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從南到北(一)

盛夏的黑水地區是充滿活力的,特別是在人口越來越多的核心地盤庫頁島上面,經過這些年來篳路藍縷的展,這個小小的社會已經初步形成了體系,同時各據點也在行政、經濟和軍事等手段的捏合下,漸漸牢固地綁在了一起。

雖然黑水港是全地區第一個興建起完備城堡――至今也是唯一一個――的定居點,同時也是本地區最重要的工業中心擁有造船廠、木材加工廠(含伐木場、木材烘乾窯)、煤礦(含洗煤廠、蜂窩煤廠)、煮鹽場、建築材料廠(含磚瓦輪窯、石灰窯、水泥窯)等多家企業,但大泊港在經濟和人口上無疑是出許多的。

先是人口,截止1648年8月,大泊港的常住人口已經突破了四千,分散在了周圍七八個自然鄉村內。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裡的手工業者的比例相當高,泥瓦匠、木匠、鐵匠、郎中、篾匠、飾匠人等等一大堆,幾乎全是被全家擄掠後運抵這裡的。

他們如今在大泊港穿起了皮衣、住起了帶壁爐和暖炕的大尖頂式磚瓦房屋、經常還能吃到魚肉,除了氣候不太習慣之外,生活水平倒也比山東那個亂世強上了不少。時間一長,很多人便也淡了尋機回大6的心思,慢慢地接受了現狀,開始在大泊港內紮根生活了起來。

在生活了數年後,他們中有的人經動員後舉家登船前往傳說中人人有地分、頓頓有肉吃的東岸本土――這可不是開玩笑,黑水地區現在有部分多年前移民到東岸本土的明人,他們現在又被本土的移民部派遣回了黑水地區做移民工作。親身經歷本身就很有說服力。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願意再折騰前往東岸。畢竟那裡實在太遠了。但這個時候就要看上頭如何甄別了,如果是東岸本土缺乏的手藝人,那麼對不起,你可能要被強行“請”去;如果不是什麼急缺的人手的話,現在東岸政府也開始尊重你的個人意願了,你可以就地落籍在黑水地區,但具體哪個城市需要上頭來調劑,個人可以表達意見。但沒有太大的自主權。

四千的人口在常年氣溫較低的寒溫帶已經很嚇人了,特別是每年夏秋季節的時候,這些地區還會接納數量可能多達兩萬之眾的流動人口(等待冬春季節登船南下的移民),大泊港的城區範圍雖然一擴再擴,但仍然不堪重負。因此,考慮到一場嚴重的疫病就可能讓這裡的人口報銷掉一半,經魏博秋申請、邵樹德批准,黑水開拓隊從大泊港向北沿著狹長的山間河谷地帶設定了一連串的村落,並最終在後世南薩哈林斯克的原址上設定了一個管理這些屯墾村落的機構南庫頁墾殖局。

南庫頁墾殖局管理著從南薩哈林斯克到大泊港這段肥沃的山間河谷地間多達2o個屯墾寨子、過二十萬畝農田,他們甚至還擁有一支組建起來的武裝力量南庫頁守備隊(員額四百人。其中步兵三百、騎兵一百),基本上算是有效統治了這些地區。

每個屯墾寨子內只有村長及少數村民等寥寥數十人是常住居民。另外數百人都是臨時性居民,即他們都是等待登船的移民。這些人一般都是春天到,深秋走,中間半年的時間就在寨子裡侍弄莊稼,以“賺足”自己路上的口糧及其他花費。東岸人不指望這些人在種地的時候有多上心,只要每畝地差不多能收點就行,積少成多下來對一直飽受缺糧之苦的黑水地區來說,也是一筆不容忽視的糧食進賬了。

每年1o月份中旬這些人6續開始登船離開後,各屯墾寨子的留守人員(常住居民)就開始出外打獵、割草,同時最後晾曬一便穀物,為過冬做足準備。而一般等到第一場大雪降臨後,各寨子也將封閉寨門,等到來年開春後才再度開啟。如果有什麼緊急事務,各寨子之間靠雪橇聯絡,倒也還算是方便。

今年這幾個寨子的常住人口又得到了一次補充,其來源主要是今年以來在山東前線與清軍交戰後傷退下來的官兵,計有1275人,幾乎全部都是喪失了部分或全部勞動能力的傷兵(受傷後被截肢,主要來源於挺身隊系統)。其中,明人5o1人、波蘭人229人、科薩黑人2o8人、韃靼人1o9人、日本人1o6人、山丹人96人、朝鮮人26人。

