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外交新局面(二)

1675年5月2日,北海洋麵上的滔天惡浪終於稍稍止歇住了,某個來自俄羅斯的外交使團搭乘英國東地公司的三桅大型帆船,低調抵達了倫敦港。他們是普魯士的柯尼斯堡附近上的船,然後一路穿過波羅的海、北海,抵達了英國,目的是為了與東岸人進行正式的外交會談——提前預約好的。

使團的領名叫伊格納季·米羅萬諾夫,他還有兩個副手,分別是安東·希列夫和格列高利·科比雅科夫。此君曾在五年前出使過北京,滿清博格德汗的臣子進行過外交磋商,對於鞏固所謂的清俄關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幾年時間過後,阿歷克謝沙皇又想起了他的這位臣子,於是便把他派去了倫敦,與東岸人進行兩國關係正常化的談判。他們這個使團一共十多人,走6路抵達了波羅的海沿岸的普魯士公國,然後乘坐了英國人的商船再抵達倫敦。

這艘滿載黑麥的英國東地公司商船在行經北海時,陰霾的天氣和滔天的巨浪給我米羅萬諾夫一行人極大的震撼。要知道他的家鄉雖然在北方白海沿岸,可米羅萬諾夫從來沒有出國哪怕一天的海,因為俄羅斯帝國的造船技術、航海技術實在太爛,白海海面上除了一些看起來就很危險的俄羅斯小型捕鯨船或近海漁船外,就只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商船了,米羅萬諾夫與大部分俄羅斯貴族一樣,都是徹頭徹尾的旱鴨子。

米羅萬諾夫等人在倫敦住了幾天,期間與國會的一些議員們進行了會面,主要討論商業方面的東西,比如出口量日漸增加的俄羅斯黑麥、大麻、石蠟、蜂蜜、桅杆、木材、毛皮等特產商品。

眾所周知,隨著法荷戰爭的日漸深入,歐洲許多國家也漸漸被捲入進了這場綿延多年的戰事之中。其中,歷來是桅杆、木材、木焦油、大麻等船具出口大國的瑞典,據稱已被路易十四的鉅額賄賂打動,站到了法蘭西王國一邊,相信不日就將正式簽署盟約,對聯合省宣戰。順帶的,瑞典人也可以沒收荷蘭商人在境內的大筆投資(瑞典的經濟幾乎被荷蘭控制,境內的銅礦、鐵礦、鉛礦早就被抵押給了荷蘭人),王室也可賴掉許多欠賬,一夜翻身,這生意不要太好做,因此瑞典人站到法國佬一邊簡直是必然的。

而因為瑞典的這種極為惡劣的背叛行為(荷蘭人認為過去他們給予了這個國家很多援助,瑞典應該有感恩之心),聯合省也派出了海軍艦隊前往波羅的海,封鎖瑞典沿海的許多港口,致使其出口貿易大減,西歐各國的船具、木材等商品變得極為緊缺。不得已之下,就只能讓俄羅斯給頂上來了,這個國家自然環境與瑞典有些類似,特產商品也差不多,因此聯合省、英格蘭有大量船隻開往阿爾漢格爾斯克及聖尼古拉斯,白海上的貿易似乎一夜之間就繁榮了起來。

作為與俄羅斯打了很多年交道的英國東地公司(中間因為英格蘭人“弒君”而被震驚的沙皇下令中斷了一段時間),他們的諸位股東們一直致力於和俄羅斯人改善關係,因此這次米羅萬諾夫使團抵達倫敦後,立刻受到了他們的熱忱接待,一時間賓主盡歡。

而在與英格蘭人“鬼混”了好幾天後,米羅萬諾夫似乎終於想起了東岸人,因此立刻在中間人英國東地公司的撮合下,於1675年5月6日,在鐵公館與東岸駐英大使蔡振國進行了第一次正式接觸。

雙方一開始涉及到的問題,無疑就是關於東岸在俄資產和人員的問題了,此外才是遠東地區重新劃界的議題。為此,蔡振國詢問了米羅萬諾夫是否攜帶有阿歷克謝沙皇陛下的正式授權文書,以便能夠參與此類談判。米羅萬諾夫的副手科比雅科夫小心翼翼地從包裹內取出了沙皇親筆簽名的文書,蔡振國裝模作樣地看了看,也不知真假,不過考慮到他們是透過英國東地公司的商船來到倫敦的,這應該造不了假,因此便確認了對方談判代表的身份。

