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天下根本(上)

進了二堂,眾人落座,楊寧提出軍械問題,孫良當即應承:“此事容易,不知賢侄打算購買多少兵甲?”

楊寧道:“具體數量稍後我會一一列明,大概三千套,孫公可能為我們買來?”

孫良愣了愣,好半晌才道:“賢侄好大的手筆,范家有沒有這麼多兵甲我不知道,故而不敢保證,但可以試著去問問。”

張明成聽到這裡忽然有些狐疑:“范家早已投靠石勒,現如今我們卻是要用這些兵甲抗胡,縱然孫公可以跟范家說這些東西是你們自用,但數量實在太多,對方絕對不會信。

“而只要知道歷城縣的情景,他們就會明白這些兵甲是給我們的,這種資敵的事情,范家真的會做?

“孫公莫不是別有用心?”

他這番話很不客氣,就差沒有明說孫良很可能跟范家聯手,藉著兵甲交易的事情,引胡人大軍埋伏他們。

“賢侄想多了。”

領會到張明成的意思,孫良搖頭失笑,“自八王之亂以來,天下板蕩民不聊生,而朝廷不能有所作為,范家投靠石勒,不過是因為石勒勢大,且善待漢家士族、豪強,藉此謀個出路罷了,說到底是為展家族。

“有些事情你們或許不知道,石勒麾下漢人眾多,其中的幕僚號為‘君子營’,以謀主張賓為,石勒稱其為‘右侯’,乃是真正的心腹臂膀。

“這些漢人投靠石勒,難道都是抱著拋棄祖宗,拋棄衣冠禮儀,徹底變成胡人,就此跟天下漢人為敵的打算嗎?

“當然不是。

“石勒雖然是胡人,卻是個漢化的胡人,卻從未宣稱過什麼與漢人為敵,也不可能與天下漢人為敵,說到底,他不過是跟劉淵一樣,想要在這個天下有一番作為罷了。

“天下漢人為主,胡人攏共有多少?匈奴、鮮卑、羯、氐、羌加在一起也不足漢人十一之數。

“不聚攏漢家力量,不依靠漢家典章,劉淵也好石勒也罷,他們的基業都是長久不了的。

“是以在很多人看來,尤其是在那些投靠石勒的漢人眼中,石勒的身份更多的是一方諸侯。

“既然如此,在沒有石勒軍令的情況下,范家有什麼理由算計我們?咱們跟他們做買賣,不過是各取所需。

“追根揭底,范家就是點戰爭財而已。

“王彌也好曹嶷也罷,當初投靠劉淵,去做偽漢之臣,難道就是打算拋棄漢人身份,把自己變成匈奴人?不過是打著背靠大樹好乘涼的主意,根本意圖還是謀求自身利益。

“若是往後賢侄成勢,范家只會交好賢侄,在你這裡留一條退路,縱然他們的子侄率領大軍跟你沙場交戰,那也只是各為其主,而非有什麼私怨。”

孫良一番侃侃而談,張明成聽得是目瞪口呆,大感匪夷所思。

在他心中,胡人攻佔京師,前後俘虜、謀害兩位大齊皇帝,又在地方上燒殺搶掠,漢人跟他們是不共戴天的局面,一方不死絕另一方就不會罷休,投靠對方就是背祖棄宗。

二者絕不可能同立一片天空之下。

楊寧的反應沒有張明成那麼大,前世的所見所聞讓他對天下形勢看得更加透徹。

孫良的話他未必全都認同,但也承認有幾分道理。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前世楊寧直到戰死之時,都沒看到東南朝廷興復北方的可能,且北方這些割據勢力當中,的確是胡漢混雜。

依照前世的情況,如果未來天下重歸一統的方式,不是司馬家的大齊北伐成功,那就只會是北方皇朝南征滅齊,亦或是覆滅齊朝之後的其它什麼皇朝。

問題來了,到時候北方皇朝是什麼人的皇朝?胡人的還是漢人的?亦或者胡漢混合的?

楊寧前世戰死時,北方已經出現兩種趨勢,即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

胡人與漢人相互通婚,民族融合,結果就是出現了一群繼承漢家文化,但武力格外強大的新型門閥世家。

身為漢人,楊寧當然希望統一天下的漢家皇朝。

那麼以現如今北方胡人做主的局勢來看,即便未來北方出現了一個能夠一統天下的漢家皇朝,他們也不會是憑空冒出來的,而是早早就在胡人建立的國度中擔任文官武將,甚至出將入相,展了家族勢力,掌握了權力與兵馬,攢下了足夠本錢的。

沒有實力,如何建立自家皇朝?

就北方形勢而言,胡人不漢化,就無法治理地方,建立完整的國家體制與有效統治;漢人不胡化,就沒有在亂世生存下來的武力,無法適應眼下局勢,並在當下的世道規則中勝出。

“天下大亂皆因胡人而起,此番胡人遊騎來歷城縣掠糧,不知多少平民百姓死於非命,孫公居然認為投了胡人勢力的那些漢人,還有人性與良知可言?”

張明成愣神之後,立馬變得異常憤怒,雙目如電地盯著孫良,彷彿一言不合就會拔刀相向。

孫良嘆息一聲,有心說些什麼,但不敢與張明成針鋒相對,只能低頭不言。

“天下大亂非是因為胡人。”忽地,堂中響起一個滄桑渾厚的聲音。

看到出聲的是趙文景,張明成驀地一怔,滿臉的不可思議,似乎是無法接受這話是從對方嘴裡說出來的。

趙文景神色悵然地道:“胡人,不過是一群趁火打劫的強盜罷了,真正亂天下的其實是漢人,罪魁禍正是大齊皇室司馬家!

“以漢家之強,若非禍起蕭牆,自己亂了自家江山,些許胡人又算得了什麼?他們不過是被我們打得跪地乞降,被我們豢養的一群獵犬,哪有摧毀我漢家社稷的實力?”

說到這,趙文景頓了頓,接著看向楊寧:“四郎可知其中緣由?”

楊寧當然知道。

沉吟片刻,他語調沉重地道:

“司馬家的過錯,說是罄竹難書也不為過,且不論他們得國不正,竊取曹魏江山是靠著跟士族門閥交換利益,也不說武帝司馬炎執意傳位給一個傻子,單說八王之亂。

“天下災變,正是從八王之亂始!”

現如今,琅琊王司馬睿在東南建康做了皇帝,大齊皇朝還未覆滅,楊寧但凡對司馬家還有半點敬畏之心,想著報效朝廷,就不該直呼司馬家之名。

當然,趙文景若非對司馬家頗有怨念,也不會這般直言不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