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道明入城

小說:氣吞山河影象 作者:行者如是

其實,剛才道明差一點用鳥語說“唉扶了優”,多虧他臨出口時打住了,不然,還不知道惹得冉慧這個好奇寶寶問出多少個十萬個為什麼呢。

略施小計,冉慧就把道明拿捏住了,她不露聲色的露齒一笑說道“將軍,按照常理來說,在這個亂世,你們臥虎山應該豎起大旗,招兵買馬,擴充軍隊,以圖自保。並且,在臥虎山這塊三不管的地域,還可以無限制的圈定地盤,自立為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兩項你們一項也沒有做。只是收羅一些無家可歸的窮苦百姓和被打散了的散兵遊勇,安心的偏居一隅,過著閒雲野鶴一樣的生活,你們所做的這些確實很讓人難以理解,為王者所不取。”

我靠了個去!沒有想到自己躲在臥虎山裡不招誰,不惹誰,老老實實的過著世外桃園的生活,卻仍然有那麼多的人關注著你的一舉一動,瞅著你不順眼。是臥虎山太過於老實了,你們覺得好欺負呢,還是臥虎山的舉動讓你們摸不著頭腦,從而產生了一種畏懼的心理,欲除之而後快呢!從臥虎山經歷過的幾次保衛戰中可以確定,臥虎山的存在讓他們寢食難安了。也是的,對於時代的王者來說,自家的臥榻之側,怎能容他人酣睡!回過頭來再看冉慧,中了追魂指以後,一般人得迷糊半天,冉慧非但沒有迷迷瞪瞪,失魂落魄,反而還能夠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一點一點的從自己的口裡套取有用的情報。我的乖乖,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她會是軍情幾處的人呢!

唉,不管怎麼說,你有來言,我就有去語,我這個大叔再不濟,應付你這個眼界有限的古代丫頭還是遊刃有餘的。於是,道明老氣橫秋的說道“如果要想理解臥虎山的所作所為,你們先得從我的出身開始。我自小出家,性情散淡,喜歡過著與世無爭與人為善的生活。如果眼下不是亂世,如果這些窮苦百姓不是被逼得有國難投,有家難回,如果不是擁兵提防外部各種勢力的覬覦以求自保,我才懶得組建什麼武裝力量呢。當然,我也相信我有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能力,但是,這樣的生活與我的初心不符,所以,我們才寧可偏居一隅也不出去瞎湊什麼熱鬧。唉,這次出山也是形勢所迫,我兄弟太原王冉胤請我出山解圍鄴城,這個面子我得給。如果換作別人嘛,嘿嘿嘿,讓我出山幫忙,門兒都沒有。”

道明後面的這句話明顯有指,雖然他並沒有瞅著冉慧,但是,冉慧聽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道明就是在暗諷自己呢。當然,冉慧對此早就有自知之明,她對道明也不敢指望什麼,所以,她對道明話裡暗含的諷刺與挖苦一點都沒有當回事兒。

眼瞅著會晤的雙方交談融洽,溝通深入,冉慧感覺到道明對自己的敵意減少了許多,於是她趁熱打鐵的再次邀請道“將軍,你看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你就忍心夾道歡迎你的鄴城百姓就一直翹以盼,苦苦的等下去嗎。不如咱們邊走邊聊,你看如何呀。”

既然冉慧的面子給得足足的,鄴城還是道明必須去的,道明也就借坡下驢了。快馬加鞭的跑了不久,道明就遠遠的看見鄴城的城門和城樓上燈火通明,不用問,這肯定是魏皇冉閔擺下的盛大歡迎儀式,讓解圍鄴城的大英雄風風光光的入城。

在熙熙攘攘的歡迎人群中,一匹戰馬嘚嘚嘚的跑了出來,道明閃目一看,正是銅盔銅甲的太原王冉胤,騎著他的那匹追風逐日千里烏騅馬,顛顛的跑到道明馬前。這小子面對道明也不客套,坐在馬上雙手抱拳說道“父皇有請,還請兄長與我一同進城。”

太原王冉胤沒有讓道明下馬跪地接旨,這讓道明很是欣慰。嗯,孺子可教也,你小子若是膽敢跟我擺出皇家的什麼威儀,別怪我老人家不給你面子,老子仍然會昂挺胸進入鄴城的。別看你們是什麼皇家,我只能是上跪天,下跪地,中間跪父母,你們是無福享受我的跪拜的。不僅是你們魏國,就是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國家也沒有資格和福報讓我跪拜。

一路上,夾道歡迎的百姓們雖然一個個的都是笑逐顏開,但是仍然遮掩不住他們臉上的疲憊與菜色,街道兩旁的房屋基本上沒有幾間是完整的,估計是為了守城拆掉搬上城牆上面去了。再看街道兩旁值守的軍士,明顯著是在強打精神站崗執勤的,由此可以看出鄴城的老百姓堅守城池是多麼的辛苦了,也知曉為什麼那樣真誠的歡迎自己了。假如自己再晚來幾日,不用多國聯軍攻城,精疲力盡,彈盡糧絕的鄴城軍民自己便會棄城而去了。唉,自己無心插柳柳成蔭,為了兄弟間的情義,順便能夠救鄴城百姓於水火,也是功德一件吶。

