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5章 呼喚毀滅之力

第279o章 呼喚毀滅之力

“各車組注意,這次的戰鬥是衝入戰區一線,為友軍提供近距離直瞄火力支援。情報顯示作戰區域內有大量敵殘存反坦克火力部署,友軍會盡可能掩護我們並開闢進攻通路,但仍然有高度風險!”

“記住我們平時的訓練內容!如果你的車不幸中彈起火,哪怕全車組只剩一個人還活著,都必須做你該做的事!我們的炮彈絕不能傷害自家同志,都聽清楚了嗎?”

“明白!”

“二連收到!”

“131車確認。”

撂下了手中的無線電送話器結束通話,並將之放在無線電臺的支架旁掛好。

周身都隨著坦克的起伏搖擺一起抖動的車長,下意識看了眼面前艙壁上貼著的全家福照片,已經先自己一步犧牲的同為紅軍妻子,正抱著更早之前就死於吶粹轟炸的女兒,在黑白的定格照片之中向著自己溫暖微笑。

鬍子拉碴、不修邊幅的而立之年車長不知道自己還能走多遠,唯有為家人和祖國復仇的意志絕不會熄滅,始終如一地在熊熊燃燒。

“保佑我,親愛的,保佑我能毀滅更多的吶粹為你們復仇......”

身形巨大且裝甲厚重的Tos-1\a內部,卻有著與使用同款車體底盤的Is2與Is6重型坦克均大為不同的內構環境。

因為無需從車內裝填彈藥得以清空了儲備彈藥架的緣故,騰出了大量車體內空間的Tos-1\a火箭突擊坦克內部顯得相當寬敞,其操作環境和人機功效相比Is2和Is6而言簡直算得上是蘇式天堂。

也正因如此,考慮到三名車組成員之間的協調性、配合度問題,Tos-1\a的車組成員分佈模式與以往的任何紅軍坦克均不相同。

駕駛員依舊位於底盤的最前方、單人單座沒有任何改變,這也是保留了原本的駕駛作業系統,儘可能不做過多設計變更來降低生產難度、縮短建造工時,便於在戰時儘快提升產量的選擇結果。

涉及到一線部隊具體層面來說,這麼做也有好處。

只要是會開Is2和Is6的駕駛員,那麼無需經過任何額外培訓,就能直接上手駕駛Tos-1出征作戰,得以極大地簡化了新裝備從入役到形成實際戰鬥力的人員磨合過程。

而餘下的兩位車組成員——車長與炮手。

則以左右各一的橫向並排、間隔而坐方式,與前方單獨入座的駕駛員一起,在俯瞰視角下共同構成了“品”字型的三名車組成員佈局、前一後二。

稍微側個頭就能互相看到彼此的炮手與車長,其溝通配合效率由此得以大幅提升。

無需進行車內裝填的設計更是省去了第四人的裝填手席位。

總之,在馬拉申科與科京通力協作、共同設計開下誕生的Tos-1,絕對是一款極具蘇聯坦克設計風格又不失大膽創新的武器。

並且這些看似是“大膽創新”的設計,實際上也是經過長期磨合實踐與不斷改進才得來的最終成果,所以並不會像伱德佬的那些“大膽創新”一樣各種拉稀擺帶。

只不過這一實踐改進過程不是生在現在,而是在另一條時間線當中的將來。是靠馬拉申科的異世記憶,帶來的一筆比世間任何珍寶都要更為寶貴的軍工財富。

身形巨大的Tos-1\a火箭突擊坦克,碾過了被轟爛變形的德軍鋼盔、越過被152榴彈落地炸出的寬度不小彈坑。憑藉著重型坦克底盤帶來的強大透過性,緩緩駛入了已是一片狼藉、滿目瘡痍的建築區內,目所能及範圍內的肉眼可見場景盡是一片破碎廢墟。

“131號車,能聽到嗎?我是“伏爾加河”分隊指揮員,請求支援!重複一遍,請求儘快支援!你們現在的位置在哪兒?”

用祖國的各大河流來當做攻城分隊的無線電呼號,這是來自師長同志馬拉申科的決定,而呼號“伏爾加河”的指揮員,正是當下戰鬥烈度最高、推進距離也最遠的主力攻城分隊。

無線電那頭嘈雜的交火聲響與急促的呼喊聲混雜在一起,情況聽上去是相當不妙,即便是隔著無線電波與物理距離,都依舊能感受到緊張感的131號Tos-1a車長隨即一把抄起送話器、開口回道。

“131收到,伏爾加河同志,聽得很清楚。現正率領支援排朝你部所在位置趕來,預計兩分鐘內抵達,我能為你做什麼?”

“.....我們....我.....”

滋滋——滋——

無線電的聲音時斷時續、聽上去不是裝置出了故障就是受到了某些干擾,一手搭住無線電臺開始除錯、另一手依然緊握住送話器的131號車長仍在開口追問。

“聽不清楚,伏爾加河,請重複!請重複!!!”

或許是除錯起了作用,也可能是短暫的無線電干擾得以恢復,總之清晰卻又嘈雜的回話聲沒過多久便再次傳來。

“......我們遭遇到敵軍重火力壓制,吶粹在建築制高點上佈置了加固掩體的機炮和迫擊炮!坦克炮直瞄轟擊難以奏效,敵火力點仍然倖存,得靠你們來掃清障礙。”

被吶粹苦心經營的柏林,在城中重點防禦地段上早已是如同鐵桶一般,坐落於廣場盡頭的這片建築區便是一個典型代表。

被佈置在行政建築制高點上的高平兩用機炮有足夠的俯角封鎖街區,瘋狂向下掃射施展出狂暴的火力壓制。同樣安置在制高點上、建築頂部的迫擊炮陣地射界極佳,且無需直瞄、僅靠友軍的通風報信,就能將炮彈從灌頂角度送到紅軍攻城分隊的腦門頂上。

居高臨下的射程加持,使得這些輕型小口徑迫擊炮得以作威作福,無需暴露即可將攻入建築區內的任何一支紅軍攻城分隊納入射程範圍,再加上輕彈高射帶來的快火力投射與爆力。

說這是吊在紅軍攻城分隊頭頂上的一柄斬小錘,每一錘下來都會有下車徒步的紅軍戰士殞命當場,便是對其噁心程度的最恰當形容。

想要起衝擊,最次也得先解決掉封鎖街口的機炮。

但那使用裝甲鋼與混凝土加固過的永備火力點,也不知到底是上了多麼豐厚的用料,硬度簡直堪比諾曼底灘頭的德軍地堡、甚至猶有過之。

負責擔任直瞄火力支援任務的Is7,使用13o毫米全口徑海軍半穿甲彈與高爆榴彈反覆轟擊,就是不見奏效擊毀。

炮彈根本破壞不到內層便在外部爆炸,足見其防禦的厚實程度。

這種錘不爛也砸不扁的變態級防禦,簡直將負責指揮進攻核心區的“伏爾加河”指揮員同志氣得頭皮麻,卻又幹著急沒辦法,硬是老鼠拉龜——無從下手。

幸好,對此早有預料的師長同志送來了他們最需要的航空兵級重火力支援Tos-1a火箭突擊坦克。

一場31o毫米乘以16齊射的轟炸彈幕,大戰吶粹鋼板水泥的狠活兒即將開始。

喜歡鋼鐵蘇聯請大家收藏鋼鐵蘇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