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手術室 第23節(2 / 2)

可有些玩笑可以開,有些場合,尤其還是家屬都在的地方,給羅鵬一百個膽子,都不會說這種話“對不起,老師,我不太瞭解。”

說著,羅鵬還看向了一旁正在研究影像片的林熙冬和沈凱。

只可惜,王德明知道林熙冬肯定認真讀過他的記錄,也聽說過沈凱的記憶力,再加上不是骨科的袁元,自然也不會問他們。

從熙東手裡拿走影像片,只是看了一眼,王德明又坐了下來,拉著佳佳爸爸來到他身邊,拿出一張白紙“我曾做過三例這樣的手術,名叫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術,佳佳年齡還小愈後會比較好。其實原理很簡單,先切除死骨及周圍不健康的肉芽細胞組織,然後移植腓骨做補充,就是這塊地方。”說著他還指了指影像裡小腿的位置。

“用螺釘將它嵌插入脛骨近、遠端的骨髓腔內。這裡是脛骨,這裡是骨髓腔,最後把這兩段腓動脈靜脈進行文化。”

擔心家屬不理解,王德明還上手在白紙上畫,栩栩如生的骨骼圖,甚至把手術的框架模樣都畫出來。

講完治療方案,王德明也不隱瞞什麼風險,他曾做過3例手術,最終還是有一例要截肢。緊接著,他甚至費用也都一一寫了出來。

若是不聽他前半段,這後半段,王德明倒是像個醫藥器械公司的代表。

“這螺釘,也是有價格不同,其實也意味著效果有差別,我這邊也只用過兩種,一個是美國公司愛德生生產的,還有一種則是國產雅朗,相對而言便宜一些。”

“但這手術可不止這一個耗材,還有”

等王德明把相關講完之後,沒急著讓家屬答覆,而是招來林熙冬問“你覺得先天性脛骨假關節還有其他的手術方案可以嘗試麼?”

並不等回答,而是立馬轉向孫曜示意“可以先叫下一個號子,你先做一個基礎問診。”

佳佳的病雖然風險大,但病情病況很清楚,王德明喝了袁元貼心加的水,準備考一考林熙冬。

至於孫曜,王德明覺得他能做的,就是多給他一些上手的機會。

畢竟對於醫生的成長來說,病源才是關鍵。

孫耀基礎紮實,其實更多還是需要病人的信任,以及一些棘手的病例突破自己,現在由他來做個背書,希望可以看到他進步。

至於其他人,能學多少,就看自己,他老王又不是越醫保姆,把急診這個幾個小兔崽子顧著,已經算給牛文光面子。

林熙冬對先天性脛骨假關節的治療方案確實不太瞭解,但是關於骨骼創傷的治療方案,她的腦海中有非常多的方案。

而站在她的角度,先天性脛骨假關節雖然可能與神經纖維瘤病有關,可本質上也可以當作脛骨斷離的創傷,只是多了一個割除病灶的步驟。

第28章

“我瞭解過一種名為誘導膜技術的手術,就是成人脛骨骨折的方案,我想這其實也可以治療先天性脛骨假關節。首先也是把佳佳這部分病灶區域全部切除,然後在這缺陷骨頭裡面填充骨水泥,像是造房子把兩端重合,緊接著就是透過骨水泥誘導產生膜結構,這是手術的關鍵,也是和現實造房最大的不同,身體是可以再生成關鍵組織。然後就用足踝髓內棒,讓脛骨再次重建,我剛剛所說的脛骨就是這個位置。”林熙冬比劃了一下小腿。

“等到第二個階段,就是去除掉這個骨水泥,保留誘導膜,誘導膜內植骨,做最後的縫合,手術就完成。這治療也結束了。”

想著剛剛王德明的講解方式,林熙冬也跟著學了一番,沒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這個名稱拉出來解讀,而是用更容易理解的詞彙,然後用簡單的造訪磚塊的邏輯講一些原理。

“以上是我覺得可以嘗試的方案,至於對應的耗材以及價格,應該會比較高,我也不確定我們醫院有沒有引進,沈凱醫生,可以幫忙補充一下嗎?”

