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梨園小花旦 第16節(2 / 2)

黃麻子的手已經拆了紗布,這會兒看見葉齡仙,還是狠狠疼了一下。

他瞪著眼睛,虛張聲勢:“瘋丫頭,你又來幹啥?今天我可沒碰你!”

葉齡仙知道他是個繡花草包,也不怵,冷冷道:“馬隊長和蔣師傅呢,我要見他們,快帶我去。”

黃麻子外強中乾,就是個欺軟怕硬的,怕葉齡仙再拿剪刀把他給“一剪沒”了。嘴上不情不願,還是帶她去了化妝間。

化妝間裡,似乎有股中藥味。

蔣崢雲剛從臺上下來,這會兒手上沒戲,正坐在椅子上休息。

他看見葉齡仙,又驚又喜,“小丫頭,你還真敢來?”

他這一出聲,嗓音又暗又啞,明顯是病了。

葉齡仙連忙關切:“蔣師傅,您的嗓子……”

蔣崢雲乾咳幾下,“沒大礙,昨天著涼,有些倒嗓。”

正說著,門簾被掀開,馬金水走進來,卷著一片嘈雜喧鬧。

馬隊長看見葉齡仙,愣了一下,卻沒多大意外,“嘿,我就說這小知青,沒準真會來吧。”

葉齡仙連忙行禮,能被記住總是好的。

“外面還在鬧?”蔣崢雲問,“那幫知青,真是倔強啊。”

馬金水嘆氣:“唉,一群小年輕,心高氣傲,非要挑戰咱們這些老戲霸,比誰唱得好。”

他又朝葉齡仙攤手,“看吧,不是我們不讓你唱,今天情況特殊,有知青來‘踢館’,我們沒工夫管你。你還是下個月再來吧。”

葉齡仙急了:“哪來的知青,這麼囂張?跟你們唱對臺戲,這不是魯班門前弄大斧,關公面前耍大刀嗎?”

也是,龍虎班的金字招牌,可不就是演活了關羽的“紅臉王”關長生嘛。

馬金水又笑又氣,晃著腦袋,說起前因後果。

原來,今年的勞動節集會,不僅吸引了東、南、西、北的老戲班,就連隔壁省的建設兵團,也派了一隻文宣隊來參加。

這支文宣隊,成員以知青為主,多數來自曲藝學校,現代戲唱得不錯,在臨近幾個省城小有名氣。

這幫知青年輕氣盛,天不怕地不怕,聽說紅豐鎮周邊有幾個戲班搞得好,一直想來切磋切磋。這次,他們提前三天,就開著軍卡趕來了。

事關戲曲重鎮的榮辱,傳統藝人當然不能輸,至少不能讓一幫毛頭小輩比下去。

東南西北幾個戲班,作為本派唱腔的中流砥柱,平時內鬥得厲害,互相看不順眼。今天卻空前團結,一個個派出主力,上去打車輪戰。

雙方一左一右,一東一西,各支一個臺子,同時開鑼,同時開唱。

誰好誰孬,數數兩邊的觀眾就知道,老百姓會用腳投票。

論實力,那些藝校出來的知青,肯定唱不過民間老藝人,後者可是走南“唱”北大半輩子的。

可知青們偏偏厲害在,人多,有工資,豪橫得很。光是唱戲用的佈景、樂器,就拉來了一車。

他們的道具是新的,演出服裝也是新的,就連唱《娘子軍》用的道具槍,都是一比一高仿,逼真得不行。

除了華麗的舞臺、嶄新的行頭,人家唱戲用的音響功放,也是碾壓級的。話筒一響,十里開外都能聽見,嚴重干擾對手。

這麼一對比,龍虎班的戲臺就顯得老土了。

老戲骨們都使出了看家本領。就連蔣崢雲都撐著病嗓,上去唱了兩段。只是一下臺,嗓子就徹底啞了。

儘管這樣,舊瓶還是不敵新酒。

一成不變的曲目、老套的服化道,讓觀眾漸漸一邊倒,都跑去看知青們的戲了。

直到“紅臉王”關長生第二次上臺,老戲班們才贏回一點顏面。

可“紅臉王”再好使,也不能逮著一隻薅羊毛。萬一累壞了嗓子,影響以後唱戲,就得不償失了。

馬金水見關長生第三段戲都快唱完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那幫知青人太多了,年輕體力又好,連老關都鎮不住,後面的戲誰來唱?”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都在打退堂鼓。

蔣崢雲感嘆,“觀眾都圖新鮮,看膩了老戲,咱們要是能唱《廚娘記》就好了。”

《廚娘記》是龍虎班最新排的戲,主演是馬金水和蔣崢雲。因為難度大、缺人手,從來沒有在戲臺上公演過。

馬金水直搖頭,“崢雲,就算人手夠,你今天也不能再唱了,再唱嗓子就毀了。”

蔣崢雲滿臉遺憾:“可惜了,偏偏讓我趕上這時候,不濟事!”

葉齡仙卻好奇,“什麼《廚娘記》?是您戲譜裡的那幾出嗎,我會唱!”

“你會唱?”馬金水不信,“怎麼可能,光是《拷廚》那一段,沒十年基礎,誰都唱不下來。”

葉齡仙取出蔣崢雲之前給她的戲本。

她不服道:“這本子裡好多戲,新的老的,我全都練了好幾遍。詞曲、間奏、過門,我都記著呢。別說《拷廚》了,裡面每個角色,只要戲本上有的,我都會唱!不信你們考考我?”

蔣崢雲沒想到,葉齡仙這麼重視自己的戲本,還來了個“包本學”。不僅會唱主角戲,還會唱配角戲,簡直是萬金油的存在。

她愛才惜才,“讓小葉試試《拷廚》吧,這孩子有基礎,也有悟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