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西印度洋(十六)

在經歷了漫長的酷熱雨季之後,乾爽涼快的旱季終於準時來到了,這令工作、生活在流沙湖(即阿勞特拉湖)畔的諸多東岸軍民們慶幸不已,這惱人的日子終於暫時告一段落了!

今天是1684年5月22日,是上黨縣隆重掛牌成立的大喜日子。該縣下轄上黨鎮(位於後世阿勞特拉湖畔安布希特拉里武小城附近)、高齊鄉(位於後世安布阿武裡小鎮附近)、銅堤鄉(點陣圖後世安巴圖蘇拉特拉小鎮附近)、長子鄉(位於後世安德雷巴小鎮附近)、襄垣鄉(位於後世安帕拉法拉烏拉小鎮附近)、壺關鄉(位於後世安巴通德拉扎卡小城附近)和黎城鄉(位於後世安迪拉納圖比小鎮附近),一共七個鄉鎮,數年來共安置了大約一萬二千名拓荒者,目前尚有大概九千人的樣子,在新華夏島也不能算是一個小縣了。

這個上黨縣,說實話是不太夠得上建縣的條件的,無論是人口、經濟還是其他什麼方面,離建縣都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因此該縣其實是新華夏開拓隊方面特批成立的,為的就是這裡極端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農業條件。

從新華縣造紙廠印刷出版的地圖(受控流出)就可以現,上黨縣的地域面積遼闊,恰似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將流沙湖牢牢地包圍在其間,而外圍則是起伏不定的丘陵和山地。也就是說,這個縣大體上可以分作三類土地,其一自然是著名的大湖及其沼澤氾濫區了,其二則是外圍的丘陵和山地,其三就是沿湖的平原地帶了。

在這三種型別的土地中,流沙湖(因為湖水相對渾濁一些而得名)面積遼闊,煙波浩渺,漁業資源豐富,水產養殖的潛力也很大,是一筆可資利用的資源。外圍的丘陵和山地就有些雞肋了,這種“薩沃卡”地形較為乾燥,雖有些森林,但不太敢砍伐,因為保護不好的話會出現災難性的後果,即短草稀樹丘陵退化為半乾旱草原,這在以前已經出現過教訓,故出臺了類似的保護生態的政策。

但除了上述兩種型別的土地外,上黨縣境內還有面積頗為不小的湖畔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因為土壤內富含營養物質的緣故,非常肥沃,這從很多動物都喜歡啃食長在上面的鮮嫩多汁的牧草就能看得出來,這確實是一塊非常適宜農業生產的地方。

而且,即便是那些更為靠近湖泊一點半的沼澤地、半沼澤地,也不是不可以開出來。事實上在這方面,東岸人有著太多的經驗了,無論是本土的河間地區,還是南非的義成地區,抑或是新華夏島東海岸,都有著無數的沼澤地被排幹積水,開成為良田、果園或經濟作物的種植園,比如目前正在揚傑領導下欣欣向榮展著的東海岸“油棕行動”就是明證。

因此,上黨縣境內的平原農田開潛力是十分廣闊的,怪不得上級將這裡視作東海岸乃至全島的糧食生產中心呢,確實是有其得天獨厚之處的。所以,還不等上黨縣地方上的官員們說什麼呢,開拓隊隊長邵耀光便直接下指示,正式成立上黨縣,並將一些比較有能力的幹部從西海岸的大慶盆地一帶抽調過來,負責該縣的籌備及建設,可謂十分上心。

邵大隊長之所以如此,其實也是和如今全島越來越“畸形”的農業生產形勢有關。因為所謂的“蔗糖牛市”的到來,及本土工商業對橡膠、劍麻、棉花、咖啡等其他經濟作物的海量需求,現在新華夏島正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受經濟利益的驅使,放棄傳統的水稻和玉米這兩種主糧的耕種,轉而尋求經濟作物的種植,以提升自己的收入。

這種情況,尤以氣候較為溼潤的北部及西海岸大河灌溉區為主。那些地方建設較早,與外界貿易也非常頻繁,農民們普遍見過世面,知道種糧食無益於自己的錢包,還是種經濟作物掙錢。即便不能種像甘蔗、棉花、咖啡之類的熱門作物的,也要搞一些諸如果園、苗圃園藝、養蜂之類的行當做做,至不濟也可以放牧或捕魚,總之都比種糧食划算。