因為東岸駐歐全權特使已經委託蔡振國主持對俄一切交涉,因此蔡大使這會也不客氣了,甫一見面就要求俄羅斯人還俄國境內的東岸資產,同時賠償損失,另外遭強制入籍噩運的東岸技術人員,也要一一遣回。

米羅萬諾夫來之前肯定是在本國討論過這些問題的,因此這會在聽蔡振國提起後,他立刻表示位於新建城鎮北德文斯克境內的小星星造船廠仍將恢復東、俄合資狀態,雙方各佔一半股份,共同經營(其實該廠早就處於半停工狀態);阿爾漢格爾斯克槍炮修理廠同樣將恢復雙方合營狀態,並且沙皇本人願意出資五萬盧布,從東岸採購裝置、聘請新的技術與管理人才,提高該廠的技術層級,升級後的該廠股份仍然雙方共有,各佔一半;東岸位於阿爾漢格爾斯克與莫斯科的商站,俄羅斯方面將還,同時會另批一塊地給東岸人用作以後的大使館用途;至於說強制入籍的東岸技工,米羅萬諾夫表示他們在俄羅斯過得“很快活”,可能不想再做回東岸國民了,希望蔡振國能夠理解。

老是說,俄羅斯人給的誠意還是很足的,雖然他們沒有提及當初商站內被查封的貨物的去向,也不打算歸還被“扣留”的東岸技工,但他們意圖和解的心情還是相當迫切的,這一點與東岸人差不多,本土執委會對黑水地區那麼多事也微微有些不滿,下令儘快了結,不要牽扯更多的精力。

不過話是這麼說,但蔡振國仍然打算爭取一下東岸的權益,因此與俄羅斯代表米羅萬諾夫就貨物賠償及技工迴歸問題反覆糾纏了起來,到最後總算令米羅萬諾夫退了一步,表示“失蹤”的東岸貨物,莫斯科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國庫將各自賠償兩萬盧布和一萬盧布,另外位於莫斯科的東岸大使館的地皮將只收三萬盧布的優惠價,算起來大概是俄羅斯人不賠償貨物損失了,轉而讓東岸人免費用地皮建大使館。

至於說那些被強制入籍俄羅斯的東岸技工,米羅萬諾夫同樣顯得很為難,不論蔡振國怎麼請求或者威脅,都顯得效果不佳。直到最後,米羅萬諾夫才鬆口表示,在東岸有家人的東岸技工,也許可以令其自己決定是否返回,而在東岸沒有家人且已在俄羅斯結婚成家的,就只能留在當地了。而且,他明確表示,他的這個僅僅算是“建議”,即他還需報經沙皇批准,因為這明顯過了他的許可權。

蔡振國想了想,覺得大概這也是俄羅斯人所能夠接受的極限了。這個國家性格比較強硬,上下敏感而自尊,能給出上述條件確實已經讓步不小,再糾纏下去也沒意義,只能讓談判完全破裂,因此便同意了米羅萬諾夫的解決方案,雙方皆大歡喜,進入下一議題。

下面談到商業方面的問題時,氣氛明顯就輕鬆愉快多了。米羅萬諾夫表示應加強兩國間武器、軍資貿易的份額,且東岸應出售一些相應的加工裝置給俄羅斯,確保他們能夠修理損壞的槍械、火炮、鎧甲等物事,為此他們可以減少從荷蘭人那裡採購武器、軍資的力度(其實現在荷蘭人自用還猶嫌不足呢),轉而從東岸尋求替代。

蔡振國對這個議題原則上表示同意。以國內如今的軍工業生產現狀,因為少了聯合省這麼個大主顧,現在基本面臨著開工不足的窘境,若不是靠著奧斯曼帝國的訂單續命的話,這會差不多已經關閉三分之二以上的車間,轉而生產其他低附加值的東西了。這會俄羅斯帝國願意頂上來,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東岸兩大軍工企業又可以開足馬力生產了,畢竟俄羅斯帝國軍隊數量龐大,稍稍裝備一些軍團就夠兩個廠生產不少時間了,大概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他們有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貨款。

