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梨園小花旦 第44節(2 / 2)

“你明白個屁。”這次,秦奶奶不客氣地翻了個白眼,“我是說,就你編的那破戲,你們知青倒是自娛自樂了,可這戲由誰來唱,由誰來聽,你認真考慮過嗎?”

這話簡直醍醐灌頂,葉齡仙立即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難怪她總覺得自己編的戲彆扭,這戲是給戲迷班編的,唱戲的人和聽戲的人都是老樹灣的村民,誰會喜歡看知青讀書的戲呢?

藝術源於生活,戲曲當然也不例外,要編好這出戏,還得立足農村,從村民們的日常入手。

當晚回到家裡,葉齡仙熬了大半夜,寫了一個農村婦女反抗家暴,打官司離婚,最終靠自己的努力,帶著孩子進城,當上供銷社正式工的故事,劇名就叫《進城記》。

農村姑娘進城,在十幾年後是非常普遍的事,現在說起來可能有些不現實。但是藝術總要高於生活,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戲裡涉及了農村女性的婚姻自由、孩子教育、同工同酬,還有普法等各個方面。又從側面展示了,大隊十幾年來的發展變化、建設成就。葉齡仙覺得老,樹灣大隊的人,至少女同志們,一定會喜歡。

程殊墨看完之後,很認真地問,“後來呢?”

葉齡仙茫然:“什麼後來?”

程殊墨:“大結局,戲裡的女主角,當上供銷社會計以後,就不能再找個好男人嫁了嗎……比如,和初戀破鏡重圓什麼的。”

程殊墨這幾年下鄉插隊,經歷了不少事情,成長了很多。但他畢竟是溫室長大的男孩子,就連看過的外國電影,大結局都是有情人終成眷屬。所以,他對待感情始終是純粹的。

葉齡仙卻笑:“女主角經歷了這麼多,哪還有心思再去管別人。她過好自己的人生,就是一種成就。婚姻並不是女人的標配,再說了,也不是每個男人都重情重義,會用一輩子去等一個女人。”

“那樣的男人,總是有的。”程殊墨悶悶道。

儘管遺憾,程殊墨還是認真多看了幾遍戲稿,幫葉齡仙完善了不少邏輯、常識。

第二天,葉齡仙又去了一趟東山,把新戲說給秦奶奶。

這一次,老人家問了很多細節,在戲詞、編曲方面給了不少建議。她甚至拿出二胡,現場直接順了一遍,最後總結,“有點意思,拿到臺上不丟人了。”

秦奶奶平時很嚴肅,幾乎很少誇獎人,她能這麼說,已經是對葉齡仙莫大的肯定。

回去之後,葉齡仙又研究了三天,把細節完善了一下。最後,戲迷班的人拿到正式定稿時,沒有一個人不喜歡,沒有一個人不讚嘆的。

故事非常接地氣,實實在在唱的都是大家的生活。尤其以馬冬霞為代表的女同志,爭著搶著要演主角,甚至為此吵得不可開交。

“班主”劉愛芳不好偏向自家親閨女,只讓大家先練嗓,等把戲順下來,到時候再公開投票,誰唱的好,就讓誰當主角。

戲迷班練戲期間,葉齡仙仍舊正常上課。

她常常把錄音機帶到學校,變向地給孩子們上音樂課,陶冶他們的情操。兒歌、詩詞、成語故事,內容可以說豐富多彩。

為了支援葉老師的工作,程殊墨少不得多跑幾次縣城,尋找各種各樣的磁帶。

有了錄音機,孩子們更喜歡上學了,就連有些大人,週末沒事也來“蹭課”,只為了多聽幾首樣板戲。

這其中來得最積極的,還是要數馬冬霞。

公社大匯演以來,這馬冬霞也是迷上了唱戲。她格外喜歡葉齡仙編的新劇本,怕自己唱不過那些三四十歲的大姐,便厚著臉皮來找葉齡仙,彆扭地請她幫忙開小灶。

葉齡仙卻奇怪:“馬冬霞,以前也不見你喜歡唱戲,怎麼去了趟公社,回來就變了你?”

馬冬霞突然臉紅了,支支吾吾,最後賭氣道:“我學唱戲怎麼了?許你們知青唱戲,就不許我們農村老百姓唱嗎?再說了,以前咱倆又不熟,你怎麼知道我不會唱戲?”

這倒也是,過去在農村唱戲,其實就跟後來的小青年喜歡唱流行歌曲一樣普遍。只不過,前幾年政策嚴,會唱戲的人都藏著掖著。現在政策寬鬆了,老百姓也敢大聲唱了。

唱戲總歸是好的,誰還沒有個精神寄託呢?

從前馬冬霞老擠兌她,都是因為程殊墨這個“藍顏禍水”。自從她和程殊墨結婚後,馬冬霞願賭服輸,和程殊墨保持了距離,至少沒向李青荷那樣,有事沒事跳出來作妖。就衝這一點,葉齡仙可以不計前嫌幫她一回。

當然,“學費”還是要收的。葉齡仙的要求就是,馬冬霞必須來學校代課,給孩子們教數學。她現在是老樹灣大隊的會計,數學水平自然不在話下。

“教數學就教數學!”馬冬霞也是個爽快人,為了學戲,咬咬牙就答應了。

頭幾天,馬冬霞剛站上講臺還有些不習慣,但試了幾次,很快恢復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本性,和孩子們打得火熱。

葉齡仙覺得很欣慰,開小灶之餘,又暗搓搓拉她旁聽語文課,品德課。數學都會教了,其他科目還會遠嗎?

經過半個多月的訓練,到了七月底,戲迷班趁著群眾大會,舉行了一場小型的戲迷擂臺賽,十幾個戲迷輪番上臺演唱拿手曲目,由相親們不記名投票。

唱票結果當場出來,果然嚴師出高徒,馬冬霞還真高票勝出,成了新戲《進城記》的主演。

進入八月,最熱的月份過去了,戲迷班那邊開始風風火火地排戲。一到晚上,村口納涼、嗑瓜子的閒人沒有了,都跑去看戲迷班的熱鬧。

就連男女知青也沒閒著,主動幫戲迷班製作唱戲的道具和佈景。

葉齡仙沒往人前湊。

她和程殊墨約好了,夫妻倆一下工,就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看書、刷題。葉齡仙學習比以前更用功,就連秦奶奶那邊也去得少了。

而在她刻苦學習的八月份,其實發生了很多事。

比如,上面陸續召開了教育工作會議,決定優待知識分子,甚至討論了高校復課,以及後續的招生等工作。

這些東西還處於研討階段,在鄉鎮農村自然沒什麼水花。但是再往上,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聽到春花綻放的聲音。

一個月後,到了九月初,戲迷班已經排完《進城記》,甚至帶妝聯排了好幾次。葉齡仙卻悶在家裡,越來越焦灼。

再有一個多月,等到十月中下旬,高考恢復的通知就會正式下達全國各地,到時候會有無數人人,比她學得更苦,學得更瘋。

葉齡仙是“藝術生”,文史學得還不錯,就是太偏科,數學基礎薄弱。她不是程殊墨那樣的既有天賦、又有後天家教培養的隱藏學霸。

程殊墨丟掉的知識隨時可以撿起來,但是葉齡仙必須笨鳥先飛,才能在接下來的高考大軍中,成功擠上獨木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