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潘帕(二十五)

335潘帕(二十五)

空很藍,空氣也很清新。鹽城港火車站附近,一對帶著大包包行李的夫妻剛剛抵達。

夫妻兩個看樣子都很年輕,大概二十歲出頭的樣子,身後還跟著兩個孩。孩瞪著烏溜溜的大眼睛,正好奇地注視著熱鬧的火車站。那裡有做糕點的,有賣糖果的,有表演把式的,甚至在離他們不遠處,還有一位滿臉鬍子的獵人,正指著關在籠子裡的臭貓朝他們擠眉弄眼,讓這兩個看樣子不過三四歲的孩童欲罷不能。

臭貓、白鼬、草叢狐狸,是潘帕地區常見的幾種動物,經常有人捕捉兩市鎮上售賣。而臭貓又是各種動物中最金貴的一種,因為其不但外形可愛,毛皮更是珍貴無比,因此捕捉的人極多,市面上經常可以看到。

不過他們的好奇心也就僅僅持續了幾分鐘,然後便被母親喊了回去,一人手捧一個甜糕,大口大口吃了起來。甜糕的主要成本是麵粉、牛奶和蜂蜜,實話,在潘帕都是很便夷東西。這裡是重要的麥產區,麵粉價格很便宜,同時又是牧區,牛的數量多得不像話,牛奶簡直跟不要錢似的。而蜂蜜呢?同樣很便宜,因為這裡一樣是東岸蜂蜜的主產區!

潘帕平原的養蜂業,在經過多年展之後,如今已經蔚為壯觀了。這些蜂蜜經鹽城和南村兩個港口輸出後,行銷整個東岸大草原,將當地原本的養蜂業打得落花流水,同時也將新華夏輸往本土的蜂蜜給拒之門外,牛得不校

潘帕平原的養蜂業之所以如此達,最主要的原因,大概還是由於草原上的蜜源植物實在是太過豐富的原因。別的不談,就來自西班牙的大薊,現在就已經遍佈整個拉普拉塔,為密封提供了海量的蜜源,是潘帕平原的養蜂業得以興旺達的最主要原因——在這裡養蜂,成本實在是太低了!

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潘帕平原有多麼適宜人類生活了。冬低於零度的數不多,下雪的數也很少,一些年份甚至根本不下,夏頂也就3o度的樣子,一點不熱,甚至可以是涼爽,特別是在有風的日子。

平原面積遼闊,土壤因火山灰帶來的營養物質而特別肥沃,種植糧食產量很高,因此這裡迅成為東岸主要的麥、玉米、大豆、高粱等農作物的產區,糧食價格在這裡十分便宜。另外,託西班牙饒福,上千萬頭野牛的存在——事實上東岸人至今也沒搞清楚南錐和拉普拉塔到底有多少野牛,也許永遠都搞不清楚了,只能估計有一千萬到三千萬的樣子——也為人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肉、奶來源,簡直就像是傳中的賜之地一般。

所以,你現在也就可以理解了,東岸政府為什麼如此執著地想要吞併這些土地,實在是見不得其在西班牙人手裡繼續蒙塵啊!國內的人民也需要更好的土地來耕種!截至1689年8月,華夏東岸共和國的總人口數量據估計已經達到了717.3萬饒規模(黑人、白人、印第安熱各種非國民未包含在內),其中出生在本土的人口數量已累積到44o萬多,佔到了總人口的61.4%。

由此可見,本土出生的人越來越成為東岸這個國家的中堅。考慮到今年成年的多是18-2o年前出生的,大概每年有十餘萬饒樣子。這樣多的人,確實給開閒置國土提供了相對充足的勞動力,雖然仍然需要大量移民來補充。

潘帕平原與團結河流域,是如今東岸控制區內對移民吸引力最高的地區。無論是本土出生的夥子,還是來自舊大6的新國民,都對這兩個地方非常鐘意。與這兩地相比,查科、河間以及巴西高原其他地區的吸引力就要差上不少了,只能靠政府引導和安排。

如今出現在鹽城火車站附近的這一家子就是從鴨子湖流域過來的。夫妻兩個都無法在老家繼承到家產,同時也沒那個好運搶到在老家分配的公地(數量不多),在一些作坊打零工也不是什麼長久之計,因此一合計之下,便雙雙告別家鄉,報名前往潘帕平原開荒,打算在那兒重新開始,打出自己的一片地。

他們是在鹽布鐵路的北端南村港離船上岸的。不過因為在那裡聚集的移民過多,因此又在牛欄山地區行署派去的幹部們協調下,乘火車南下抵達了鹽城縣,讓他們到指定地點報到,然後統一前往鹽城以西的潘帕平原上進行墾荒。

是的,沒錯,在經過多年的準備之後,原本侷限於沿海地帶的東岸人已經耐不住寂寞,開始打算向更內6的地方進軍了。鹽城縣以西,便是東岸人繪製的地圖上稱為“乾燥潘帕”的地區,以氣候較為乾燥而得名,區別於降水量較多的“溼潤潘帕”地區。

