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5章 屠戮巨獸者(上)

第265o章 屠戮巨獸者(上)

想當年在斯大林格勒遭受到歷史性大敗之後,痛定思痛的德佬開始尋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裝備精良、戰力爆表的德意志大軍,會輸給那幫滿身臭汗的工人和地裡刨食吃的泥腿子組成的二流雜牌軍。

一個顯而易見的思考結果之一,便是德佬認為自己的裝備體系出現了問題。

很重要的一點便是沒有專業的巷戰裝備,尤其是能夠破開厚重建築物防禦的一線機動攻堅重炮。

和蘇軍走的口徑即正義的展路線截然相反,你德佬在裝甲載具火炮方面的展思路,那一貫是能搞高倍徑就不搞大口徑,能搞釣魚竿我就不搞粗鼻子。粗鼻子那是毫無工藝水準的下等野蠻人才會搞的工業垃圾,我大德意志就該搞高倍徑釣魚竿才能展現德意志科技世界第一。

高倍徑的思路不能說錯、只能說確實是一種方法,但由此而來的衍生問題是你德佬的坦克炮、反坦克炮穿深是夠了,但是高爆榴彈的戰鬥部裝藥量怎麼辦呢?提高火炮身管倍徑比只能抬升炮口初和穿甲深度,可沒法讓高爆榴彈帶著更多戰鬥部裝藥從釣魚竿裡打出去。

有鑑於此,你德佬隨即脫褲子放屁式地另起爐灶,又專門開了一條大口徑火炮裝甲載具的研路線。並且一上來就走極端,中型全封閉式攻城炮載具起步就是灰熊那15o毫米口徑,至於重型的那就更不得了了,用六號虎式坦克底盤改造的突擊虎,直接扛起了38o毫米大管。

嗯,沒錯,就跟伱德佬那波斯貓戰列艦主炮一個口徑,某柯基犬的頭像也是這個。

德佬走了小口徑高倍徑展線路後,再另起爐灶、額外單獨開一條大口徑低倍徑的科技樹出來,進行兩線設計思路並行展這種脫褲子放屁的行為藝術,會給自身研和工業產能帶來多少累贅弊端暫且不說。

就突擊虎這玩意兒本身,實際上也是一個雙向極端的怪胎玩意兒。

火力確實很他媽兇猛,38o毫米大管那都不能算一般的炮了,那應該叫小型航空炸彈投射器才對。一38o毫米火箭助推榴彈打過來,光是特有的老牛癲一般的破風呼嘯聲都能給人嚇個半死。

要是被這玩意兒給打中?

草,別說是啥裝甲戰鬥車輛了,就是他媽的一棟三層樓也扛不住這麼一下,一炮幹過去原地塌成半棟樓是唯一可能的結果。哪怕是近失彈爆炸非直接命中,也足夠把你那破樓給扒掉一半了。

但是呢,這東西是雙向極端,威力大到離譜、裝填時間也長得讓人想罵娘,在全封閉戰鬥室的車內裝填38o毫米火箭助推榴彈簡直稱得上是噩夢,就算有機械裝置輔助還是雙裝填手配置也照舊杯水車薪。

當然,這對眼下的馬拉申科來說,那必然是件好事。

那突擊虎僅一次開火,就瞬間秒殺了一輛Is6外加一個班的步兵。

這還多虧是領袖師作戰經驗豐富、在戰術上也向來重視敵人,在巷戰環境中將兵線拉得足夠開、陣型足夠散,這才沒鬧出被德佬一炮崩掉一個排乃至半個連的丟人事。

而在德佬突擊虎下一次開火前的這裝填間隔時間,便是馬拉申科將這玩意兒弄死,阻止其再給己方吐唾沫造成更大傷亡的唯一機會。

“逼裝完了?該老子了!草泥馬!”

德國人那邊留著一張最終底牌直到現在才打出來,與之相應的,馬拉申科這邊要是沒有啥表示那豈不是顯得不夠禮尚往來不是?

“脫殼穿甲彈裝填!伊烏什......草,不是!炮手瞄準!敵方重型突擊炮,準備射擊!”

說順口的馬拉申科情急之下直接喊錯了人,伊烏什金的名字瞬間脫口而出。

尬上加尬的是,馬拉申科喊這話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切換頻道,無線電那頭的伊烏什金將馬拉申科這話聽得那叫個一清二楚。

“車長同志,我沒在你車裡,需要給我更新補充命令嗎?”

語氣聽起來不怎麼認真不說反而還有些調侃,恨不得現在就衝過去立刻給伊烏什金這臊皮貨屁股上狠狠踢一腳,馬拉申科接下來的話自然是沒有好氣可言。

“少他媽廢話!趕緊上脫殼穿甲彈,雙響射擊!跟上我!準備!!!”

“沒問題,就等你這句話了!”

儘管研之路上歷經諸多挫折和材料學的攻關困難,在戰爭年代想要完成一項革命性的軍事科技突破絕非易事。

但在馬拉申科的指點,以及所有為了此專案通力協作、眾志成城的同志們苦心鑽研開之下,在早期的122毫米炮用次口徑脫殼穿甲彈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以及在實戰中暴露出來的一系列缺陷尤其是精度不足缺點,最終都在夜以繼日的努力攻關下被一個個解決。

即便是沒有解決、存在暫時性技術瓶頸的,至少也被大幅度升級最佳化,對比那初期試驗批次的122毫米炮用次口徑脫殼穿甲彈有了本質的變化。

並且這一次,現役最強坦克炮已經得到了升級,不再是122炮而是紅海軍13o艦炮上岸移植版的客觀現實,也促使研團隊一步到位。不但解決了既有的問題和技術缺陷,還利用更新後的技術補丁,完成了13o毫米炮用次口徑脫殼穿甲彈的研製開工作。

一旦突破技術瓶頸、哪怕是部分突破,直接套用技術做出另一種近似口徑的穿甲彈出來並不是什麼難事,尤其是對於蘇聯這樣的世界一流工業強國來說更是易如反掌。

馬拉申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對著怎樣的對手......

那是在六號虎式坦克的底盤基礎上進一步增強防禦,尤其是戰鬥室正面主裝甲帶異常敦實厚重的德國貴物。

不是說全口徑的13o毫米被帽風帽穿甲彈就不夠用,但為了降低可能的跳彈以及入射角不正等因素導致的未擊穿機率,穩妥起見的馬拉申科還是決定使用這種在柏林戰役開始前,由科京親自押送運抵的最新強力炮彈來解決戰鬥。

第一次亮相就要對付這麼強力的目標,縱使是在戰前已經親手打了幾試射,並現新彈確實得到了很大改進的馬拉申科自己心裡也有點沒譜。只能寄希望於這玩意兒千萬別是銀槍蠟頭的“靶場表演專用彈”,實戰給不給力可就看接下來的這一炮了!

“一定要打出效果!草!”

喜歡鋼鐵蘇聯請大家收藏鋼鐵蘇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