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生子當如王林(1 / 2)

會議室裡坐著的人,都是愛秀集團的高管,他們不是副總就是廠長,這批人都是陪伴公司成長起來的元老。他們知道公司有錢,一年幾十年的銷售額在這裡擺著呢,可是,公司的戰線也拉得很長,尤其是愛秀廣場的巨大投入,佔據了王林大量的資金。

王林還拿得出錢來,收購申紡集團嗎?

周伯強道“申紡集團旗下,大大小小的公司有2oo多家,每一家大公司周邊,都有十幾家甚至幾十家小工廠圍繞著她轉。”

他這是在提醒王林,這個事情並不簡單。

王林緩緩點頭,說道“在討論我們有多少錢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申紡集團的現狀。大家都是紡織人,大多是從紡織行業走出來的,現在我們從事的也是紡織行業,說到申紡集團,大家都不陌生,早在百年以前,申紡集團就已經涎生。申城曾經是我國最時髦的城市,我們頂著這隻漂亮的帽子,橫跨了兩個世紀。但是現在,我們還能當之無愧嗎?現在的申紡,還是金子一般的申城紡織時代嗎?”

“沿著姑蘇河,今天我們仍然能注意到幾處厚重寬大的老倉庫,那曾經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就開始機器轟鳴的、申城最古老的紡織廠。彼時,外地人來申城,總是要買幾件衣服帶回去。對外地人來說,不管是鳳凰旗袍還是海螺襯衫,凡是申城帶來的衣服就意味著時髦和高質量。申城有最好的裁縫師傅,那時候不時興講什麼設計,但一件衣服掛起來,有講究的人一眼就能指出,這是申城貨。”

王林侃侃而談,講起了申紡集團的前世今生。

他和周伯強等人一樣,對紡織行業,對申紡廠,充滿了熱愛和感情。

王林瞭解申紡廠,就像瞭解自己的愛秀集團一樣。

“紡織業在申城,從洋務運動一路高歌猛進,在那些不同的年代裡,一直都是城市的支柱產業。但到了現在,紡織業的光環開始慢慢被摘下了。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現在的申城紡織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嚴重瓶頸期。曾經輝煌先進的機器、技術,已經變得陳舊、落後。資本投入無法收回,甚至產生了無法克服的惡性迴圈企業虧損,然後追加投資,可是再度出現虧損!”

“數目巨大的紡織工人、更多的退休工人的工資福利,全由工廠自行承擔,工廠不堪重負。現在的情況是紡織業勞動力嚴重過剩,工人們滿足於計劃經濟下安逸的生活,變得有些不思進取。鐵飯碗一詞足以證明人們思想觀念的落後。再加上資金的漏洞、人才的匱乏,這些改革滯後的國有企業,連年虧損,根本無法繼續經營。”

王林端起杯子,慢慢喝了一口茶水,緩緩說道“我認識棉紡九廠的一個廠長,這是一個女同志,她經過1o年下鄉後,於1979年回城,然後進入棉紡九廠工作,在它無比輝煌的時候,從一名工人到組長,一步步做到廠長。我和她談了許久的話,她跟我過的幾件事、幾句話,我記憶猶深。”

“她跟我說,開廠難,關廠更難,因為要對幾千個工人負責。她跟我說,工廠不改造是等死,改造是在找死!”

周伯強等人露出一臉無奈的苦笑。

其它人可能不知道這兩句話的辛酸程度,但周伯強本人是深有體會的。

王林道“她還跟我說了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刻。有個工人,她的廠子關了,仍然每天去工廠報到。她說,我生是工廠的人,死也是工廠的鬼。工廠關停,她就搬個小凳子坐在廠門口。”

周伯強等人沒有笑,反而一臉的悽然。

因為他們都是工廠的人,工廠對他們來說,不僅是一分工作,更是一家大家庭。那個女工的想法,他們都能理解。

離開工廠以後,這些沒有太高學歷、沒有什麼生存技能的紡織女工,很難找到新的出路。

申紡集團改革,是時代所需,也是勢在必行。

紡織業一度的輝煌讓它佔用了申城市區內大部分的地皮,紡織廠佔地面積大,但單位地皮帶來的價值又很小。紡織業生產帶來的河流汙染也十分嚴重。為保護環境,市裡規定,內環線範圍內不再建廠,並下令整改被嚴重汙染的姑蘇河。曾經密集於姑蘇河畔的紡織廠必須退出,6家嘴、肇嘉浜路等等後世繁華的商圈,過去都是紡織工廠和倉庫。

此外,國內的紡織業開始面對來自國際市場的壓力。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在這種競爭中顯然不具有優勢。紡織業在最初一陣追加投資失敗之後,紛紛開始減員、停產,然後就是賣地,最後關廠倒閉。

城市的改革需要穿上新衣,要有符合國際都市的美好環境。高樓大廈、繁華商圈都需要土地。大多數的紡織業工廠,只能關、停、並、轉。

而紡織廠的工人,她們大都是老三屆、初中、高中生,頂替回滬的,農場過來的,下崗對於她們來說,就是沒有飯吃。

所以,紡織行業的改革,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周伯強詢問王林有沒有這麼多的錢收購申紡集團。

王林不急於回答,而是先講了一通申紡行業的現狀。

大家都明白了這麼一個事實申紡集團遇到了困難,必須做出重大改革!

王林講完了這一切,這才說道“我有多少錢?或者說愛秀集團有多少錢?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收購申紡集團?我覺得這不是問題。因為我們並不是完全的收購申紡集團,當然也不是注資進去,投資再多,申紡集團也是個無底坑。”

周伯強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王林道“申紡集團還是屬於國資,我們並不用金錢去收購!而是採取一加一等於二的模式,對申紡集團進行代管。”

會議室裡起了一陣騷動,大家議論紛紛。

很顯然,大家對王林提出來的這個想法,或者說模式,很不理解。

王林道“正常的收購行為,就是o.5加上o.5,等於1。也就是說,一家公司收購了另一家公司,組合成一家新的公司。”

大家點點頭,表示理解。

一家公司收購了另一家公司,可不就是變成了一家新的公司嗎,兩者合二為一了。

王林道“我提出來的模式,和正常的收購不同。可以理解為是企業託管,或者說是企業代管。”

在九十年代初期,企業託管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周伯強等人當然並不能理解。

王林耐心的解釋給他們聽。

企業託管,是指企業資產所有者將企業的整體或部分資產的經營權、處置權,以契約形式在一定條件和期限內,委託給其他法人或個人進行管理,從而形成所有者、受託方、經營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相互利益和制約關係。

所謂託管,顧名思義就是委託管理的意思。具體是指企業所有者將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由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並能夠承擔相應經營風險的法人或自然人去有償經營,以明晰企業所有者、經營者、生產者責權利關係的一種經營方式。

換言之,就是透過契約形式,受託方有條件地接受管理和經營委託方的資產,以有效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