大老遠的,道明就看見道路盡頭的一處宏偉的宮門前燈火輝煌,人群中佇立著魏皇冉閔粗曠偉岸的身軀,他身後是一群穿戴整齊的魏朝的大臣們。與道明同行的太原王冉胤和冉慧紛紛跳下坐騎,隨從的軍士們也是規規矩矩的跳下戰馬,佇立於原地不動。見此情景,道明不用別人提醒,他也知趣的跳下戰馬,跟隨冉胤和冉慧身後走向正在翹以盼的魏皇冉閔。

魏皇冉閔看見道明終於被請進城了,他一直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只要他能夠進城,自己的計劃就完成了一半了。有這位大神蒞臨,不僅是眼下的魏國有救了,而且魏國也將從此一改頹敗之勢,橫掃宇內八荒,逐漸走向輝煌。

就在太原王冉胤和冉慧跪拜在魏皇冉閔面前的時候,冉閔搶前幾步,越過自己的一雙兒女,張開雙臂,滿臉歡喜的撫住作勢欲拜的道明雙肩哈哈大笑著說道“我的天神,我的福星,你終於降臨我們鄴城了。鄴城因為你的光臨而蓬蓽生輝,鄴城的老百姓也會因為他們救星的蒞臨而晝夜狂歡。走,隨我一起入宮喝酒去!”

說罷,魏皇冉胤牽著道明的手臂就往皇宮裡走,唬得他手下的大臣直朝魏皇冉閔示意要注意皇家的威儀。同時也有大臣跑過來拉著道明的衣襟提醒他,不要在君前失禮。興奮異常的魏皇冉閔哪裡有心情搭理那些急得團團轉的大臣們,道明也故作不知,假裝懵懵懂懂的昂挺胸的隨著魏皇冉閔有說有笑的走進皇宮。多虧著上前提醒道明的那些大臣適可而止,沒有繼續要求什麼,假如他們再在道明耳邊呱噪,道明很有可能會上前與魏皇冉閔勾肩搭臂,互相簇擁著一起前行。別說是在魏國的皇宮了,在這個世界上,道明老人家怕過誰呀。

按說,古代帝王是最在意和重視皇家威儀的,別看冉閔剛剛登基不久,作為開國之君,他同樣也是十分看重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地位。他之所以能夠這樣禮賢下士的友好對待道明,自然是有他的目的。在魏皇冉閔的眼中,道明就是這個世界上的奇人異士,十分難得的將才。就在鄴城被多國聯軍圍困得幾近彈盡糧絕城破國亡的時候,太原王冉胤提出要出城搬請救兵,魏皇冉閔聽說冉胤是要去臥虎山請求救援,他差一點沒有氣樂了。就臥虎山那些人馬刀槍,就是請到這裡來也是白給,自己幾十萬軍隊都被圍困在城內摩擦,何況臥虎山呼!最後還是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讓太原王冉胤跑了一趟。哪裡想到,道明只率領那麼幾百個人就把五六萬襄國的羯族軍隊打得屁滾尿流,望風而逃,而且還給斷糧多日的鄴城送來了大量的糧草,解了岌岌可危的鄴城燃眉之急。這樣的人才如果不趕緊收攏過來,一旦自立為王或者投奔他國,都是對魏國最大的威脅與傷害。如今,魏皇冉閔在眾目睽睽之下如此親近的對待道明,這樣恭敬的迎接道明,就是當天下人的面前給足道明的面子,其目的就是想招攬他到自己的麾下,成為自己馳騁疆場,統一天下的左膀右臂,帝王心術不過如此。

看見自己的父皇按照自己預設的方式隆重的迎接道明進入皇宮,跟在後面的冉慧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常言道知女莫如父,在這裡這句話應該倒過來說,知父莫如女。今天一大早就跟隨太原王冉胤出城迎取糧草的冉慧,一下子就被城外堆積如山的糧草所震驚到了,臥虎山才出動三百多人馳援鄴城,就敢順道劫持羯族軍隊的這麼一大批糧草,而且還不顧鞍馬勞頓再去闖踏敵軍營寨,把羯族軍隊的營寨攪得天翻地覆,火光沖天,逼迫得羯族軍隊不得不撤軍逃跑。這樣才有自己率領五百人馬追殺潰兵,俘虜了羯族戰俘一萬多人卓絕戰績。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臥虎山道明的賜予,所以,比人還精明的女將冉慧臨時起意,假冒其父魏皇冉閔的名義招道明進城受封,以表彰道明出生入死以解鄴城之圍的偉大國際主義精神。為了給自己的這個大膽計劃加上一個雙保險,他又把臥虎山的五百軍兵以押解戰俘的名義先行誆入城去。然後,冉慧再改頭換面,極盡委屈之能事,贏得了道明的好感與同情,最後便趁熱打鐵,風風光光,熱熱鬧鬧的把道明送到魏皇冉閔的面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