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棉花的探求(三)

印第安人派出了一個由二十多人組成的使團,與遠道而來的東岸人進行會談。

會談其實進行得既順利也不順利。說它順利呢,那是因為東岸人帶來的一些精美的商品很顯然獲得了莫比爾人的喜愛,特別是在聽說此類商品是無償贈送的之後,這些人就更是開心了——當然他們中也有很多人不好意思,因此便將自己認為緊要的東西如“神的護身符”之類的飾品送給了東岸人,雙方顯得相當友好。

而說它進行得不順利呢,那主要還是怪佩德羅、費爾南德斯這兩個二把刀的翻譯。吉文現在算是明白了,他倆在莫比爾人的部落其實面子並不是很好使,他們的土語也相當糟糕,因此東岸人與莫比爾人之間的交流進行得非常費力,雙方不得不連蒙帶猜,到最後仍然只是弄懂了一部分意思。

莫比爾人對於吉文提出的採購棉花和菸草的事情沒有會錯意,事實上這兩種經濟作物該部落也是近些年才開始種植的——使用戰俘奴隸作為勞動力——且規模也較小,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與東岸人達成合作協議。而除了這兩種商品之外,在前來的路上,作為海軍現役軍官,吉文中尉現了野外存在著的大片大片的天然橡樹林,這令他像是現了金礦一般興奮——這可是能用來造船的橡樹啊,印第安人這裡居然這麼多,簡直就是不可思議,這絕對是一個可以大規模交易的商品。

棉花、菸草和木材(這大概是短期內唯一現實的商品)的貿易談妥後,接下來吉文試探性地提出留下少許人員於此(並設立聯絡辦公室,順便學習語言),莫比爾人也爽快無比地答應了,只不過他們也有條件,那就是要求東岸人儘可能多地供應他們生活日用品——尤其是鐵器。

關於這一點,吉文自然不會拂了他們的意思,因為在來之前,上級本來就考慮到了這些低等文明最喜歡的商品,其中之一便是各類鐵器目前“探索”號的船艙裡就放著斧子、拉鋸、鐵鍬、鐵鎬、鐵釺、鉗子、刀具等各種鐵器(先不管莫比爾人會不會用這些玩意),此外還有一些更勁爆的“鐵器”,比如三百枝火槍、一百套胸甲、五百把軍刀和配套的彈藥。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面這些武器才是執委會諸公更想送給印第安人的,為的就是提高他們的軍事實力和戰鬥力,使得某個被東岸挑中的幸運部落能夠有較強的實力抵禦外敵甚至兼併他人。反正東岸人對北美大6也沒什麼領土野心——至少在可預見的不短年頭內沒有,蓋因南錐地區1oo年都開不完——那麼武裝這些印第安人,提高他們的軍事技戰術,教會他們現代文明的知識,使得他們加開化,對東岸共和國來說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畢竟這裡和東岸本土八竿子也打不著,印第安人強大了,該頭疼的恐怕就是東部沿海地區的西班牙人和英國人了,東岸人樂得隔岸觀火。

這些貿易方面的東西談起來不算很費勁,但接下來吉文船長等人試圖教導莫比爾人其他方面的知識時,就顯得很麻煩了。比如他們試圖教會莫比爾人如何簡單地提高糧食產量,就說了半天也搞不明白。當然吉文中尉也明白這種事情急不來,只要有東岸人留在這裡,那麼早晚能夠讓這些印第安人的農業技術有所進步,進而可以產出更多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口,那麼他們自然也就有更多的本錢和歐洲殖民者(主要是英國人,西班牙人野心不大)對抗了。

除此之外,讓印第安人警醒歐洲人的病毒武器也被證明是對牛彈琴。佩德羅二人一邊臉色蒼白、神思不屬地結結巴巴翻譯,一邊不停地在額頭擦汗,或許他們真的被東岸人的話語給嚇到了。此時的莫比爾人(或者說絕大多數印第安人)雖然已經因為天花等疾病而經歷了人口的快下降期,但他們其實至今仍不明白族人大量死亡的原因,只可惜受限於語言不通及其他原因,他沒法很好地讓莫比爾人瞭解這一點,這就只能以後慢慢想辦法了。

最後,吉文船長等人更是正式邀請莫比爾人到東岸共和國進行考察、訪問甚至學習,他們可以派遣部分人員到東岸境內學習部分文明知識,然後學成歸來引導這個尚處於半矇昧狀態的部落走向文明。如果有可能的話,逐步完善部落的體制,然後加以改造,最終完成向古代國家的轉變,這對於他們有效對抗歐洲殖民者還是相當關鍵的。畢竟,武器技術的進步只是一方面,政權組織形式的進步甚至更為重要——南非的卡瑪部落都能派遣所謂的王族去荷蘭留學,那麼莫比爾人為什麼不能派員來東岸學習呢?

