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臺地(十四)

馬文強剛剛迎接了一支從智利地區過來的馱馬隊,因為其給靠近安第斯山這邊的各定居點的居民們帶來了各類急需的商品,同時返程的時候也會順手從這裡帶走一些精製麵粉、羊毛、乾酪、醃肉、火腿、烈酒等各類土產。可以說,正是這些絡繹不絕地穿梭在各條山間孔道內的商隊,才維繫了安第斯山兩側最基本的商業活動,同時也維繫了這些交通不便的定居點居民們最基本的生活。

眼前這支馱馬隊一共有八十多匹騾馬,規模極為龐大,隸屬於南鐵公司,從智利一帶運來了大量諸如勞動工具、五金器具、日用百貨乃至極為少見的咖啡、茶葉、蔗糖、菸草等物事,因此一到達目的地就受到了居民們的熱烈歡迎,馬文強當時恰好在附近檢查工作,於是便也來一起“湊熱鬧”,迎接了這支馱馬隊的到來。

馬副專員的到來讓馱馬隊的領隊有些受寵若驚,他們在這片山區來回很多次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高階別的官員呢。因此,在馬文強詢問山間通道的狀況時,他們說了很多,基本上算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我看過王志傑、蒙小虎兩位老師撰寫的地理書籍,也實地走過很多遍了。”兵團堡52屆畢業的年輕領隊自信地侃侃而談“安第斯山大體上是從北往南,呈現出越來越低的走勢,而且路也越來越好走,山口、孔道也越來越多。從南緯39度往南,山脈的海拔基本很難過2ooo米了,很多山口——比如著名的科查莫山口(海拔四百多米)——只有區區幾百米的高度,而且沿途山間谷地、河谷地眾多,地勢平緩,路非常好走,相當一段還可以行船,比起本土的很多道路都不差多少了。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冬季要大雪封山吧,這一點非常遺憾。”

“我們這一次走的就是科查莫山口,這還是當年西班牙探險家現的呢。在山間蜿蜒穿行十餘天之後,道路於南緯41度半的地方分叉,往北走可以抵達納韋爾瓦皮湖畔,往南就是抵達你們商堡鄉了,都不算遠,路也不難走。關於這些,蒙虎蒙老師編纂的《巴塔哥尼亞地理》都曾經詳述過,我走了幾次,現一點沒錯。”馱馬隊領隊繼續補充說道。

他剛才嘴裡提到的商堡鄉其實是一個新設沒多久的定居點,因為承擔了一個溝通安第斯山兩側的貿易集市的功能,故被大家稱為商堡。商堡鄉位於後世阿根廷埃爾博爾松小城附近,與其一起設立的還有三個定居點,分別是位於後世喬利拉小鎮附近的豐陽鄉、位於後世埃普延小鎮附近的上洛鄉、位於後世埃爾馬滕小鎮附近的丹鳳鄉,算上商堡鄉一共四個新設鄉鎮,規模都不是很大,加起來也不過才區區兩千三百人的樣子罷了。

從地圖上就能看得出來,這四個新設定居點的位置都是非常靠近安第斯山脈的,蓋因巴塔哥尼亞臺地的氣候型別,越靠近安第斯山氣候越溼潤、風越小(被巍峨雄壯的大山給擋了),植被越豐富,農業條件越出色,因此也是最能吸納、安置拓荒者的。

不過,農業和氣候條件出色了,它的地理位置卻比較尷尬,因為從這裡去往哪兒都不太方便。向東去大西洋沿岸嘛,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沿途也荒涼無比;如果向西去太平洋一帶呢,那地圖上的直線距離是很近了,可為了翻越安第斯山脈,你必須在山間孔道內彎彎曲曲來回很遠,真的不能算多近,而且沒有現成的道路,冬季還要大雪封山,總之是蛋疼得很,遠不是這位充滿豪情壯志的馱馬隊領隊嘴裡說得那麼輕鬆——你以為在山裡走上大半個月,餐風露宿的,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麼?也就這些在兵團堡裡接受了長達十年的封閉式教育、“被洗腦洗得很徹底的”年輕幹部們才不會視之為畏途罷了。

