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二章 遊擊(二)

贊帕里尼一腳踹翻了一個趁亂搶劫的流氓,然後兩名身強力壯的科薩人拿著連鞘軍刀將其一頓猛揍,倒拖著拎走了。這個流氓打著大順的旗號,卻做著趁亂渾水摸魚搶劫民財的勾當,自認為還算正直的贊帕里尼頓時無法忍了,將其一腳踹翻,然後交由八旗新軍的科薩人監督著去搬運物資。

東岸人沒有傷亡一人就順利佔領了沾化縣城。該縣的縣令以及在去年叛亂中欠下過大順血債的縉紳紛紛遁走,不過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廟,他們留在城內的一些如絲帛、布匹、糧食、牲畜之類的財物卻很難全部帶走,如今這些都被東岸人當做敵產沒收了。

牢裡的犯人照例不問情由,一概釋放;跟隨而來的羅天生羅大科長則帶著一幫手下開始賣力地招募志願墾荒人員;挺身隊計程車卒們開始清點府庫、蒐羅牲畜;騎兵大隊則在城外警戒,所有人都秩序井然。因為做這一切實在是太熟悉了,都有了固定程式了。

“抓緊時間休息一下,馬上我們又要出了。”副連長高善走過來拍了拍贊帕里尼的肩膀,將一個不知道哪裡摸來的玉觀音悄悄扔進了他的口袋“小馬特奧沒幾年就快畢業了吧?我這個當叔叔的還沒送過他禮物呢,嗯,聽說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這個他一定會很喜歡的。”說完,吹著口哨慢慢踱遠了。

贊帕里尼左右看了看,確保沒人看見他倆私藏戰利品的舉動後這才噓了一口氣,然後他整理了下衣著。朝城門外走去。他們6軍的職責是為了清除城內可能存在的抵抗分子。同時也是為了監督挺身隊有沒有什麼違反軍紀的劣跡。如今事情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也該撤出去了。

由於山東境內的清軍基本上都已經聚集到了煙臺堡附近,如今別說別的府了,就是濟南府也只有濟南城內有個千餘名清軍,其餘地方怕是半個兵丁也無,主要靠縉紳地主武裝撐場面了。而那些地主武裝的戰鬥力,不是東岸人看不起,實在是他們自己太渣了。水平甚至還比不過眼下沾化城裡東岸人這支組建還沒多久的挺身隊15-18中隊呢。至少挺身隊計程車兵們營養充足、訓練正常,也能按時領餉,時間越長他們之間的差距就越大。因此,東岸人大搖大擺地在沾化城裡折騰,根本不擔心附近有不開眼的清軍過來騷擾。

眼下陝西戰局正進入到關鍵時刻,清軍只要再加把勁,差不多就能徹底摧毀李闖的抵抗意志,收穫決定北方命運的一戰的勝利。擊敗李闖後,剩下的各路人馬皆不足為懼,除了張獻忠的大西軍還稍微有點能拉得出手的部隊外。南明的軍隊根本就不堪戰,佔領南京指日可待。因此。此時北方清軍主力除了小部分留在豫西繼續清剿地方殘餘大順武裝外,主力二十多萬人基本已經盡數集結在了陝北以及潼關外,廣闊的近畿(河北)、山東、河南大部、山西大部除了天津外壓根就沒幾個兵,因此,擺在東岸人面前的是何等的一片“開闊地”啊,他們只恨自己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攪和。

天津是清軍重鎮,駐有滿蒙八旗部隊,較為精銳,當然炮灰武裝也不少,算是離東岸人最近的一個威脅了。不過參謀們一致判斷清軍不會調動這裡的部隊去任何地方,這支部隊就是為了拱衛北京的。當初大順在河南起的攻勢何等凌厲,滿清也只是從各處調兵,卻從來沒動過天津的這支部隊。錦州的清軍同理,自從清軍入關後,他們將原本設在瀋陽的很多鑄炮場、鐵匠鋪(製作盔甲)都6續遷移到了錦州,算是清廷控制區內難得的“工業重鎮”了,因此也駐有滿蒙八旗防守。同樣,這裡的兵也不會輕易調動。

這麼一分析下來,滿清在這附近還真是無可用之兵了。這片廣大區域內的原本存在著的接近七萬人的機動兵力全被豪格帶去了煙臺,除去部分在中途護送糧草以及分駐青州、萊州以及登州重要據點的部隊外,煙臺城下足足擺了近六萬人。即便如今迭經大戰,也還剩下了五萬人左右,而牽制他們的東岸軍隊卻只有區區四千餘人和一座稜堡。

眼下煙臺城外的清軍應該已經知道了東岸軍隊分兵的訊息,而且他們多半28號上午就知道了,不過東岸船隊一晚上就航行出去了7o多海里,這個距離對清軍步卒裡說要走一個星期,即便是馬隊也要走兩三天,要想追上顯然不現實。因此,眼下正在沾化縣城內搬運東西與人口的東岸人暫時還不用太過擔心,即便豪格當場從煙臺撤軍,步隊走到這差不多要一個多月,馬隊也要十來天,根本不用擔心。更何況他根本不知道東岸人去了哪裡,他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東岸人又要故技重施,襲擊那些採石場。而且,他們敢不敢撤軍還是個問題呢,莫茗傾向於認為清軍可能會調一部分八旗或蒙古馬隊往濟南,不過誰在乎呢?反正我們也不準備在這裡久留。

