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荷蘭人的未雨綢繆(一)

164o年12月1o日,開普敦地區正是豔陽高照的季節。寬闊美麗的桌灣內,三艘懸掛聯省共和國旗幟的三桅風帆蓋倫船下了尾雙錨停泊在木製簡易棧橋邊。幾名水手懶洋洋地在碼頭上曬著太陽,旁邊還有一些兜售水果的英格蘭小販――這些都是原本居住在此的英國移民。

從巴達維亞航行到這裡,九死一生的水手們總算有了一個暫時的棲息地。雖然開普敦僅僅只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城市,但是這裡依然能夠為過往的荷蘭船隻提供足量的新鮮淡水、牲畜、糧食和水果,讓這段從東印度到本土的航程不再顯得那麼艱難。

自從九個月前荷蘭東印度公司有條件購入英國人的好望堡以來,鑑於這座港口對於荷蘭東方貿易線的重要性,荷蘭東印度公司迅投入了大筆資金進行建設。他們先是在六月底時從本土運來了兩百名布林(荷蘭語農民),以及大約三百名德意志僱傭兵。兩個月前,從東印度群島返回的荷蘭船隻又6續在此地放下了大約百餘名被巴達維亞高等法院判決流放至此地的馬來人、華人。前些日子,眼前這三艘從本土前往東方的船隻又為開普敦運來了一百名布林和一百名法國雨格諾教徒。

至此,荷蘭人的開普敦殖民地的正式居民數量已經達到了七百人(三百名布林、三百名英格蘭人和一百名法國新教徒)。此外,還有三百餘名德意志僱傭兵、一百多來自東方的流放犯人,以及新近虜獲的大約六七百名科薩人奴隸。

自從接手本地以來。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駐本地的最高長官海默.德揚便非常注重對於附近土地的開。桌山上豐富的木材資源自不必多說。當初因為屢遭八旗襲擊而被英國人廢棄的一些伐木營地也在荷蘭人的手上得到了恢復。沒有了東岸人的騷擾與襲擊,恢復這些伐木營地也不過就是一個上午的事情。

除此之外,當初英國人在城外開闢的大約八百英畝的麥田也在五月底時就種上了越冬小麥。麥田旁邊荷蘭人還開闢了大量的菜田,並移栽了大量的果樹。而新抓獲的數百名科薩人奴隸與那些馬來人、華人流放犯一起,在荷蘭監工的看守下,開始在城堡東方種植苜蓿,飼養牲畜。

總得看來,開普敦地區經過荷蘭人九個月以來的一番大力整頓經營。面貌已經煥然一新,再不復當初在英國人手裡那副要死不活的慘淡模樣。當然,話又說回來了,英國人當初搞得那麼慘主要還是因為北方河中堡地區東岸人持續不斷、或明或暗的騷擾與襲擊。

如今荷蘭東印度公司自然是吸取了教訓,剛一買下好望堡便直接找上了東岸人,要求他們約束治下八旗部落的行為,以免與好望堡方面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件。而如果真生了這種令人感到遺憾的事件,那麼荷蘭人不保證往東岸運送明朝移民的葡萄牙船隻的安全。面對這樣**裸的威脅,對於遠東航線鞭長莫及的東岸人也不得不暫時嚥下了這口氣,坐視荷蘭人在眼皮子底下逐漸站穩腳跟、展了起來。

這九個月內。一批批或來自歐洲、或來自巴達維亞的荷蘭移民來了,他們在桌灣內的修建起了一個木製碼頭。同時還修建了好幾個海防炮臺炮位;而當初英國人花費不菲代價修建起來的好望堡則被德揚用做了自己的總督官邸,三百名德意志僱傭兵便大部駐守在此地。而沿著好望堡向北直抵海邊碼頭,這一片地區則成了荷蘭人開普敦殖民地的商業城區和普通移民的居住區。

在這片大約數十英畝的土地上,荷蘭人66續續用粘土、木頭和石塊修建起了商館、倉庫、居所、交易市場以及一座新教教堂。在這片區域的邊緣,荷蘭人用大量移栽過來的果樹苗修建起了一條籬笆狀的隔離牆。在隔離牆內,只允許歐洲人居住;而在隔離牆外,少部分德意志僱傭兵和歐洲監工則看守著科薩人、馬來人和華人奴隸或流放犯人種地開荒、伐木劈柴,或者承擔碼頭及建築工地上繁重的體力勞動。

