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東大旱(一)

很遺憾,澳門城已被正式移交給了葡萄牙王國,而且就在不久前,這就是“北極星”號輕巡洋艦艦長丁震上尉在潭仔島碇泊地聽到的訊息。不過,雖然城市已經移交,但是對於抵達此地的東岸戰艦,葡萄牙人還是客氣的予以准許進港了,並且安排人手送來了一些補給品——當然是要收費的。

在派人將幾封公文送到海珠島商站後,“北極星”號輕巡洋艦與兩艘滿載疍民的“雅克薩”級武裝運輸艦一起,順著乍起的東南風及近地洋流,朝寧波府定海港駛去,並於1665年5月31日下錨碇泊在了定海港碼頭內。

定海港的碼頭上,如今正聚集著大量的運輸船。這些船隻原本都是移民船,剛剛結束1664-1665移民運輸季工作的它們,很多尚未來得及大修、保養,便接到了運輸糧食北上山東的命令——命令下得很急,沒奈何之下,海軍方面只能將船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就近在煙臺、膠州、濟州、定海等地修理,一部分前往朝鮮和寧波的港口運輸糧谷,甚至於兩艘“雅克薩”級運輸艦也被勒令冒險前往港口內外可能尚有少數流冰的大泊港,從那邊的地下冰庫內載運大量醃肉、鹹魚回登州,以應對當地即將爆的食品危機。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和如今正生在山東的旱情相關。歷史上生在1665年的這場山東大旱,其實早在1664年下半年就有了些許徵兆,不過並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視。結果,到了今天開春後,向稱“貴如油”的春雨遲遲不至,連續三個月滴雨未下,這一下子令山東六府的百姓們著慌了,這是要旱災了麼——也難怪百姓們如此想,其實山東歷史上旱災並不鮮見,當地甚至有打旱魃的傳統,因此在現數月滴雨未下、春旱已成定局後,山東百姓們立刻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今歲地裡的收成算是別想了。

其實,山東是暖溫帶季風氣候,本來其降水就大部分都集中在夏季,算是雨熱同期,冬春季降水極少,且不穩定,春旱的威脅比較大。如今一切果然應驗,“卡脖旱”(春旱)的來臨,使得去歲種下的越冬小麥基本都已嗝屁,這一季的收成算是完蛋了,而且這老天看起來還一點雨都沒有下的意思,於是百姓們無奈之下,只能開始了悲壯的逃荒。

或許有人會問,清政府不會賑災嗎?山東西四府(濟南、東昌、兗州、青州)的百姓沒有五百萬也有四百萬,這麼多的百姓,又不是死人,難道千古一帝康熙會視而不見嗎?咳咳,好吧,說沒賑災肯定不準確,那麼現在請作者君介紹下“我大清”是如何賑災的——據清實錄記載,當年朝廷“賑災銀六萬兩、米六萬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唔,其實差不多夠不到兩萬名成年男子一年的口糧啦,可山東有多少百姓?數百萬啊!這個鳥朝廷竟然就只撥了這麼點救災錢糧意思意思,那不是逼著人去死嘛!

更有甚者,當時滿清朝廷只免了受災較輕的登萊二府當年的賦稅,以前拖欠的是必須要交;而受災較重的西四府也只免了順治十八年以前拖欠的賦稅(其實沒多少了),但康熙登基以來四年拖欠的賦稅是一分錢也不能少,簡直是摳門到了極點,由不得不讓人憤怒!

而朝廷的賑濟既然是杯水車薪,那麼山東西四府的老百姓就無可避免地要面臨著飢餓的極大威脅,他們為了謀求生路,只能向鄰近的河間府、大名府、廣平府、歸德府、萊州府一帶逃荒——本來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淮安府倒是一個逃荒的好去處,只是如今不提也罷——而逃荒之前,他們為了籌夠一路上的糧食,基本上已將耕牛、農具、傢什抵押,留做種子的糧食也帶在身邊供路上食用,可謂已是斷絕了短時間內恢復生產的任何可能,這對山東未來數年經濟的影響是災難性的。