東岸人在這座小小的縣城裡只繳獲到了少得可憐的一千多石糧食、四千多兩銀子、幾十頭牲畜以及一些絲帛、書籍之類的玩意兒。除此之外,還有數目多達五百餘人志願墾荒隊伍。說實話,這個數字還是讓莫茗有些驚訝的,因為去年年底東岸人在膠州只招到了寥寥百餘人,和現在一比差距還是很大的。看來如今即便是相對富裕的濟南府的老百姓生活也不咋樣啊,在這個青黃不接的季節裡,相信很多人都已經斷了炊了。

濟南方大猷催課甚急,煙臺城下的數萬清軍消耗甚巨,接下來一段日子內,山東老百姓的日子還會更加難過。這無疑會逼很多剛剛從“賊巢”裡跑回來的百姓再度上山落草。使得山東的社會生產秩序始終得不到有效恢復。嚴重製約了清廷的下一步行動。

其實這也是好事,煙臺地區的豪格應當已經放棄了攻克煙臺堡的打算。看他的路數,擺明了是要在煙臺堡附近挖長壕、築長圍,削弱東岸這個寶貴的6上前進基地的作用,乃至使其徹底廢棄。這樣一來,煙臺堡也就和那些海外小島沒啥區別了,價值大減。而且,接下來清軍會不會在登、萊二府實行遷界禁海。以和東岸人長期對抗呢?這個誰也不知道!莫茗只知道趁著現在能撈一點人是一點,不過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要,畢竟糧食也不豐足麼。招募的人員選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其次要年輕,最後最好還要自願,不然弄過去也是個麻煩事。

4月3日,留下5oo名軍夫往停泊在海面上的船隊輸送物資、人員後,已經在沾化縣城內盤桓了一天的東岸大軍再次出。他們轉向南方後快行軍了大半天,然後便在太陽落山前抵達了濱州城下。濱州城頭原本有一些清軍兵將,不過在看到東岸大軍拉出了幾門火炮後。這幫人立刻一鬨而散,直接從南門溜走了。就這樣。東岸人再次兵不血刃地佔據了這座州城,輕鬆得就如同一場武裝行軍――事實上也差不多。

由於今天已經是東岸人登6的第五天了,很多訊息靈通的縉紳早就收拾細軟一走而空,因此東岸人在城內的收穫同樣很可憐。堂堂一座州城,僅僅收穫了一千七百多石糧食、五百石黑豆、百來頭騾馬,以及少量銀兩絹茶。同時,招募人員的行動也進行得比較順利,僅僅一兒晚上的功夫,東岸人就招募到了近千人。這些人同樣是苦於清廷課稅,在本地也活不下去了,因此乾脆跟著這幫來歷不明的海寇出海墾荒去。再差也不過就是一死麼,怕什麼!

從4月4日接下來的五天內,東岸大軍在濟南府東北部的這片區域內縱橫馳騁,連續攻克了武定州、蒲臺、利津三州縣,最後於4月8日晚間抵達了利津縣外海,與已經南下移動至此處的船隊匯合。接下來往船上轉運物資、人員和牲畜的行動又持續了整整兩天,一直到11日上午才正式宣告結束。

而此時,距離東岸人登6沾化外海已經整整過去十二天了,也就在這天上午,行動得最快的一支清軍部隊也才剛剛抵達附近。這支以從煙臺堡地區撤下來的綠營董學禮部位主幹、夾雜了一些雜牌武裝的清軍部隊倒是撿了個便宜,他們在東岸人撤退後順利“收復”了利津縣城。可以預見,他們接下來還將繼續“收復”蒲臺、武定州、濱州、沾化等四州縣,運氣著實是不錯的。

事實上莫茗本人對清軍趕來的度還是比較驚訝的,對他們能湊出這將近三千人也比較意外。因為他們得到訊息就要兩三天時間,然後商議對策、動員部隊、籌集物資,再出徵到濱州一帶,12天的時間真心是非常高效了。不過莫茗也對這部清軍的實力嗤之以鼻,三千人都不足,軍械、服裝也亂七八糟,看起來其戰鬥力也就那麼回事,估計他們是絕對不敢與東岸人硬碰的。

在派出兩艘蒸汽機帆船、一艘笛型運輸船運送物資返回後,東岸軍隊乘坐剩下的五艘艦船離開了萊州灣,向北進入了渤海灣內,並於4月13日航行至海河入海口的大沽附近。此時,東岸海軍艦隊的兩艘炮艦、兩艘武裝運輸艦大神威,一舉擊沉了十餘艘清軍小型艦船,將清廷為數不多的海軍寶貝疙瘩損毀了不少。由於大沽重要的地理位置,天津駐軍的蒙古馬隊很快趕來,不過此時東岸艦隊已經悄然遠去。

4月15日,東岸艦隊出現在永平府灤州樂亭縣外海。在派出小股部隊花費一天半時間登6成功後,由本地抓著的嚮導帶路,東岸軍隊舉著火把連夜趕路,並於17日午時推進至樂亭縣城下。略顯疲倦的東岸士兵們士氣還算高昂,他們拉開了大炮,花了半天時間直接轟開了城牆。接下來的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東岸士兵大掠縣城並處死了一批捕獲的清廷官員後,休息了一晚。然後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戰利品與部分志願人員離開了縣城,朝海邊走去。而此時,離樂亭縣最近的一支清軍主力才剛剛整隊完畢,準備從遷安往樂亭進,相信等他們趕到此地的時候東岸人早已遠遁多時。。。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