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1 / 2)

不過讓秦楓略感吃驚的是,以前天道試出題,一般給的都是少數幾個字,或是儒家的名言,這等關鍵的天道亞聖試,給的題目居然是——“治大國如烹小鮮”。

青煙嫋嫋,不斷消散。

顯然,從看到這題目開始,秦楓的天道半聖試就已正式開始了。

如果青煙散盡,還沒有寫出文章,肯定就要判定他這一次應試失敗了。

秦楓前世修成儒道至聖,成為儒君,每每突破也是一鼓作氣,所以才能很快後來居上,成為儒家第一人。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若是一次衝關失敗,往往士氣大挫,文路也不再通順。

少則蹉跎一年,多則十年,百年都無法突破。

儒道大盛之時,困在半聖文位的儒生,可一點都不比終生止步聖武境的武者少。

雖然也可以傲嘯天下,但區區半聖文位,又怎麼可能讓秦楓就此止步。

機會只有一次,不能成功,就是萬劫不復!

他當即全神貫注,謀篇佈局起來。

“治大國如烹小鮮……”

“這句話語出的是老子的《道德經》,也就是道家小世界的道典啊……”

秦楓微微一愣,搜尋前世今生所看的諸多典籍,思索道。

“雖然《詩經·檜·匪風》也有記載過“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

“但並不如《道德經》中的論述出名啊……”

“而且法家的韓非子,也為這句話做出註釋……”

秦楓記得韓非子的註釋是“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人民苦之。”

“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大概意思就是,做大事而動搖的人,絕少可以成功;大器藏於身,又老是移動的人,則多會弄傷自己;烹飪小魚卻老是翻來覆去,那麼就會失去它的美味;治理大國,如果政策翻來覆去,則百姓會不堪其苦。

所以說有道的君貴在養靜以生息,而不在變革法律。

秦楓想到這裡,將這三段話分別在面前的紙上寫了下來。

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並不難。

秦楓也可以根據這句話,結合自己三世的經驗經歷,做出一篇很精妙的註釋來。

每次天道試的試題也都不難。

字數越多的題目,越難。

比起之前的“格物致知”和“君子”,這次的題目這麼長,已經算比較簡單的了。

而且從題目上來看,秉承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貫思路。

天道亞聖試,考的就是“治國”!

但問題就在於,天道究竟想要秦楓寫什麼……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是道家的思想……實際上是消極無為,而治天下的思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