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妙計(1 / 2)

李清菡答應得乾脆,無疑省了楊寧很多事,但這並不代表談判就能立即進行。

楊寧打算在李清菡去跟范家談判前,讓趙文景教授一下對方相關技巧,將應對各種情況的說辭早早議定,制定幾個大方向上的談判方案。

這種事楊寧並不擅長,至少沒有趙文景這種擅長清談,耍嘴皮能耍出花來的名士擅長,所以沒打算親自叮囑李清菡什麼。

可他沒想到的是,大小姐在這個環節上態度明確地提出異議:要麼楊寧來教她,要麼就誰也別來教。

楊寧不理解大小姐的這種小性子,但決定為大局犧牲,暫時順從對方的要求。孰料,等楊寧耳提面命半個時辰後,李大小姐卻是呵呵一笑,輕飄飄地道:

“還以為你現在無所不能,能教給我什麼不同凡響的見解,沒想到全都是些老生常談的東西,你當我是三歲小孩不成,連這些都不知道?”

楊寧清楚感受到了對方的挑釁之意。

他這才想起來對方是青州有名的才女,連那些門閥世家出身計程車子都對她讚譽有加,無論才學還是談吐都沒理由會差。

楊寧倒不是完全忘了這茬,而是重生後一直忙忙碌碌,心裡裝的都是軍政大事存亡計較,早就忽略了身旁這位才女,沒把對方放在心上,此時被當面擠兌,倒也不至於生氣,只能自嘲一笑。

無論如何,在孫良的陪同下,李清菡跟著趙文景啟程去見范家的人。

值得一提的細節只有一個半,一個是李清菡執意直接去范家塢堡,並要求趙寧讓押運軍械的隊伍跟上,那架勢是回來的時候一定會帶回兵甲。

後面半個則是李蒹葭也跟著去了,按照對方的說法,她是李家長輩,說話怎麼都有些份量,正好給李清菡撐撐腰、壯壯膽。

李清菡等人離開後,除了操練軍中士卒,楊寧最為關注的無疑是流民與土地問題,依照楊寧的本心,能收攏的難民自然是越多越好,每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打仗也好種地也罷,絕對不會沒有用處。

然而事實情況卻是,歷城縣能容納的流民數量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限制條件便是土地數量。

整個歷城縣的耕田就那麼多,能養活的人有限,而楊寧能分配的就更少。

濟南郡這個地方,能被用作耕地的地方早就被開墾成了農田,眼下沒有墾荒擴大耕地面積這一說。

“胡人在濟南郡造成的難民我們還沒收攏完,從河北來的難民已是日漸增多,現在泰山賊又製造了一批新的難民。

“因為咱們這些時日到處派人吸納人手,聞訊而來的難民每天都以數千計,莫說耕地馬上就會分完,便是連窩棚都沒地方建了。”

這日,歷城縣外收攏難民的窩棚區,楊桐一見到楊寧就開始吐苦水,“冬日漫漫,地裡光禿禿一片,連野菜都沒幾棵。

“幾萬張嘴等著吃飯,就你之前繳獲的那點糧食,除了軍糧之外,能留給百姓的本就有限,要是流民繼續增多,我們怎麼撐到明天秋收?”

楊寧站在土丘上縱目遠眺,目之所及是密密麻麻的簡陋棚戶與衣衫襤褸的百姓,黑壓壓一眼望不到盡頭。

若非楊桐有點本事,組織流民搭建的窩棚頗有規劃,不至於亂糟糟的,施粥救濟也是以一定數量的窩棚為基礎,此刻過萬流民聚集在這裡,說不定早就鬧出了許多亂子。

“你現在看到的,還是新近到來的流民,先前軍中招募的青壯的家人,都已經分到田地去往各處安置了。

“我實在沒想到,旬日間就會有這麼多難民匯聚於此,這些天沒日沒夜的忙活,全無半刻消停的時候。”

楊桐錘了錘自己酸的腰,一副我很辛苦你應該讚美我,但我不直說你應該主動開口的模樣,“你說,這些人都是從哪裡來的?

“除了河北難民,再過半個月,我覺得整個濟南郡半數百姓都要過來,地方上那些豪強大族,就真的不收留這些人?”

楊寧瞥了楊桐一眼,“三叔在信裡跟我說,之前二叔提過,要趁胡人搶走自耕農糧食,對方沒有過冬口糧、春耕種糧的機會,低價收購他們的土地。

“這件事因為我們起兵沒有做,其它縣的大族又沒有舉事,有什麼理由不做?

“這些有自己田地的百姓,怕是前腳剛賤賣土地獲得了一些糧食,後腳就被泰山賊搶了,這下他們徹底沒了活路,要是不從賊可不都得向我們這裡來?

“你剛剛有句話說得沒錯,要是再這樣下去,就算沒有半個濟南郡的百姓過來,也不會少太多。”

楊桐原本是隨口一說,沒想到事情還真會如此展,頓時感覺頭皮麻:

“可我們哪有能力收留這麼多難民?要不讓你的人停下,不要再四處宣揚我們歷城縣收攏難民了?”

楊寧沒有直接回答楊桐的問題,而是望向灰濛濛天空下那沒有邊際的難民窩棚,以及那些面色蠟黃、身材纖瘦、惶恐不安的百姓,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

末了,楊寧似乎是在問楊桐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胡人是一群趁虛而入,在我漢家天下劫掠的強盜,然而擾亂天下,讓我漢家江山疲敝、虛弱、離亂到這種地步,使百姓流離失所、活不下去的,當真只是司馬家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