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石井衛與韓陽城

福建自古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說法。八閩大地上山峰竦峙,丘陵連綿,除了少數山間盆地及江河沖刷出來的河谷地之外,就再也沒有多少平地了。

這樣的狀況,對於糧食生產無疑是十分不足的。即便是在引進了土豆、紅薯等可以種在坡地上新式農作物,整個福建依然養不活那數百萬人口。沒奈何,福建人只能儘可能轉向商業,同時大力展山林經濟作物的種植,以此獲得利潤,然後從外界輸入糧食。

泉州、馬尾是全閩最大的兩個糧食輸入港,大量來自北洋(主要是朝鮮)、南洋(主要是荷屬東印度、暹羅)的糧食在此進行交易,同時運走福建的各類特產商品,最大宗的便是茶葉、乾果、瓷器、絲綢了。

不過,即便對外貿易如此興盛,但對四百萬福建百姓而言,生活依然很艱難。東岸人曾經仔細考察過福建八府的社會狀況,指出當地兒童的營養狀況十分堪憂,別說魚、肉、奶等蛋白質了,就連穀物的攝入量都嚴重不足。靠玉米、紅薯、土豆果腹的他們的健康狀況,跟登萊、寧紹等東岸統治區的兒童完全就不是一個等級上的。兒童如此,成年人的狀況也差不太多,各種慢性營養不良。

而營養的不足,無疑會造成人種的退化,長期下去問題會很嚴重。福建鄭克臧政權的人也讀過東岸人的書,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他們的解決辦法,就是向外移民,輸出人口,減少福建八府競爭的烈度,儘可能讓每個人獲得更多的資源。

早期的時候,他們沒得選,只能在東岸人的支援下,對臺灣進行殖民。經過多年的辛苦經營,目前臺北府數縣已經有了二十萬人口,經濟與社會的開程度也突飛猛進,一舉從土人的矇昧時代躍進為擁有少許現代工業設施的文明時代。在這其中,東岸人的投資與技術援助,福州方面的人口和資金援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畢竟是鄭克臧的“龍興之地”,不砸錢、砸人說不過去啊!

不過,臺灣的環境無疑是惡劣的。遠高於一般熱帶地區的瘧疾病率,以及複雜的地形,都給殖民者帶來了巨大的困擾。最早殖民臺灣的福建移民可以說是十不存一,後來的多批移民也有著極高的死亡率。也就是福建的生活條件不好,以及東岸人的堅持,福建鄭氏才持之以恆地在臺灣島進行殖民活動,並最終建立了臺北府,使得鄭氏集團的力量第一次真正跳出了大6,進入到了更廣闊的區域。

現在,臺灣的殖民活動仍在深入進行,蘭陽縣(大致位於後世宜蘭縣域範圍內,因境內蘭陽溪而得名)、南屯縣(大致位於今天台中市一帶)的相繼設立,使得臺北府已經轄有臺北、竹塹、基隆、平南、蘭陽、南屯六縣,總人口過了九萬。目前,鄭克臧對臺北府也比較重視,不斷給錢給物給人,同時從福州調了一個師的新軍到南屯,與土著大肚王國的人戰鬥,進一步鞏固對南屯縣的佔領(現在四野中仍有大量土著在反抗)。鄭克臧曾經對東岸人明確表示,他有信心在十年內,將臺北府六縣開出來,並將當地的定居人口擴大到二十萬人以上,可見其決心。

負責聯絡的臺灣銀行代表對此表示讚賞。他們在臺灣有著不小的經濟利益,自然希望鄭克臧對自己的“龍興之地”投入更多的資源,獲得更大的產出。為此,他們將盡一切可能幫助鄭氏集團免去來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壓力,讓他們能夠安心開、消化臺北,並將其建成自己的後方基地——位於大6的福建八府可不怎麼保險,時刻面臨著大順的兵鋒威脅,正所謂狡兔三窟,不搞個退路是不行的。

當然鄭克臧搞的退路並不止臺北府一處,位於棉蘭老島南端的石井衛亦是一處。而在某種程度上而言,石井衛(下轄一衛城、三守禦千戶所)的開度甚至還要過臺北府。至少就人口規模而言,不過區區四座大小城池的石井衛已經有了兩萬上下的人口,比起臺北府的九萬人雖然有些差距,但增足夠快,未來不是沒有趕的希望。

不過石井衛這邊也不是什麼好開的地方。雖然這片地勢比臺灣更加平緩,平原眾多,利於糧食等作物的種植。但說到底這裡仍然是熱帶,熱帶墾殖該有的攔路虎一個不缺,只不過沒臺灣那麼嚴重罷了。鄭氏建立了一口氣建立了一衛所三所之後,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擴張了。他們就像是一條剛吞了獵物的蟒蛇,躺在那裡動彈不得,如今第一要緊的是消化、鞏固既有的地方,夯實基礎,充實人口,展經濟,十年以後再圖其他。