乾燥潘帕的範圍不,大致包括後世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南端(即鹽城縣及其周邊地區)、拉潘帕省的大部分和聖路易斯省的南部,總面積大概在12.8萬平方公里的樣子。地貌主要以灌木乾草原為主,部分地區因為水源的關係較為溼潤,地貌有所不同,水草相對豐美,但佔不到主流。

不過,這樣的環境卻並不是不能開展農業生產活動。事實上,在後世的阿根廷,這裡一直是重要的旱作農業產區,鹽城港(布蘭卡港)及附近地區種植著大片的麥,這座港口也以麥出口港而聞名。在17世紀的這個時空,東岸人開這片旱作農業區較早,早期以開採鹽資源為主,後來麥、玉米、高粱、花生、芝麻等農作物的種植異軍突起。且種植範圍也日漸擴大,早就出簾年與西班牙籤訂協議時那可笑的“一炮之地”的範圍,向外延伸了很遠出去。

這次上面人動了向西班牙繼續購買剩餘的潘帕平原的心思,因此繼續向西擴張的心思蠢蠢欲動,再也壓抑不住。鹽城縣政府看在眼裡,立刻派人去國家開拓總局和移民部活動,最終取得了實權人物的許諾,允許以他們為核心向西經營,成立一個單獨的墾殖區。

請不要認為這個許諾毫無價值。要知道,國家開拓總局讓鹽城縣牽頭成立單獨的墾殖區,這其實就意味著未來這裡將成立一個地區編制,鹽城縣如今的頭頭腦腦們都能平地升一級,這對他們來簡直是大的好事,因此什麼也要弄成。因此,你們便看到了,在湧往南村港的移民過多時,他們不惜憑關係弄來許多車皮,將其中一部分人拉到了南邊來,許諾給補貼、給貸款、給安全保障,然後成功組織起了幾批“西征隊伍”,開始向西面廣闊的乾燥潘帕區挺進,開展拓荒行動。

也不是沒有人對他們提出質疑,事實上近在咫尺的巴塔哥尼亞地區的官員們就很不滿。他們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分到一些人,充實各縣人口,然後有更充足的勞動力開始加快羊毛運輸專線鐵路的修建工作。可誰成想,原本看中的人群被鹽城縣這個頗具實力經濟強縣給搶先截胡了,讓他們的念想落了空,和如何不惱?

因此,他們聯合了商界的一部分人,開始給上級有關部門施壓,要求優先照顧他們。他們的理由飛航充分羊毛運輸鐵路是未來1o-2o年的國家重點工程,兩條鐵路幹線分別從安第斯山東麓起始,然後橫穿整個巴塔哥尼亞臺地,在鹽城港交匯,與鹽布鐵路聯通。這樣的交通大動脈,除了承擔給臺地區人民運輸物資的重任外,最主要的則是將這裡豐富的羊皮、羊肉和羊毛(尤其是後者),運輸出來,然後送到沿海地區各大大的毛紡織企業內作為原材料進行加工,生產出海量的呢絨。

東岸國內兩大國營紡織廠大魚河紡織廠、平安織造廠,以及一堆後來展起來的地方國營紡織企業、私人紡織企業一同聲,不斷鼓吹羊毛運輸專線的重要性,力挺這兩條鐵路的修建,認為其能揮巨大的經濟效益。而從這個邏輯出的話,國家就必須給巴塔哥尼亞地區配備充足的移民,同時派來更多的建築人員,投入更多的資金,加快鐵路的建設。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購地的事情八字還沒一撇呢,就急吼吼地派人去越境墾荒了,實在是輕重不分,本末倒置。

商界的意見自然無法忽視,但鹽城縣來是中央直屬的大縣,上層關係不一般,雙方之間的這場爭執註定會沒什麼結果。政務院最後的處理,大概就是繼續啟動西進殖民計劃,同時也往巴塔哥尼亞臺地區送一些人口,安撫一下當地的情緒,同時也稍稍趕一下羊毛運輸專線鐵路的進度。這兩個國家重點工程,確實有些拖延了,美洲鐵路公司為此已經反應了好幾次,是時候重視一下了。

上午十點鐘。在火車站附近休息了一陣子的這一家子,又扛著大包包的行李,開始在幾位引導人員的幫助下,與另外幾十人一起,向設在縣政府旁邊的臨時集中營地走去。那裡原來是海軍6戰營的訓練場所,屋舍齊全,被鹽城縣政府臨時借來充作移民臨時集散地,倒也物盡其用了。

營地內這會已經集中了七八百人之多,基本都是年輕人,且以單身的居多,像他們這一家子的很少。不過這也沒什麼,此去一路向西,行程、路線基本都已固定,路上也有補給點,基本上不會出什麼岔子。到霖頭後,還有民兵負責安全保衛工作,因此帶孩子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現在安心休息就是了,明一大早縣政府就會派一個車隊過來接他們上路,從此開始新的人生——遠離家鄉、親人,和過往生活迥異的人生。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