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言難盡的全魚宴(1 / 4)

逃荒,方瑜他是一點經驗也沒有。

僅有的經驗也就是以前從影視劇上了解到的一些資料。

而這些資料一般都是描述著饑荒到底有多恐怖,逃荒路上有多艱難。

什麼橫屍遍野,草木皆空,餓到吃土或者易子而食。

看到這些資料或者描述的時候,方瑜當時自然也會有些心季,但不多。

畢竟又沒親身體驗過。

但這個世界,方瑜卻可以真切的體驗到,逃荒到底是什麼個狀況了。

因為大家都是在下午的時候走的,此時天上的太陽已經沒有那麼曬了。

剛開始的時候,方瑜還頗為新奇,但他現,除了他之外,其餘的人,都顯得有點壓抑,於是,他也只能埋頭前進。

途中,他們還現了一個新奇的事。

有一群道士騎著馬在官道上疾馳而過。

不僅是方瑜,就連方三多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道士。

最後還是村裡的一個老人說,那道士可能是靈主教的。

至於其他的,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方瑜嚴重懷疑這老漢估摸就只知道靈主教這個名字,所以一見到道士,就統一套上這個教名。

不過,靈主教?

這名字也是有點意思,而且這些道士看上去就至少是中產階級。

看上去過的還是蠻滋潤的,這讓方瑜也突然有點想去當個道士了。

這個事只是路上的一個小插曲,在討論之後,很快大家就恢復了沉默。

逃荒的路線從來都不是隨便亂選的。

方瑜的在探聽中得知,這次逃荒要以河流為路引,向著南方前進。

一路上,遇到官道,就碰運氣找找縣城或者村落,找到縣城後,大家就會一同進入縣城,先乞討,然後觀察縣城情況。

假如這個縣城不是災害地區,就會有人留下,在這裡找個村落加入,就此在這生活。

但不管是縣城還是村落都不可能無限接納災民。

那些無法留下的災民,則只能繼續流浪,直到在途中死去,或者找到可以接納他們又可以生存的地方。

說起來好像也就這麼一回事,但其中的困苦和煎熬除了逃荒的人之外,沒有人能切身體會。

之所以要以河流為路引那是因為,哪怕在古代,大家也知道,要生存就必須靠近水源。

所以沿著河流,再參照下方向,基本都能順利到達南方的城市。

而且,就算找不到,這一路大家也離不開水。

特別是遇到的還是旱災,沒有吃的還能撐,沒水喝,那真的撐不了。

他們現在順著的這條河是屬於楚河的一條分支的分支,村裡一般也把它叫做楚河。

給每個山川河流取一個名字,在現代叫文藝,在古代,那就是傻*了。

十里八鄉的,一聲狗蛋就能叫出一個連的人。

指望這些飯都吃不飽的人去給這些山川命名,那純粹就是想多了。

就這楚河大家也不經常叫,蕉嶺也一般叫做後山,這河就叫小河,沒點知識的甚至都不知道這河流是楚河的分支。

嗯,這個知識點,還是之前的那個老頭說的。

方瑜暗中觀察了他好幾眼。

不管是那稀疏的頭,還是那笑一笑褶子就能夾死蚊子的老皮,都無法掩蓋他那雙透露著滄桑感的雙眼。

這大爺,是個有故事的人吶~

方瑜一路走,一路打量著路上的情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