鄭克臧及石井衛指揮使鄭三刀聽取了東岸顧問的意見,目前他們正想方設法在全閩招募出海討生活的移民,每戶給予補貼,前往臺北府的給予五兩銀子補貼,前往石井衛的給予八兩銀子補貼,總之還是下了很大力氣的,誠意滿滿。

石井衛目前有一個還算現代化的港口——別懷疑,這個港口是承包給黑水縣交通局進行升級改造的,所需資金也來自臺灣銀行貸款——並且已經開始透過這個港口出口一些木材,這也是現階段石井衛唯一拿得出手的商品了。

“山楂”號等三艘船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石井衛。船長林小七在表明身份,並繳納了入港費之後,帶人對整個衛城的經濟、社會狀況進行了為期數天的考察。考察的結果讓人很失望,這個地方真的是一窮二白,沒啥搞頭。

好吧,這裡確實有木材可以出口,並且按照東岸人的要求製成了標準板材,而且石井衛提供的木材都是密度、柔韌性、抗腐蝕俱佳的熱帶巨木,東岸的遠東諸藩對此有不小的需求。但問題在於,這生意他們沒法做!木材這種東西,必須走量才能賺到足夠的錢。像他們這種臨時停靠的過路船,得有多傻才會整一堆木頭運到寧波去啊?這生意,只有財大氣粗且有足夠運輸噸位的臺灣銀行才做得起,別人都搞不了!

不過在石井衛也不是一點好訊息都沒有。這不,當地一位小商人在收受了林小七的賄賂後,神神秘秘地告訴他們,在離此東北方數日航程的韓陽港,當地有粗銅出售,且價格相當便宜,應該大有搞頭。

銅這種東西,中國大6是真的稀缺,東岸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每年都要花大筆資金進口。尤其是馬上電力工業要慢慢展起來了,這玩意兒的價格指不定要來個暴漲——事實上歐洲的銅價已經漲過幾輪了,畢竟戰爭的陰雲籠罩在所有人頭上,作為鑄炮重要原料的銅價格上漲一點都不奇怪——若是可以搭上當地人的線,不失為一樁好生意。

林小七等人對此深以為然。因此,在石井衛採購了一些糧食、淡水和活禽後,三艘船立刻拔錨起航,朝韓陽港駛去,並在17oo年7月16日抵達了位於新韓江入海口的韓陽港,一座處於潮州總兵李元胤統治下的殖民城市。

因為李元胤只有潮州一府的地盤,故韓陽港如今不過幾千人口,且分散在入海口的新築城池(該城目前還在持續建設中,目前只是個雛形)和對面的島上。那個島被李元胤命名為海東島,面積不小,平原眾多,目前已經開了一部分出來,以伐木和農業為主。

韓陽城也有一些開闢出來的耕地,多位於城池附近。因為有江水灌溉的緣故,這些都是上等的水稻田,分給了前來屯墾的軍士及其家屬。能夠從多山少田的廣東來到韓陽,這些殖民者們還是挺高興的,並將這些田視為命根子,侍弄起來那叫一個盡心盡力。

當然東岸人對他們的稻田不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其實還是附近現的銅礦,這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李元胤野心不大,對銅礦沒有獨佔的意思,他已經和臺灣銀行談妥了,將目前現的幾個小銅礦打包組成一個合資公司,臺灣銀行佔6o%股份,李氏家族佔2o%,剩下2o%面向社會招股(一般來說是給潮州及韓陽當地人),以換取臺灣銀行提供的一筆三十萬圓的貸款,建設韓陽的港口碼頭、疏港公路、海防炮臺及城內外的重要公路。

未來的話,該公司還將組建一個規模不小的探礦隊,對周圍地區進行一次仔仔細細的探查。臺灣銀行確信當地肯定有規模很大的銅礦,雖然土人沒現,但不代表東岸人現不了,技術差距擺在這呢。

現的銅礦,開採權自然也將歸在這家公司名下了。且按照規定,這家名為韓陽礦業公司的企業必須將開採、冶煉出的粗銅只能出售給東岸的企業或個人,出售給外國人時需提交申請,獲批後方可進行交易。

“山楂”號抵達韓陽港後,船長林小七很快就打聽清楚了這些訊息。他現,市面上流通的粗銅其實不多,大部分銅都以協議價供應給幾個很有實力的貿易商了。不過他沒有氣餒,因為當地人也在想辦法勘探,也偶有新銅礦現(但儲量都不是很大),這些銅並不在韓陽礦業公司控制下,生意還是有的做的。

林小七在這裡停留了大概一週時間。在儘可能採購了市面上流通的粗銅後,他將這些銅當做壓艙石放在船底,然後又和幾個從潮州府移民過來的大宗族族長們吃了頓酒——很明顯,私人採礦必然是由這些地方上的宗族來組織的——聯絡了下感情,這才施施然啟程離港,朝膠州港駛去。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