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0章 鋼鐵之腹(上)

小說:鋼鐵蘇聯TXT下載 作者:柯基丶

“孃的,外面看著寬敞的很,咋進來以後感覺還不如Is4待著舒服?是老子產生錯覺了???”

外表看著大的車一般車內空間也比較大,車組成員進去之後空間感會比較好、待著相對舒服一點,至少常理來說確實是這樣。

不過,比起Is7那巨大體積下的外表,真正進到車裡來以後的馬拉申科卻是感覺有點“視覺欺騙”的味道。

外面看著高大威猛的Is7其實內部擠得一批,雖說不至於像T34那麼誇張、炮塔里人擠人吧,但習慣了Is4那車內空間的馬拉申科,卻總是感覺Is7這車內空間屬實不對勁、和Is4差得遠。

胳膊抬一下要碰到,腿蹬一下也會碰到,就是腦袋稍不注意都有可能懟到鐵上,這讓剛進車裡來車長位上體驗的馬拉申科感覺是略有失望,畢竟老馬同志原以為Is7車內空間會很大、進去以後很舒服來著。

“有點擠,至少實際進來不如外面看上去想象的那麼舒服。”

馬拉申科這邊自顧自地嘟囔了一句、表了下意見,就在一旁炮手位上的沙什穆林聽見這話,趕忙就向馬拉申科開口解釋道。

“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將軍同志。比如她的裝甲很厚很堅固、防禦外形優先,所以擠佔了大量車內空間。13o毫米主炮我們已經盡力去壓縮炮閂體積做精簡了,但這畢竟是海軍艦炮,所以實際上車版依舊很是巨大,但我相信這絕對物有所值,是非常強力的。”

“13o毫米的彈丸和藥筒也很佔空間,哦,對了,差點都忘記介紹了。這個是我們專門為主炮系統設計的裝彈機,半自動的,或者說叫它裝彈輔助器更適合一點。”

說著說著就把話題引到了炮塔尾端這個非比尋常的半自動裝彈機上來,不管是前世今生確實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玩意兒實物的馬拉申科也來了興趣,隨之扭過頭來、側著身子準備看沙什穆林的實操解說。

“先,這是輸彈帶,這上面是用來擺射藥筒的,算上中間這個待裝填位置一共可以擺7個13o毫米射藥筒,等同於是預先就能放好的。”

“然後是這個,呃.....啊,這玩意兒確實挺沉,我這個體格搬這個有些吃力,應該讓更專業的人來。”

眼瞅著體型只能說是普通人水準的沙什穆林頗為費力地抱起一枚彈丸,轉而將之雙手摟著放到了輸彈帶中央前端位置的裝彈滑軌上。馬拉申科注意到這個特殊的滑軌不但一頭直連著炮閂,另一頭還剛性直連著輸彈帶的正中央,這應該就是這套半自動裝彈機的最關鍵部分。

“模型彈,但是和實彈一樣重。其實它本來應該放在上面那條輸彈帶上的,先搖上面的那個曲柄,讓彈丸落下來到輸彈帶上,滑軌會把它先送到炮閂正後方等待後半程裝填,這次就當是緊急情況下手動裝彈了,我現在就給你掩飾一下裝填流程。”

向馬拉申科強調不管是彈丸還是射藥筒都是絕對安全、並無威脅的沙什穆林,手上的動作也沒有閒著。

右手已經在話音未落間握住了輸彈帶下方的一個搖動曲柄,事實上這時候的沙什穆林已經因為解說的需要,而從炮手的位置上換到了炮手正背後的裝填手位置上來,搖動曲柄的動作伴隨著解說話語很快脫口而出。

“電動助力的,只需要給一點手力就好,當然要是動力系統趴窩、全車停電還非得繼續戰鬥不可的緊急情況,這也是備用的手搖裝置,一體化的設計。沒了電以後相對來說會更費力、當然也更慢,比不上電驅動輸彈帶的度,但絕對比人力裝填13o毫米炮彈要強。”

嘴上不斷、手上不停的沙什穆林一邊說著一邊搖動曲柄,馬拉申科能看到在車子尚未啟動、全車各系統均未通電情況下的輸彈帶,正在以一種不算太慢的度緩緩開動起來,將擺放在其上靠近邊緣位置的一枚射藥筒,很快移動到了炮閂的正後方、準備就緒。

“將軍同志,能勞煩您挪到那個位置上嗎?就我對面這個位置,接下來的演示需要兩個人一起進行才完整。”

“......”

馬拉申科一時半會沒想明白沙什穆林這話是啥意思,不過既然老兄都這麼說了,那自己照做就是,反正也不會有啥損失。

挪了位置和沙什穆林以面對面的姿勢站在半自動裝彈機正前方,這個時候的射藥筒已經在沙什穆林的操作下,經由那個連線著輸彈帶的滑軌送到了先一步到位、等待完成後半程裝填的彈丸正後方、準備就緒。

“這個,將軍同志,你抓住這頭,我抓我這頭,然後咱倆一起合力就能完成最後的裝填工作了。”

“啊這......”

Is7的半自動裝彈機一直都挺神秘的,馬拉申科先前沒穿越的時候擱後世也只是看過這玩意兒的構造圖和文字描述,基本知道個大概的原理,但對於這玩意兒實際咋操作卻是一概不知,尤其是這裝填推送入膛的最後一環居然是人力完成的就更有些驚訝了。

有一說一,老馬同志原以為可能會有個自動的推彈杆還是啥的,只要一按按鈕就能“嘩啦”一聲把彈丸連帶著藥筒全部給推送入膛。但轉念一想這種後世炮塔尾艙自動裝彈機的標配,放眼下的二戰來說確實是有點忒前了,有個半自動都不錯了,你還要啥腳踏車啊?

真要有自動推彈杆、按個按鈕就完事了那還叫半自動裝彈機嗎?想想倒也是這麼個道理。

看著被沙什穆林握住其中一頭的“T型”推彈杆,馬拉申科知道對應的另一頭需要自己握住,這也就是Is7為何配置了兩名裝填手而非一人的原因。

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了的馬拉申科悟性很高,接下來的事已經用不著沙什穆林再去多說。

只見二人以左右各站一人的姿態,一左一右合力握住T型推彈杆的兩邊,並將專門做了鈍化處理的杆頭徑直向前,抵住了射藥筒的彈底中央。

彈頭加射藥筒的雙份重量絕對夠勁爆的13o毫米炮彈,若是一個人單獨推送入膛的話那肯定費力。但要是兩個人一起上、一塊握住專門特製的推彈杆共同力的話,那可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

只聽“嘩啦”一聲金屬摩擦異響,彈丸連帶著射藥筒一起瞬間被推送入膛。

而與此同時的輸彈帶前端突出那一部分滑軌,已經在送彈完成後上升至了與車頂天花板平行的狀態,與炮閂尾部的彈藥待裝填滑軌脫離了接觸。看似一體的滑軌實際上是兩個組成部分,進而不會因為開火時的炮閂向後制退而把滑軌撞斷。

咣噹——

伴隨著又一聲金屬撞擊脆響,手拉炮閂杆將炮閂上拉閉合的沙什穆林完成了最後一個動作,如此一來就能在做完一切之後向著馬拉申科再度開口。

“裝填完成,將軍同志。如果這是在戰場,你現在就能請對面的法希斯走狗品嚐13o毫米艦炮的威力。”

喜歡鋼鐵蘇聯請大家收藏鋼鐵蘇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