林熙冬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已經很不錯了,不過在沈凱的對比下,她對學霸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

誰能想到,因為一個縫合線的溝通,讓沈凱這個小社恐找到了和患者或患者家屬最好的溝通方式。

所以,他花了三天時間,把九州物價局涉及的所有耗材,藥品價目表給背下來了。

那可是成千上萬的資訊量。

更要命的是,他為了這些增加與患者溝通交流的內容,把對應廠商都給記下。

這讓林熙冬感覺,要是她系統能選擇,沒準就去繫結沈凱,畢竟這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沈凱沒想到林熙冬cue自己,也不會蠢到錯過自己的優勢,剛剛他聽到王老師和患者的溝通中,涉及到的經濟內容問題,讓他越發肯定自己的溝通方法。

所以,其實和患者溝通也沒那麼難呀,告訴他治療方案,告訴他價格,不就結束了?

想象一下,患者期盼的眼光看著自己,他能夠噼裡啪啦說一大推材料以及價格,多麼貼近生活呀。

沈凱在說價格的時候,還默默在心裡給自己設立另一個小目標,爭取把外科重要的耗材產品做個定期的收集,找到相關論文治療資料,這樣才顯得更專業,這樣以後論文的資料也足夠充足。

其實,溝通不是一件難的事情,只是沈凱從小到大,說話的機會並不多。

因為太聰明,跳級上學,和不同齡的同學相處,總會有一些格格不入,再加上沈凱的家庭冷漠,時間久了,他便習慣不開口。

等他父母意識到問題的時候,想改正已經晚了。

即便透過心理治療干預,也讓他面對陌生人,有一些天然的恐懼,尤其是開頭說的第一句話。

“好了好了。這紗布價格都讓你說出來,人家家屬能算出來那麼多?”王德明從剛剛聽到林熙冬的方案,牙齒都要笑掉,但還不忘吐槽幾句,“不過這這個方案思路倒是很不錯。之前我見過這種治療長管狀骨,算是結合生物學和裡力學原理的方式,確實讓手術風險低很多,而且即便後期癒合不好,還可以用物理治療。只是這價格,也貴不少。”這最後一句話,他是對佳佳的父親說。

“骨水泥大多數應用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現在要有這樣的開創,想來材料上需要不少最佳化。不過再好的材料也不是沒有後遺症,尤其對小孩子,骨水泥應該得加入一些抗生素,才能保證術後不感染。”王德明越深入思考,越覺得這種方案合適,甚至他想象到未來的方向,“其實若是有一天我們有可降解的骨水泥材料,倒是能減少不少傷害。”

林熙冬聽到這裡,都忍不住開口,是的,在未來,有磷酸鈣和硫酸鈣骨水泥!可降解的水泥!所以材料學也會成為醫學領域突破的侷限之一。

心理卻越發佩服那些經驗豐富,總是為病人考慮的醫生,如果沒有這樣的領頭人,醫學總是會原地踏步,甚至後退。

這就是當知識架構足以支撐思考的時候,所展現的前瞻突破,它可能在科技醫學的面積範疇,只是稍微上增加了一點點凸起,似乎對知識邊界沒有任何影響,可就是那麼一點,卻是一個人花了一輩子時間爭取來的進步。

“你們可以討論一下,是否要進行手術,選擇什麼手術?”王德明差不多自己有些想法後,見夫妻兩人猶豫,笑著擺擺手,“不用急,我這周都在,如果你們想好了可以直接去辦理入院手續。”

“好的,謝謝醫生,謝謝,真得謝謝。”

抱起佳佳,兩夫妻雀躍卻也沉默離開了病房。

正好,孫曜也帶著做好檢查的二號患者進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