東岸人此時自然是無暇去管清國境內的所謂生產恢復問題,新官上任的梁向儉此時最緊要任務,就是處理好登萊二府境內東岸轄區百姓的生活問題。雖然去年冬季登萊二府的降水就已經偏少(相比起西四府已經強了不少了),但靠著二十年來斷斷續續修建的一些蓄水池、水庫和灌溉水渠,各縣即將開收的夏糧多多少少應該能保住一些收成,冬小麥不至於大面積絕收,這無疑讓人很是鬆了一口大氣——歷史上登萊二府本來就是“輕災區”(當然這也是相對的),畢竟地裡收成保住了兩三成左右,比起“二麥(冬小麥和春小麥)絕收,秋禾更不能播種”的西四府,確實算是輕災區了。

不過,饒是登萊二府受災較輕,但梁向儉卻不敢掉以輕心,他一面組織人手四處挑水灌溉田地,爭取生產自救,一面開始向相鄰的黑水開拓隊、南方開拓隊求援,讓兩地盡籌集一批糧食調往登州,以應對很快就要到來的糧荒。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旱災會不會持續(事實上1665年下半年登萊二府的旱情大大加重,整個夏季幾乎沒下什麼雨),秋糧的種植會不會受到影響,更何況按照百姓們過往的經驗,旱災之後必有蝗災,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幾乎是致命的。因此梁向儉真的不敢大意,他想盡量多籌集一些糧食儲備起來,這些糧食加上百姓自有的部分儲糧,撐過今年應該還是有不小可能的,到時候就要看老天給不給面子,今年下半年降不降雨了。

因此,這會當丁震上尉的“北極星”號輕巡洋艦抵達定海港時,便看到了大概七八艘移民船正在裝載稻穀。這些糧食都是儲存在鄞縣、定海等地穀倉內的應急儲備糧,數量大概在一萬五千噸上下的樣子,幾乎佔了寧波府每年糧食進口總量的一半。甚至要不是為了以防萬一的話,江志清都打算將穀倉內全部兩萬噸的稻穀都送往山東了,蓋因此時最後一批南下運輸移民的船隻應該已經停泊在馬魯古群島一帶並開始裝載糧食了,差不多六月上中旬能裝載完畢返回大6,屆時會有過一萬五千噸的新糧抵達定海港,定海等地的穀物自然會再次填滿。不過考慮到以防萬一的因素,江志清還是扣了五千噸糧食下來,打算等到六月底南洋新糧到港後再往山東救急,應該不至於誤了事。

另外,江志清也派人找來了臺灣銀行總經理邵曙光,要求其動用一切手段向荷蘭東印度公司加購至少三萬噸稻穀,交貨地點在馬魯古群島,所需款項由臺灣銀行暫時代付,如果不足就向荷蘭東印度公司貸款,哪怕利率高一些也不要緊,畢竟人命關天。至於說向南明或大順政權採購糧食,估計有些困難,因為他們近年也風不調雨不順的,糧食本就緊張,再加上正在籌備大戰,應該餘不出太多糧食。

而為了拯救登萊二府的百姓,這回東岸海軍也是豁出性命了,要知道他們這可是冒著颱風的危險南下運糧啊,若不是山東大旱,他們本不至於如此拼命的,夏秋季節對他們來說一般正是休整兼保養船隻的時節。

寧波的兩萬噸應急儲備糧、加購的三萬噸稻穀(如果順利運回的話),這就是五萬噸糧食了,再加上登萊二府多個穀倉內差不多一萬五千噸的小麥、玉米、土豆等儲備糧,以及當地百姓手中的存糧(應該不過一萬噸),差不多也能將今年糊弄過去了。甚至於,在黑水地區“借”來許多醃肉、鹹魚乃至活的牲畜後,這些糧食總體來說還能有一些富餘,可以拿出來救濟一些外地的百姓,如果有的話。

當然了,華夏東岸共和國設在遠東地區的三大藩鎮都全力動起來應對旱災了,近在咫尺的朝鮮王國怎麼能不表示下心意呢?五月中旬,幾名朝鮮使者從江華島乘船出駛抵煙臺港,向梁向儉表示朝鮮上下將報效稻米二十萬石(約合1.5萬噸),以助上國渡過災荒,結果被梁向儉一恐嚇,朝鮮使者最後又苦著臉加了十萬石,總計三十萬石稻米無償捐贈給登萊開拓隊,這才令梁某人稍稍有些滿意。