這些傷兵前些日子已經被南庫頁墾殖局派員安排到了各個寨子內,他們每人除了領到三十畝熟地、二十畝林地以及二十畝河塘外,還領到了黑水開拓隊財政局下的一次性補償金二百元及十頭大小牲畜,且今後每月仍將從財政局領取補助金四元,一直領到二十年後才終止放。此外,每個寨子的居民在播種及收割的大忙時節還有義務為這些傷殘軍人家庭幹農活,這項福利是由挺身隊全體一萬二千名官兵手中的刀槍做擔保的,沒有哪個寨子敢怠慢疏忽這事。

由此可以看出,以往被廣大官兵所擔心的傷退後生活無著落的後顧之憂已經被基本解決了。黑水開拓隊不惜背上巨大的財政負擔也要把這些政策堅決地執行下去,不斷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指望的便是士兵們打仗時能夠更義無返顧一些。當兵的雖然是賣命拿錢,但也不是沒有絲毫尊嚴的奴隸,軍官的威信不光來自於馬鞭,更多的還來自於是不是真心為他們著想。你確實為當兵的切身利益著想了,那麼在戰場上當兵的也許就會給你一個驚喜,如果你只是一味糊弄他們,那麼他們多半也會糊弄你!

東岸批安置了這一千多名傷殘軍人後,所產生的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至少挺身隊官兵們計程車氣是大為提升。沒法不提升啊,戰鬥中傷殘本來對士兵們來說就意味著世界末日,但如今看來簡直就像端上了鐵飯碗,那還怕個屁啊!亂世裡多少手腳健全的人到最後活活餓死在荒野中,他們還能有個不錯的後路,打仗的時候再不拼真的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今天已經是八月上旬了,隨著東岸軍隊退入山東青州府、萊州府交界地段,之前一路狂追的滿蒙八旗終於也是停下了自己追擊的步伐。不是他們不想消滅這股宛如肉中刺一般的黃衣賊軍隊,而是他們如今也只能抽出一萬多人,對上器械精良、訓練有素、炮火猛烈的黃衣賊精銳,損失怕輕不了。再加上若是追到萊州去,這後方的補給線也實在是拖得太長了,在如今山東處處烽火的情況下,這無異於取死之道,因此他們果斷停在了青州府境內,一邊大力搜刮已被東岸人仔細梳過一邊的地方府縣糧庫,一邊等待後續大軍平定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方匪亂,然後再趕來與他們匯合。

整個七月雙方就是在這種整體對峙、區域性小規模廝殺不斷的情況下過去了,在進入八月後,東岸軍隊已經在茅德勝的指揮下重新在濰縣、安丘、高密一線穩住了防線。此時不堪戰的所謂“義軍”已被趕回了登州整訓,大量物資、牲畜和百姓也在他們的護送下先期返回了登州。成功瘦身的東岸軍隊在得到一次補給後,戰力先不談,士氣卻是不減反增,基本上可以在核心部隊的帶領下與清軍比劃比劃了――當然,僅限於綠營。和八旗比,他們的戰鬥力仍然不夠看,仍然需要南非重步兵和東岸正規軍上陣。不過他們的數量有限,清軍八旗若是願意不計傷亡與他們死磕的話,這支東岸軍隊怕還是頂不住。

只不過若八旗兵願意死傷個幾千人來強攻東岸精銳6軍,那他媽的還是野豬皮麼?下這個命令的指揮官還特麼的能活麼?如今又不是剛起家那會需要大夥兒拿命去搏,如今大家一個個有家有業有包衣的,還打個屁啊!軟柿子咱可以捏一捏,要死很多人的硬仗別指望咱來。

眼前的黃衣賊這支軍隊就相當邪門,尤其是那些拿著火銃、大炮的傢伙,看樣子打仗頗有章法;還有那些黑藩鬼奴兵也是,一個個沉默寡言也不說話,但幾十斤重的鐵甲往身上一套,一丈多長的鐵矛一舉,那氣勢就不一般了。以前遼國的契丹人對北宋禁軍有“成列不戰”的傳統,滿蒙八旗如今對黑藩鬼奴兵和東岸正規6軍(一般稱之為“真黃衣賊”,每個級懸賞二十兩銀子)也有成列不戰的不成文規矩,畢竟那樣死傷太大隻會損了己方士氣。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山東的東岸、滿清雙方都進入了調整期。尤其是東岸人,在成功調動了一番清軍,並虜獲了大量人員、物資、錢糧後,同時還在山東持續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收穫還是蠻大的。

不過中間的山東戰局停了,在南方的江西和北邊的寧古塔一帶,戰鬥卻才剛剛進入最激烈的時刻。。。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