但路途再遠、再難走,這些翻越安第斯山的商路也必須堅持下去,因為巴塔哥尼亞臺地區最肥沃、氣候最好、最具開價值的土地就在這片了——從阿盧米內湖起,安第斯山及附近區域就出現了一系列的橫切窪地,窪地中的一部分積水成湖,另一部分因為地勢較高成了肥沃的低平原(後世阿根廷人稱做vega)。尤其是納韋爾瓦皮湖,面積最大,風景優美,形狀獨特,湖汊眾多,一些湖汊嵌入安第斯山體,頗具峽灣的外貌。而也正是這些湖水,給附近的低平原提供了農業耕作的主要水源,同時多餘的水還溢流向東,滋潤了無數乾旱的土地,使得臺地草原上的牧草和灌木能夠長得更加茁壯。

從納韋爾瓦皮湖向南,遼闊的安第斯山區有三個地質特性不同的縱向地帶第一個地帶是由古生代花崗岩山塊所組成的山脈地帶,後世這裡也是智利與阿根廷的國界山脈,這裡人跡罕至、森林密佈、動物眾多、開不易;第二個地帶由古老的片麻岩組成;第三個地帶位於更東面,由中生代的6相沉積和第三紀的安山岩層系所組成,分佈著大量的火山噴出巖(玄武岩),植被較少,動物也沒西面山裡多。

而在高聳的國界山脈與最東面的山塊(第三個地帶)之間,則分佈著一些深切的窪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如今商堡鄉所在的博爾松峽谷。它海拔二百多米,兩側雪山夾峙,是安第斯山區風景最優美的居住地之一(後世是旅遊熱門地帶)。

從這裡再往南,又出現了另一組山間窪地,就是東岸人稱做“金城谷地”的地方。金城谷地這個窪地群地形極其平展,部分被以富塔勞夫肯湖為中心的湖群所佔據,部分則是橫切大窪地,地理位置優越,有多個山間孔道彙集於此;兩側臨山,森林資源豐富,湖泊裡的漁業資源在千百年來從未開的情況下其豐饒程度也不言而喻;土壤肥沃,降水不少,氣溫適宜,最熱月(1月)月平均氣溫在17-18c的樣子,最冷月(7月)月平均氣溫大約為5-6c——可以看出湖泊群對溫度的巨大調節作用——夏季持久的炎熱以及長時間的日照,使得多種作物的種植成為可能,因此農業活動基本上都集中在了這些谷地內。而這,也正是上頭千方百計打通安第斯山通道,讓其與外界得以交流的最主要原因所在。

“大雪封山,還真是個頭疼的事呢,要是山裡的冬季降雪沒那麼大的話,就太棒了。”馬文強抬眼看了看遠方依稀可見的特羅納多爾山(休眠火山,海拔3554米),嘆著氣說道,不過他隨即也笑了,自嘲道“若是冬季降雪不大,那麼在降水稀少的春夏時節,東面的臺地草原上的小溪流可就沒有足夠的高山融雪補充了,那對牧民們來說就是個災難。”

“是啊,臺地草原雖然乾旱荒蕪,但能夠養活巨量的綿羊,每年產出的羊毛數量何等巨大,幾乎成了一個大金礦了。怪不得國內那麼多商人紛紛來此投資紡織作坊,條件確實是得天獨厚啊。”馱馬隊領隊也附和著說道。

商隊帶來的物資除部分運往國營百貨商店補充庫存外,其餘一些小玩意就這麼在鄉場上直接擺攤出售了,尤其是一些搭夥跟幫的走四方的私人販子,他們早就迫不及待地在地方鋪了塊雨布,然後大聲兜售起了小到針頭線腦、大到刀斧鋸叉等物事,並吸引了很多居民前來圍觀、採購。