另外,梁向儉也行文如今總管遠東三大藩鎮經濟事務的魏博秋,要求處於其管治之下的東岸朝鮮公司、東岸日本公司加緊在兩國想方設法採購糧食,有多少採購多少,錢不夠的話先賒賬,哪怕拿一些緊俏的戰略物資抵押也未嘗不可,一定要儘量多地搶購糧食回來。魏博秋已經覆函表示同意,稱自己會盡量多地採購糧食,然後運抵煙臺、膠州、威海、蓬萊、掖縣等港口,交付給當地的官員賑災。

丁震上尉在聽聞這些事情後也有些嘆息,真是天有不測風雲,沒想到以前聽說欣欣向榮的登萊強藩如今竟然這麼困難,以至於到了四處求爺爺告奶奶的地步了。當地六十萬百姓(含萊州府東岸治下人口)確實是一筆極大的負擔啊,在旱災、蝗災一起來的時候,你得擔負起養活他們的重任,不然以後憑什麼對他們頤氣指使?咱大東岸的臉皮可沒有韃子那麼厚,給四百萬百姓才“六萬兩銀子、六萬石糧食”賑災的事情可做不出來。

6月2日,在維修、保養完畢船隻,並將所有公文交接完畢後,“北極星”號輕巡洋艦也離開了定海港碼頭,北上朝登州府煙臺港駛去。考慮到如今遠東地區幾乎所有船隻都被動起來運輸貨物,因此丁震上尉的這艘船隻(船艙容量真的不大)也在交割部分本土商品後,運了一些鹽巴、鹹魚(多為大黃魚、小黃魚,廣州府招募的疍民於舟山漁場捕獲)去山東,也算是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了。

1665年6月9日下午,“北極星”號輕巡洋艦駛抵了煙臺港碼頭。丁震上尉放眼望去,只見偌大的港灣內,桅杆如林,數量可能高達六七十艘的漁船正在進進出出,以大海為牧場的登州漁民們,此時也正在抓緊時間出海捕魚,以為渡過饑荒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而除了這些漁船外,港灣內自然也少不了大型貨船了,碼頭上的力夫們正使出吃奶的勁,透過滑輪吊杆將一包包的糧食運上岸儲存起來,以備災情嚴重的時候可以拿出來放。此時登州府的百姓們手裡多半還有一些餘糧,且馬上地裡多少也能收一些上來(總算沒有絕收),應該還能繼續往下撐一些時日,故現在還不到大規模放救濟糧的階段,除非青州府那邊有大量清國難民湧來。

或許是煙臺港碼頭的吞吐效率比較高的緣故,很快便有大群力夫過來解除安裝“北極星”號船艙內的貨物了,與他們同來的還有一名兵團堡出身的海關官員。而當大量罐頭食品、高階餅乾、巧克力、馬黛茶、黃油、乾酪、火腿等本土食品被卸下來後,海關官員只能面露苦笑之色,或許他覺得值此山東大旱之機,他們還能享受如此之多的奢侈食品有些不太合時宜吧。

“我要面見梁向儉梁隊長,這裡有一些檔案需要轉交給他,而他那邊可能也有一些檔案需要轉交給我帶回本土。”丁震上尉整了整衣帽,朝面前的海關官員說道。

“啊,真不湊巧,丁上尉。”海關官員聞言無奈地苦笑了一下,說道“或許您應該再跑一趟,對,就是去西邊的掖縣。梁隊長前陣子帶人去萊州視察災情了,短時間內應該還不會回來,您只有去那邊才能找到他,當然您也可以在煙臺等,如果您不急的話。”

萊州府有一部分州縣目前處於東岸人控制之下,因此梁向儉去那邊視察也很正常。

“我去萊州。”丁震上尉堅定地說道“或許你們有什麼貨需要我捎帶的?我的船雖然容量有限,但多少能攜帶一些貨物過去,以減輕你們的運輸壓力。”

“那真是太棒了!”海關官員興奮地以拳擊掌,說道“請您幫我們運一批馬料和玉米前往掖縣吧,那裡一定很需要這些物資,不過我先得請示一下我的上司,請您稍待。”未完待續。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