包圍的態勢,形勢不容樂觀。”

“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戰爭的勝負不是單純的人數比拼,在分析敵情的同時,也要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優勢。”

“諸位都知道,決定戰役勝負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人,二是武器,三是後勤補給。”

“敵軍雖然人數佔優,但他們缺乏統一指揮,相互之間的協同配合不如我軍。單單多幾十萬的軍隊,不足以決定勝負。”

“而我軍雖然人數少,但此次大王御駕親征,軍隊士氣高漲,朝中軍事大臣皆親臨軍中,在這些層面,已經佔得先機。”

“若論武器裝備,因始皇帝陛下銷燬了六國之兵,諸侯軍的武器大多是臨時趕製,裝備參差不齊。從剛才二位將軍彙報的情況看,除了匈奴騎兵較難對付外,我軍的武器應該比諸侯軍更佔優勢。”

“諸位已經知道,此次大王為全軍配備了環彎刀,在訓練中,體現出很強的實戰能力,不再像闊刃劍那樣容易折斷,劈、砍、刺、削靈活。在宜陽之戰中,已經充分展示了近戰的威力,即使對付匈奴的兵器,應該也不落下風。”

“尤其是,此次我軍騎兵配備的馬鐙,更是徹底解放了騎士的雙手。有了它,我們的騎士,可以任意在馬背上做劈砍動作,大大提高了我軍騎兵的作戰能力。”

“更為重要的是,大王此次帶來的精銳新軍,完全按照大王的精兵策略打造,裝備了五千鐵甲騎兵和五千輕騎兵,三萬五千步軍也皆全身鎧甲,配備戈戟彎刀、輕盾和弩箭。”

“我軍創的炮兵,在宜陽戰役的攻城拔寨中,大顯身手。經過擴編,已達兩千兵力,配備三十架巨炮和二百架霹靂炮。任何城池和營寨,在我們的炮兵面前,完全就是擺設。”

“為了檢驗新組建的水師,三千樓船士也一併隨軍前來,配備了墨科技研究所研的新式武器。這支生力軍,除了保障後勤運輸外,將是我軍此次戰役的奇兵,將在關鍵時刻,出奇制勝。”

“此外,大王此次特別命令,隨船運來了五十萬簇三稜箭,無限量保證軍前使用。”

王賁所說的三稜箭,為秦軍的弩箭標配,非比尋常,曾經助力秦軍,攻城拔寨無數。

三稜箭頭流線型的造型,和後世的子彈頭類似,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設計,使箭鏃在飛行過程中,能夠平穩射中目標,還能減小空氣阻力,射擊距離,比諸侯軍的雙翼箭鏃更遠。

諸侯軍都嘗過它的苦頭,最難辦的是被射中後,形成的三角形創口,在不具備外科手術條件的戰場上,幾乎無法救助。

“在武器裝備上,我軍已絕對領先於敵軍,只要軍前將尉指揮得當,武器的長板,完全可以彌補我軍人數上的劣勢。”

說到這裡,軍將們臉上已經露出欣喜之色。

王賁接著說道“再說後勤保障問題。剛才章將軍介紹的趙燕兩軍缺糧的情況,值得引起重視。”

“現在,剛剛入冬,趙燕兩軍就出現缺糧的情況,一是去年的蝗災和旱災,造成兩國糧食減產,糧庫歉收;二是說明兩國立國未久,國庫空虛,難以在短期內籌措到數十萬大軍的軍糧。”

“加上趙國又重金從匈奴請來僱傭軍,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看來,趙國為了此戰,已經竭盡全力,豁出去老本了。”

“這樣的趙軍,難以緩戰,必定急戰、快戰,這種急躁心態,正可以為我所用。”

“而我軍的糧草,大王在都中時,就做了充分安排。丞相子嬰和資政李斯,在關中全力保證糧草的籌集。”

“我們的三千水師,利用河水舟船轉運糧草,既快捷又節省人力物力,同時,兵器裝備,也可以源源不斷的運來,保證前線之需。”

“綜合以上因素分析,我們的二十七萬,對諸侯的四十三萬,誰勝誰負,完全要看我們的臨場指揮。”

說完,王賁將目光投向秦王贏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