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二章 混亂與生意(六)

與東印度公司的商談不是很順利,這令鄭勇直到2月下旬才得以閒了下來。

不過時至今日,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的地位日趨穩固,倒也不是太過於避諱外來者的進入了。再者,剛剛簽訂的英荷《威斯敏斯特和約》中就已明確規定,英國在東印度地區享有與荷蘭人同等的特權,這意味著什麼已經不言而喻。也就是說,荷蘭人現在攔著別人不讓去東印度已無可能,也無必要,那麼,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送給東岸人得了。

鄭勇最終與荷蘭人達成了一份粗淺的協議,協議中東岸人承認荷蘭對東印度群島、印度馬拉巴爾等地區以及錫蘭島的主權,同時也明確表示不會前往上述地區殖民或經商(除非得到荷蘭的允許);作為回報,荷蘭東印度公司允許東岸船隻停靠在東印度、錫蘭、印度和福爾摩沙等地的各大港口,他們也將斷絕與清國的各項貿易(前提是東岸人每年以適當的價格提供生絲、綠茶若干),並允許東印度公司的香料直接進入東岸市場銷售。

總的來說,這是一份雙方各取所需的協議——至少在二十年內(雙方商定的有效期是2o年)是如此,至於說二十年後事情會變成什麼樣,那就另說了。這份協議簽訂後,還將分別交由兩國政府核定批准後方能生效,荷蘭三級議會這邊大概沒什麼問題,東岸共和國本土應該也不至於有什麼大的阻礙,相信如果行動迅的話,1655年底之前,一定能夠讓這份協議正式生效並開始執行。

而就在雙方達成協議的那一刻,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某位官員狀似無意地向鄭勇透露了某個剛剛得到的訊息,即他們聽說英國佬去年就派了一支艦隊前往加勒比海,目的何為尚不得知,但很有可能是衝著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去的。得到這個訊息的鄭勇認真感謝了這名東印度公司官員,然後心裡直感嘆都說荷蘭三級議會在外國間諜面前就跟篩子一樣,卻沒想到英國人的一些情況荷蘭人也是洞若觀火,果然世間英雄或國家沒一個可以小覷的,你若是依照歷史或固有印象而輕視什麼,那麼大頭來吃苦頭的多半是你自己。

1655年2月中,忙完荷蘭那一攤子事的鄭勇再度乘船來到了尚處於西班牙人控制下的敦刻爾克港,欲拜訪上個月還邀請鄭勇前去一晤的西班牙特使巴爾博亞。無奈巴爾博亞臨時前往了英國,似是有什麼事情要處理,歸期也不得而知。鄭勇思忖之下,覺得多待無益,於是便乘船前往了地中海,並於1655年3月下旬抵達了深受熱那亞人影響的裡窩那港,然後入住了開設於此的一個東岸貨棧。

貨棧除了幾間還算乾淨的辦公室、臥室外,其餘地方都挪做了倉庫,裡面分門別類堆放了大量紡織品、皮具、鋼條、機械零部件等各類商品。當然了,由於歐洲近些年來的貿易政策的變化,以及義大利人宗教感情方面的因素,東岸商品在以托斯卡納公國為的北義大利地區的銷售形勢是日漸蕭條,甚至於已經到了佛羅倫薩商站都已無利可圖的境地——該商站賺取的微薄利潤(一年約三萬餘元)基本都砸在了收集情報、蒐羅人才和結交貴族等方面了,讓人無奈至極。

鄭勇當然知道佛羅倫薩商站(裡窩那港的貨棧附屬於該商站)的經營現狀,對造成這些困境的原因也心知肚明不外乎就是義大利人可憐的自尊心及宗教、經濟等因素造成的排外情緒嘛,或許威尼斯人也是背後推手,但無所謂了,反正東岸暫時也沒興趣搭理這裡,一切都交給熱那亞人來操辦好了,他們是行家。

當然了,雖然這裡的生意多半都交給了熱那亞人來打理,但鄭勇卻也不打算徹底關閉佛羅倫薩商站,畢竟就目前而言,它還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比如蒐集北義大利地區的情報,比如募集當地的石匠、木匠、鐵匠、箍桶匠等各行業手藝人,比如交通當地官員以加強東岸的影響力等等;此外,東岸人招募的卡斯泰利、托里拆利(未如同歷史上那樣死於傷寒)、維維安尼等人也能偶爾來此尋求資金幫助以贊助一些有天分的學者前往東岸,總之作用還是相當大的。

在裡窩那港的幾天內,鄭勇找到了幾位相熟的熱那亞商人,然後由他們作保,在當地貸了一筆數額約二百萬銀行里拉的款子,打算將這筆錢連同里加商站的貿易餘款一起匯給雅各布大公,充作東岸人答應的收攏、安置、運輸難民的費用——現在東岸人在北義大利地區的信用還是相當不錯的,這意味著融資變得相當便利。