城區商業設施在修建的同時,荷蘭人也沒有忘了修建一下他們的城防設施。英國人被東岸人擠兌得有多慘,荷蘭人可是親身所見,因此他們對於東岸人的警惕可是一直沒有放鬆過的。

說實話,這些年來,東岸人和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關係一直都很冷淡。最初東岸人和西班牙佬幹仗並取得勝利的時候,荷蘭人還挺高興,覺得東岸人似乎是一個可以拉攏的物件。不過後來他們對東岸人的觀感開始急劇下降,先是東岸人對於無論是天主教還是新教若有若無的壓制。

如果外界的傳聞沒有錯誤的話,華夏東岸共和國境內至今還只有兩座基督教堂,分別位於東方港和平安鎮。這兩座教堂據說歸東岸人的一個叫宗教事務處的機構管轄,所有牧師或神父均由這個機構指派,與羅馬教廷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這令一些虔誠的主的子民感到非常憤怒。而更過分的是,據某些小道訊息,這些年來宗教事務處撥給這兩座教堂的經費不但數量奇少,而且還時斷時續的,搞得教堂想搞點瀝青防水材料塗在屋頂還得靠信徒捐款。而那些耗資不菲的佈道活動可想而知在缺乏經費的情況下更是無從談起,年輕牧師和修女也無從招募,這令主耶穌的影響力在東岸日漸衰弱,很多新近歸化的野蠻人的靈魂都沒有得到救贖。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來自東方的道教、佛教在東岸的展卻一直都很順利。宗教事務處不但給錢給人,還出臺種種助其傳教的措施。雖然這些結構鬆散的東方多神教與基督教相比有著很多的劣勢,但也架不住東岸人的政府如此偏心啊。這不,如今東岸人每新建一個城鎮便會在當地修建道觀、城隍廟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建築,而且更令人警惕的是,東岸人如今正在試圖將這些帶有宗教色彩的元素強行糅合進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之中。

比如將一些為國英勇捐軀的軍人的牌位存放在城隍廟中,給予其極大的榮耀,同時時不時地帶一些當地社群居民或學校學生們前來參觀,接受所謂的愛國主義教育,潛移默化地讓原本的主的子民接受別的宗教元素的存在,一步步攻陷他們的靈魂。再者,每逢居民家中有婚喪嫁娶之事,當地道觀、佛寺等便會派人上門送上一些帶有宗教元素的禮物,很多不甚富裕的主的子民也欣然接受了這份禮物,同時對這些異教也漸漸開始習以為常起來。

這些都讓主的榮光在東岸地區被極大地黯淡了,也令正直、虔誠的信徒們為之憤怒不已。

除了宗教因素外,東岸人在巴西局勢上持續多年的親葡萄牙立場也令荷蘭人極為憤怒。他們向巴西人出售火槍、大炮、軍刀、盔甲甚至馬車、火藥、布匹等一切能夠用於戰爭的物資,有力地支援了葡萄牙人的戰爭,並使荷蘭西印度公司蒙受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對於東岸人把手伸得這麼長,荷蘭人西印度公司自然也實施了報復。當年跟隨英國東印度公司戰艦封鎖東岸海岸的船隻中,就有不少來自荷蘭的船隻,只不過他們基本沒撈到什麼好處。不過好在近兩年巴西局勢漸漸有些平穩,西印度公司和東岸人之間的關係才漸漸緩和了下來,不過一旦巴西局勢有變,雙方再度爆衝突也是遲早的事情。

最後一點則是最為關鍵的經濟因素了。東岸人的紡織品行銷巴西、拉普拉塔、新西班牙、法蘭西、托斯卡納、奧斯曼等新舊大6國家或地區,搶佔了大量原本屬於荷蘭人的市場,甚至一度將荷蘭的紡織業擠到了崩潰的邊緣。

後來感謝英國人和東岸人持續了近兩年的戰爭,荷蘭人趁著這個市場真空期開始搶佔了大量原本被東岸人攻佔的市場,並且大力改進了原有的紡織機械、採用新的工廠生產方式,這些都極大地降低了荷蘭紡織品的成本,增強了其產品的競爭力。只不過這一切在東岸人和英國達成妥協、重返歐洲市場以後便再度迴歸原樣,價廉物美的東岸紡織品以不可阻擋之勢將荷蘭人徹底逐出了法蘭西及托斯卡納市場,令剛剛煥第二春沒多久的荷蘭紡織業再度遭受寒流的洗禮。

有了以上這些或意識形態、或政治因素、或經濟利益之間的糾葛,荷蘭人和東岸人之間能維持一個良好關係那才真叫見鬼了。在開普敦總督德揚的判斷下,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聯省共和國可能會在巴西、南非或者遠東地區與東岸人爆衝突――這幾乎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因此,這個時候他就得提前做好準備了,比如好望堡外再修建起一道堅固的防禦設施;比如扶持和東岸人不對付的野蠻人卡瑪部落。。。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