貿易很多是透過以物易物的形式展開的,銀子在這個相對落後的地方並不是十分好使,這或許是因為本地的商品經濟還不夠達的緣故吧。居民們拿來出售的商品也不是很多,基本上以農牧產品為主,比如干酪、火腿、羊毛、牛羊皮、自織的呢布、精製麵粉、私釀的糧食酒等等,這些商品智利一帶自產有限,供給相對不足,因此給了本地居民同智利進行交換貿易的可能性。

不過,以金城谷地、商堡峽谷相對稀少的人口(下轄七個鄉鎮的金城縣全縣只有81oo多人口,尚未成立的商縣人口目前也只有23oo餘人),以及遠未展起來的生產力來說,這種貿易的規模其實是相當有限的。這一點,剛剛升任金商地區副專員(專員人選暫缺)的馬文強也是心知肚明的。而且在他看來,金商地區各縣未來要想展,除繼續維持與智利地區的貿易以外,其實更主要的,還是應該著眼於東面的臺地草原,即要盯緊了目前正呈越來越繁榮態勢的羊毛產業。

馬副專員堅持認為,以本土東岸大草原那種相對優越的農業條件,在未來基本不太可能大規模放牧綿羊,因為那實在太浪費了。本土的土地,隨著人口的逐漸增長,未來要麼種糧食、要麼展工業,拿來放羊簡直不可思議。而考慮到鴨子湖流域、巴西南部及河間地區相對炎熱、潮溼的自然環境,拿來放牧綿羊其效率也頗為低下(這種環境綿羊死亡率較高),更何況這些肥沃的土地也更適宜種植糧食、水果或經濟作物,因此東岸本土的羊毛產業未來還是得看巴塔哥尼亞臺地——這裡涼爽乾旱、地域遼闊,只需要不多的人手便可放牧數量極為龐大的羊群,正是最天然的羊毛產地,要不然後世阿根廷的主要羊毛產區也不會就位於此了,以至於英國人為了運輸這裡的羊毛還投資修建了巴塔哥尼亞羊毛運輸專線鐵路,由此可見一斑。

因此,在馬文強的規劃中,未來南巴塔哥尼亞地區、北巴塔哥尼亞地區除少數河成綠洲地帶以穀物、水果種植為主外,其餘廣大地區都將以綿羊放牧、毛紡織為主要產業,因此金商地區此類適合農業生產的縣份可以為他們提供糧食、水果、酒類、木材、建築材料,而牧區可為他們提供肉類、布匹、鹽、皮革、奶製品——當然分佈於巴塔哥尼亞沿海的海產品加工企業、陶瓷廠、水果深加工作坊、紡織企業也能為金商地區提供少量工業製成品。

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幾個地區之間的經濟其實完全是互補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以目前正處在繁榮景氣週期的東岸毛紡織生產情況來看,金商地區未來展的前景也極為可期。唯一可慮的,大概就是在執委會諸公的心目中,這裡終究不是核心地帶,每年的投入極其有限,移民、物資、技術、資金的投入大概也就佔全國各地總投入的15%的樣子吧(這還是託了巴塔哥尼亞沿海漁業資源極其豐富的福呢),非常可憐。

到這我們已經基本明白,這幾個地方想要展,除了吸引靠地方政府自己的積累外,就只能想盡一切辦法吸引外來投資了,比如之前闖記投資公司在丘布特河沿岸經營果園種植業便是如此。而馬文強的家族在神武縣的果園慢慢收回投資後,前陣子又在青島股票交易市場上定向增股票,向包括王家、白家、梁家在內的多個家族融資,打算在蘆蕩河兩岸圈好大一片地,專門種植水果、啤酒花、苜蓿等作物,為此,他們還找到了三大勞務工經紀人,讓其想辦法從舊大6大力招募非國民勞務工前來幹活,想大幹一票的意圖已相當明顯。

而一旦諸如此類的投資專案慢慢變多,巴塔哥尼亞臺地的人口漸漸增多,南、北巴塔哥尼亞這兩個華夏東岸共和國面積最遼闊的地區級行政單位的經濟,才能走上快車道,然後僻處內6安第斯山東側的金商地區,也能在這個展過程中分一杯羹,這才是馬文強馬副專員內心最深處的想法。未完待續。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