3月31日,鄭勇又在隨從及護衛的陪同下,乘坐馬車抵達了位於佛羅倫薩的東岸商站。在點驗了一番賬目後,他也隨手翻閱起了伊斯坦布林那邊來的信件或公文函,主要是新近統籌那邊全域性的李晴以及主營奴隸採購事宜的馬德。

李晴來的檔案沒什麼特別的東西,主要是一些事關奧斯曼宮廷的訊息,或許是他立足未穩的關係,這些訊息的質量遠不如當年莫三坐鎮的時候,看起來還得繼續努力。至於常年坐鎮卡法港的馬德來的信件,在例行公事般地交代了一些貿易細節及賬目來往後,著重談起了最近生在南俄平原上的一些事情。

1653年的時候,哥薩克酋長國的領赫梅利尼茨基面對著強大的國內外壓力,終於再也無法維持住自己的統治了。他分別向俄羅斯、奧斯曼以及克里米亞的統治者寫過信件,假意表示臣服,請求這些國家出兵幫他共抗波蘭,當然他也沒忘了向波蘭人求和,但效果非常不好。

到了1653年底,俄羅斯在思慮再三之後,終於同意整體接納烏克蘭酋長國,並將其合併。但赫梅利尼茨基的行為並沒有得到全體哥薩克的同意,烏克蘭酋長國無可避免地陷入了分裂,部分哥薩克加入俄國,部分投入波蘭的懷抱,當然還有部分堅持獨立自主。

1654年的時候,隨著沙皇阿歷克謝親率十萬大軍攻入立陶宛,波俄戰爭正式爆。俄軍主力十萬餘人在北線主攻,南線偏師約四萬人進入了基輔,他們的任務是擋住波蘭、韃靼聯軍(韃靼人害怕俄羅斯崛起,堅決加入了波蘭一方),為北路主力的推進創造有利條件。

馬德的信件中詳細敘述了他所打聽到的一切訊息,訊息的來源很多,有韃靼人的、有土耳其人的(奧斯曼亦派出少量騎兵幫助波蘭抗俄)、也有哥薩克的,但應該都很準確。這些訊息無一不指出,波蘭、韃靼、土耳其所組成的聯軍在南線取得了極大的優勢,四萬俄軍(還分成了兩部分)被打得節節敗退,根本抵擋不住聯軍的兇猛攻勢。

當然了,生在南俄戰爭上的慘烈戰爭並不是馬德所關注的重點,因此他很快在信件後面寫道,韃靼人搶掠成性,每攻到一地便在那裡大肆劫掠,無數烏克蘭百姓被其捕為奴隸並押回克里米亞出售。與他們一同前進的波蘭王軍一方面深恨反覆無常的哥薩克,一方面也要籠絡這些草原騎兵,故竟對此視而不見,因此這些韃靼人在戰爭期間所獲頗豐。

馬德認為,差不多到1655年夏天的時候,大量烏克蘭奴隸便會如同潮水般地湧入卡法奴隸市場,因此他請求鄭勇准許動員存放在布林加斯、卡法、士麥那、薩洛尼卡和蘇伊士等商站內的資金與貨物,並透過亞海商會擔保向卡法當地的猶太商人進行融資,以儘量多地吃進韃靼人擄掠來的烏克蘭奴隸——當然優先購買處於育齡的女性。

此外,他還請求鄭勇立刻想辦法聯絡船隻,因為這些奴隸光靠東岸人的船隊,恐怕運不走多少,這令鄭勇一下子想到了如今有不少船隻閒下來的荷蘭人——當然幫東岸人做慣了奴隸運輸業務的法國人迪迪埃.弗洛雷斯也不能忘了,這廝手下的船隻也不少,雖然運費略坑了些,但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先訂下來再說!

“我現我越來越墮落了啊,竟然喜歡起了那四處燃起的烽火……”鄭勇坐在一間裝飾精美的辦公室內,給自己倒了杯葡萄酒,有些裝逼地想著“俄國人這次開戰的時機把握得真是不錯,十幾萬大軍(包括投誠的數萬哥薩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入波蘭境內,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波蘭全國才6萬軍隊,且還分散在各處,貴族也沒反應過來,這一下子就給打懵了。哈哈,這樣好啊,打得越久我們的好處越多,哥薩克、韃靼人、土耳其人可都不是什麼有節操的軍隊,打得越久他們就能擄掠更多的奴隸回來。哈哈,好好打!”

“打仗的各方消耗海量的軍資,我們存放在各大商站內的軍資幾乎都快被搬空了,換回來的卻是可愛的烏克蘭女人,哈哈,幾十萬大軍在為我們東岸人打工,這仗打得好!打得妙哇!”鄭勇一仰脖喝掉了杯裡的熱那亞葡萄酒,痛快地想著“繼續打吧!”未完待續。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