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6章 全世界最強

小說:鋼鐵蘇聯好看嗎 作者:柯基丶

馬拉申科幻想腦補了很多種自己初見這種做夢都想要的級坦克時,到底會是什麼樣子。

驚喜?又或者說是會大感意外?還是說兩者都有?

也許吧,反正在此之前連馬拉申科自己對此都不確定,直到這命定時刻的最終到來。

“我無數次想象過這個大傢伙會帶給我怎樣的震撼,我以為我已經做好了迎接這一刻的任何準備,但實際上我沒有。”

望著眼前這臺體積龐大遠Is6,甚至連Is4都難以與之相提並論的級坦克,感覺自己的眼球都要被這龐大冰冷的鋼鐵之軀,給充斥塞滿的馬拉申科繼續緩緩開口。

“你造出了足以讓任何與之為敵的惡棍都感到害怕的東西,沙什穆林,恭喜你。”

能夠得到馬拉申科的如此肯定和褒獎,這對於在26o工程專案上傾注了無數心血的沙什穆林來說,當然是最值得讓人高興和為之自豪的一件事。

畢竟在整個蘇聯,如果馬拉申科說自己是重型坦克指揮作戰方面的第二的話,那麼沒人敢認第一。高層的那些大將元帥們或許在戰略指揮造詣上技高一籌,但若是將範圍縮小到重型坦克的作戰指揮這一塊兒,那麼馬拉申科確實是實打實的頭號專家、毋庸置疑。

所以能得到馬拉申科的高度認可與如此讚賞,這對於一款尚且還處在原型階段、未投入大規模量產的新式重型坦克來說,幾乎可以說是通往專案過審後量產的最終門票。

被馬拉申科這一通讚賞搞得人逢喜事精神爽,對自己的心血之作同樣頗為得意的沙什穆林開始做起了介紹。

“事實上它還不止於此,將軍同志。就我們目前所掌握到的所有情況來看,她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範圍內最強大的重型坦克、沒有之一。美國佬和英國佬的坦克技術和設計惹人笑,德國佬在戰場上被我們殺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我想不出還有誰是能與之比較的。”

“全世界最強”,這是自沙什穆林口中說出話語裡的最關鍵詞語,同樣也是馬拉申科頗為認可的一個事實。

馬拉申科很清楚地知道,在既有歷史中,還要晚幾年才能誕生的Is7本身就是全世界範圍內同時期坦克中的最強者。

如果做個簡單對比,就更方便理解Is7的強大之處。

在蘇聯人造出了Is7的時候,美國佬還擱那兒玩華克瘋狗和m46呢,英國佬那邊稍微強一點,已經開始搞初期型的百夫長系列,至於法國佬那就更慘了,二戰結束後從德國佬軍械庫裡接收的那批黑豹還沒退役、接著用呢。

以上這些破車和Is7比那通通都可以丟垃圾場了,眼下在這條時間線裡的Is7還提早誕生這麼些年,放在二戰這年頭那就差給車上拿油漆刷個“無敵”寫上去了。

如果眼前這Is7原型車的效能以及各方面引數,都和既有歷史中那玩意兒相同的話,那麼馬拉申科可以保證,Is7所帶來的強大質量優勢對於德軍的任何一款坦克都將是壓倒性的。

不管是現有的,還是將來一段時間預期可以誕生的。

直到洗頭佬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大廈轟然垮塌,那幫腦袋多少有點大病的德國佬工程師也造不出比Is7更強的東西。這一點光從既有歷史中德國戰敗以後的那些圖紙就能看出來,至於耗子那廢拉不堪的玩意兒更是不能和Is7相提並論、差的老遠。

不過,有一點倒是值得稍加註意的,這便是目前這條時間線裡的Is7是否會和既有歷史中的略有不同。

這不光是說Is7早產原因造成的,還有一些馬拉申科已經提出的新穎前理論與設計,不知是否會對沙什穆林提早搞出來的這個26o工程造成影響,這是目前馬拉申科所最關心的事情。

“這輛車的裝甲設計怎麼樣?是老式的保守設計,還是說你已經把最新的技術整合進去了?”

既然感興趣那就直接問,馬拉申科沒啥興趣擱這兒和沙什穆林拐彎抹角當謎語人。

大抵猜到馬拉申科肯定會問具體效能的沙什穆林早有準備,聽罷此言之後只是微微一笑便帶著自信上前,來到這輛自己心血之作的原型車箭簇型車體上前端,伸出手來拍了拍那冰冷而厚重的裝甲並同時開口說道。

“您大概是想問複合裝甲技術,我猜是這樣。”

“您這麼想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實上作為最新一代的重型坦克,她有理由用上我們目前最棒的技術,前提是得可靠。”

“您的部隊從前線反饋回來的實戰情況和報告對我後續設計起到了很大作用,起初一開始確實是比較保守的單純均質鋼裝甲設計。但當科京同志將那些戰場報告和設計資料給我之後,我意識到這種簡單可靠但卻高效的裝甲設計構型,有必要被整合到我們最新的設計上。”

“所以,就像您所期望的,她確實採用了我們目前最新的裝甲技術,也就是複合裝甲。和新批次的Is6重型坦克一樣,這臺26o工程原型車的整個前端正面裝甲,也都採用了同樣的裝甲構型,雙層均質鋼裝甲之間內夾橡膠夾層。”

“在依靠優秀的傾角設計帶來的等效防護裝甲,抵禦目前任何一款已知的敵軍動能穿甲彈時,還能很好地抵禦住敵人的化學能破甲武器。”

“我們的設計構想,是要讓26o工程能對敵人的所有反裝甲武器全部免疫,是真正無死角的正面全方位免疫。這也就意味著不光要抵擋住德國佬的長88,還要抵擋住獵虎的128,目前已知的和未來預期內的化學能破甲武器也能抵擋,這是經過嚴密的設計論證,和全尺寸的裝甲模型標靶進行實彈射擊測試後的結果。”

果然,沙什穆林沒有辜負馬拉申科的期望,已經在Is6身上得到過驗證的、被證明為是極其有效的戰場防護增強設計的複合裝甲方案,也被順理成章地用到了26o工程的原型車身上。

畢竟,一個簡單的橡膠夾層也費不了多少錢、綜合生產成本高不到哪裡去。尤其是對比26o工程起初設計時就瞄準的“精銳重型坦克”定位來說,搞一個稍微麻煩點、多一道工序,但卻防護效能提升極大的複合裝甲絕對是相當划算的。

喜歡鋼鐵蘇聯請大家收藏鋼鐵蘇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