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哈里特”

在那段時間,《尤利西斯》的作者生活一直很拮据,捉襟見肘。我自己的經濟狀況也不寬裕,莎士比亞書店這個小本生意有好幾次幾乎要關門大吉,所以,一些親友資助的支票從來就沒有被拒絕過,這包括我那善良的姐姐霍莉,我親愛的表姐瑪麗·莫里斯,還有她住在賓夕法尼亞州俄弗布魯克的孫女瑪格麗特·麥科伊。巴黎的租金並不昂貴,而且店裡的開銷也只有我自己和瑪西尼,所以,書店的日常運營費用並不讓我擔心。但是,那些書籍,哈!可真是太昂貴了,而且,每次到結賬付款的時候,因為要付英鎊或美元,莎士比亞書店彷彿馬上就要觸礁了,而這礁石,可不是電影明星梅·韋斯特(Mae West)所說的那種“硬物”。[7]

喬伊斯過去一直以教書來養家,現在,為了完成《尤利西斯》,他每天工作十七個小時,但卻沒有任何收入。他們所有的積蓄,還有別人送給他們的錢,早就都用完了,作為《尤利西斯》的出版商,不能讓作者走投無路,這也是我的責任。但是,我這個微不足道的書商出版商能夠給予一個四口之家的幫助,又實在很不夠用。但話說回來,喬伊斯也別無他人,只能向我求助。

喬伊斯花錢一直很小心謹慎,只要看看康尼勒旅館裡他學生時代的記事本,就能證明這一點。在這個本子裡,當年的醫學院學生對他借來的每一筆錢,都有詳細的記錄,借了多少,從誰那裡借的。其中也記錄了所借的錢已經歸還,還錢的日期往往就是第二天,這意味著可能他得常常讓自己餓肚子,只要看看喬伊斯巴黎時代的照片也知道了。但是過了一天,本子裡又記錄了他從同一位朋友那裡又借了數目相同的錢。這種事,實在太讓人傷感,否則,倒還是挺有趣的。

喬伊斯給我看了他這本記事本,臉上露著羞愧的笑容。他用的還是同樣的系統,只是換了不同的朋友。一小筆一小筆的錢在莎士比亞書店的錢箱和喬伊斯的口袋之間來來去去,如今,在我的檔案堆裡,還能看到通知我“喬伊斯又入不敷出了”的小紙條。他每次借的錢都很少,因為債主的手頭也很拮据,借錢人就得盡力限制他的要求,這真讓人覺得可憐。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反正,只要“有借有還”,還能行得通。但是,喬伊斯家需要的錢越來越多,我驚慌地注意到我們的常規改變了,只有出去的數目,沒有回來的數目。事實上,他借的錢都是以《尤利西斯》首付的名義借去的。在平常的情況下,還有什麼比這更自然的呢?雖然我對於《尤利西斯》這部作品無比仰慕,但是,和任何藝術品相比,我還是把人看得更重要。但是,作為一個出版商,我的任務是要將《尤利西斯》出版出來,而且,我還有一個書店要經營,我覺得,再這樣下去,出版商和書商很快都會破產。

一天,正當他瀕於絕望之時,喬伊斯無比興奮地到書店來告訴我一個好訊息,哈里特·韋弗小姐剛剛告訴他,她正要匯給他很大一筆錢,他還說,這筆錢足夠他生活一輩子![8]

對於這個奇蹟,我們倆都非常興奮。因為韋弗小姐的慷慨解囊,幫他解決了生活中最大的問題。我為他高興,也為自己高興。現在我感覺到能夠繼續出版《尤利西斯》了,而且莎士比亞書店也不會再受拖累,對我來說,這真是一個極大的解脫。

尤金·約拉斯的太太告訴我,露西亞把韋弗小姐稱為“聖女哈里特”,她贈送給喬伊斯的錢,如果換了別人,就可以一輩子不愁吃穿了,但是,對於喬伊斯來說,還是不夠。過了不久,他的經濟狀況又困難起來,又是韋弗小姐前來救援。但是不管怎樣,我們總算可以鬆口氣了。

【註釋】

[1] 伊厄威克先生(Mr Earwicker),喬伊斯的著作《芬尼根守靈夜》的主角,作者在這裡使用,是因為這個名字是耳朵的英文字的諧音。

[2] 保爾——埃米爾·貝卡(1885——1960),法國藝術家,阿德里安娜的妹夫,曾經畫過許多和劇院街有關的作家的畫像,例如1921年畫了喬伊斯和麥卡蒙,1922年畫了拉爾博和羅曼,1923年畫了畢奇,等等。但是他最有名的還是他的情色畫,他以為色情作品畫插圖為生。

[3] “尋南街”(rue du Cherche——Midi)和“注視街”(rue de Regard),因為尋找或注視,都需要用眼睛,所以,喬伊斯要說對於一個眼疾病人來說,這街名很合適。根據臺灣陳榮彬先生的註釋,關於“尋南街”的街名,另有一個說法,以前此街上有一個日晷,巴黎人要確定是否到了中午(midi),就來看這個日晷,所以,還有一種譯法是“尋午街”。

[4] 英國詩人、小說家瓦爾特·司各特(Sir Walter Scott)的敘事長詩,發表於1810年。

[5] 喬治·摩爾(1852——1933),愛爾蘭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戲劇家。

[6] 摩爾和喬伊斯應該以前就見過面,但是因為摩爾曾經參與愛爾蘭國家劇院的建立,當時此事遭到喬伊斯的反對,所以,二人從未成為朋友。麥卡蒙說他們倆“都喜歡誇大其詞地說別人好話,太講究老式愛爾蘭人的那種拘謹禮貌的禮節”。

[7] 梅·韋斯特的電影臺詞中常常有性暗示的雙關語,“岩石”或“硬物”也就是指男性生殖器。

[8] 韋弗也不是富裕之人,但是因為她的社會主義的信仰,她相信每個人的財富應該是“各取所需”,而她自己的需求是很有限的,她情願幫助喬伊斯在他最有創作力的年代消除經濟上的後顧之憂。這裡提到的款子是韋弗去世的阿姨留給她的遺產,共12000英鎊,在當時,確實是“很大一筆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