而關於最後這一份邀請,卻意外地在莫比爾人那裡獲得了成功的回應。與會的疑似領人物(佩德羅也無法準確翻譯這人的地位,只能用“很大”來形容)居然聽明白了吉文的意思,然後直接很爽快地接受了東岸人的邀請,這在吉文看來簡直比三伏天裡吃了冷藏船裡剛下來的西瓜一樣爽!

興許他們派出到東岸的人在部落裡並不具有多麼崇高的地位,但這畢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只要這些人真的學習到足夠的知識,然後將文明的種子帶回印第安人中間,這就已經是一個難以想象的突破了。他們現在有一百多年的時間來做這事,這一百多年間,不指望他們變成和東岸一樣先進的“現代化”國家,但只要有所進步,並形成一些具備統一政權的國家,生產力水平得到極大提升,軍事技戰術也穩步前進,那麼他們就足以對歐洲殖民者(主要是英國人)造成極大的麻煩了。畢竟,主場優勢、先進的技戰術以及北美印第安人兇悍敢戰的天性,一定會令歐洲人遇到大麻煩的。

“傳播文明的曙光給野蠻人,真是……”即便是奉了上峰的指令來到這裡,但吉文中尉等人的心裡仍然泛起一陣酸澀。他雖然少年時代就來到了東岸,但說到底出身愛爾蘭的他終究是一個白人,對於這些對白人殖民者將造成極大危害的不開化野蠻人,他是真的打心底裡厭惡的。不過好在他足夠理智,能夠區分孰輕孰重,因此仍然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外交部、海軍部交給他的任務。

與莫比爾人商談結束後,吉文又在佩德羅等人的陪同下,簡單地教授印第安人如何伐樹及陰乾木材,同時也詢問了一下他們對菸草和棉花種植的經驗——當然由於語言不通的原因,雙方的交流很不充分。不過據佩德羅說,以前曾經有過充滿熱情與使命感的西班牙傳教士來到過此地傳教,教授了這些印第安人如何種植莊稼、飼養牲畜,只可惜傳教士很快就病死,傳教行動未取得任何效果,至今這些印第安人仍然信奉一種以太陽為圖騰的原始宗教,這令吉文似乎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11月11日,在莫比爾部落徘徊許久的吉文等人告辭啟程。臨行前,他們留給了印第安人相當數量的鐵器、染色布、印花布、玻璃製品等各類商品,此外二百枝火槍、五十套胸甲、二百把軍刀及配套的彈藥也被珍而重之地交給了他們,至於怎麼使用,自然由留守的4名東岸人教導。印第安人用來交換這些物品的東西乏善可陳,大致只有少量菸草、一些純度可疑的狗頭金、少許價值還算高昂的毛皮,以及一些補給用的新鮮肉食和玉米。不過好在東岸人對他們的財物也不是很看重,他們更看重的是未來一百年、兩百年的遠期利益,故雙方對這次會面都極為滿意。

當天下午,吉文等人帶著8名莫比爾人登上“探索”號,然後朝相隔不遠的後世新奧爾良一帶駛去。因為據佩德羅、費爾南德斯二人所言,他們幾年前去過的一個叫喬克託人的部落就生活在那一帶,同樣以種植玉米、土豆為生,平時也會狩獵、打漁和採集野果,只是不會種植菸草、棉花等經濟作物,因此較為貧窮。但這個據說曾經是奇克索人一支的部落擁有的人丁毫無疑問過了莫比爾部落,據佩德羅估計,大概有5ooo-人的樣子,也是一股值得接觸的勢力,因此這便有了“探索”號轉向開往這裡的事情。

“我們真的要當野蠻人文明的傳播者麼?這真的合適麼?”站在“探索”號的前甲板上,吹著入夜後更加涼爽的海風,吉文船長喃喃自語道。他們此時離岸已經不是太遠了,遠方黑沉沉的6地上,幾點篝火一明一滅,似乎預示著北美大6難測的未來。未完待續。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