要知道,俄羅斯提議加大東、俄貿易的基礎,完全是建立在他們與英格蘭、聯合省貿易繁榮的基礎上的。一旦這種貿易衰落,或者瑞典王國沒有與法蘭西王國正式結盟的話——這種可能性極小,因為傳聞瑞典軍隊已經有一部分部署到了與其交接的德意志邦國領地,為此勃蘭登堡-普魯士第一時間接收到了聯合省大量的武器和資金援助,其國內有過兩萬軍隊被動員起來,準備與瑞典人交戰,一雪之前被吊打的恥辱——都可能導致俄羅斯人沒有充足的貴金屬來支付從東岸採購的商品或裝置,而東岸對他們的特產又完全不感興趣。

不過看起來米羅萬諾夫卻信心十足,他表示俄羅斯帝國這幾年經濟展很快,木材、桅杆、大麻、木焦油等船具成了大宗出口物資,糧食、毛皮、蜂蜜、蠟、獸脂更是該國傳統出口商品,帝國的財政收入還是很健康的,在國際貿易方面也一直是呈盈餘狀態。如果東岸願意與俄羅斯加深貿易聯絡,那麼完全不用擔心支付能力的問題。甚至於,如果他們願意出口一些高質量的機械(如圓鋸、工業刀刃、木工車床等等)給俄羅斯,那麼也許他們國內的那些林場、木材加工廠的產能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國際市場上擠壓來自波蘭、瑞典等國的市場份額,應該問題不大。

蔡振國感覺米羅萬諾夫說得也有道理,再加上反正東岸人是堅持不賒賬的,想來俄羅斯人也沒什麼機會賴賬,有錢就買,沒錢拉倒,因此便在談論了一整天后,在晚些時分與對方簽了個框架性的協議,打算過兩天送到西班牙,交由李晴審閱、批准。

而談完了這個生意,下面就是重點的遠東阿穆爾河流域劃界的問題了。在這個事情上,雙方都很謹慎,一直扯皮了好幾天,才有了個初步的框架,不過因為不知道前線戰局展,因此這個框架顯得有些模糊,後續還得進一步談。

目前達成的協議有一、以斯塔諾夫山脈(即外興安嶺)直到流入大海(鄂霍次克海)的烏第河為兩國國界,但介於該山脈及烏第河之間的地方則暫做未定界區域,留待以後詳討。

二、在和約訂立之日以前之逃人,任其居留原處,勿需交換;條約訂立之後,雙方再有逃人,均應立即送還兩國邊境長官。三、凡持有護照之兩國屬民,準其過界往還辦理私事或買賣貨物。四、兩國屬民越境偷盜或殺人,如系少數人所為,則應以邊境城市處施以肉刑;如系聚眾合夥所為,同樣於邊境城市處以死刑,但不得因此而輕啟戰端。五、雙方交換俘虜,原則上一比一交換,若一方人數不足則以每人二十盧布的價格支付贖金。六、雙方應於阿穆爾河流域擇一開闊處各設立一處集市,定期進行邊境互貿,且集市由雙方共同派員監管。

基本上,目前雙方能達成的就這幾條了,其他的要麼還在談,要麼還需請示上級,要麼還需瞭解前線狀況,因此一時半會得不出什麼結論,只能擱置了,比如東岸人提出的南段國界以額爾古納河為劃分線的事情,就被俄羅斯人拒絕了,因為他們不認為那是東岸人的土地,同時也害怕東岸人的力量過分強大。

不過,無論是米羅萬諾夫還是蔡振國本人,都對兩國間最終達成和平協議頗具信心,因為這是兩國最高政府共同的需求,些許分歧根本不是障礙,早晚能夠談攏。而且,這次談判俄羅斯人根本沒提出東岸與克里米亞汗國和奧斯曼帝國間的密切聯絡,顯然是不想將此事複雜化,因此蔡振國就更有信心了,兩國間應該能夠在明年(1676年)正式達成和平協議。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