因此,現在西海岸和北部這些人口密集的地區,除了大慶盆地內6還有一些種植小麥或高粱的旱作農業之外,真的沒幾個人種糧食,這無疑導致了新華夏島主糧的極大短缺,不得不從隔海相望的葡萄牙人那裡進口,這變相促進了贊比西河流域殖民莊園的展,使得其以一種遠歷史的度在前進著。

但東岸領導層會容忍這種情況長期持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來自後世現代中國前幾任開拓隊高層,腦海中關於掌握糧食安全的意識可謂根深蒂固,從好多年前開始就試圖扭轉這種情況,只不過因為新華夏島貿易大展,使得他們的這種努力效果大打折扣罷了。但不管怎樣,努力了這麼多年,在新華夏島上開闢一塊新的糧食種植區域的努力終於出了成果,那便是流沙湖畔的上黨縣糧食種植基地了。

目前,開拓隊政府也給本土農業部寫報告,為上黨縣的水稻種植和漁業生產基地爭取到了相當數量的財政補貼和技術援助——話說新華夏島本就是農業系官員的大本營,從農業部裡要補貼自然非常簡單了——這位該縣下一階段的工作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上黨縣的代理縣長是一個上月剛滿三十歲的“年輕人”,來頭不小,是農業系大佬史欽傑的孫子,同時也是第一任農業部部長、門徒遍天下的金科拉的孫女婿,名叫史丹利,都青年幹部學校畢業。之前曾在都郊區商品化很深入的農村幹過,然後又到了農業部裡歷練,最後在來新華夏島之前,他在巴西熱帶地區擔任一個農業鄉鄉長很長時間,這次到海外殖民地任縣長,談不上高升不高升的,姑且就算是一個歷練吧。

史丹利清楚地知道自己來上黨縣的任務是什麼,那就是盡全力將流沙湖畔的這個糧食生產基地給整飭出來。如果在不長的時間內見了成效的話,那麼一切好說,他史某人也將會以此為進身之階,繼續往上爬。而如果拖延了好久還沒有見到成效,並且民眾還因為戰爭或疾病而大量死亡的話,那麼他的履歷上怕是就要被寫上不光彩的一筆了,那樣即便他背景再深厚,日後也不太好說話。畢竟如今的東岸,一切還是按照成績來說話的,關係是有作用,但也只是在兩個人的硬指標成績差不多時能有所揮,僅此而已。

因此,史丹利甫一抵達,就立刻召開全縣副科級以上幹部開會,全面統一了思想,制定了下一階段的工作計劃。這個計劃制定得非常詳細,基本上將各項工作的每個環節都分解到了個人,使得其無法推諉或拖延。

當然底下也不是沒有反對聲音,但對這些人,史丹利一概不管,只強調一句新華港方面在看著,全島二十七萬餘軍民載看著,大家沒有理由鬆懈。這個理由是如此無懈可擊,以至於大夥只能苦著臉回去,拼了老命在蚊蟲肆虐的泥地裡打滾了。

而考慮到上黨縣深處內6,位於中央高原與東部海岸之間的過渡地帶,交通運輸並不是很方便,因此新華夏島方面在數年前就開始了塔東鐵路的建設計劃,並在1682年正式付諸實施。

塔東鐵路溝通上黨縣與東部重要海港塔城縣,肩負著將流沙湖一帶未來會大量出產的稻穀、牧草、鹹魚幹這三種物資的運輸重任,作用非常關鍵。同時,作為新華夏島重要的海港之一,塔城港也會將外界的工業品、日用品運進內6高原,供當地百姓生產生活使用。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塔東鐵路還有著重要的軍事意義!麥利那人雖然現在被東岸人暫時打退了,但那只是他們的一股勢力。中央高原上的各土人王國如今正處在激烈的兼併戰爭晚期,曾與東岸人交手過的那個王國已經被敵國攻滅,原本四分五裂的中央高原漸漸趨向統一。未來這個統一後的王國,對華夏東岸共和國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對在流沙湖畔的東岸拓荒者又會怎麼對待,這都是一個未知數。因此,東岸人需要隨時做好戰爭準備——當然不是現在,但未來一定是避免不了的,因為東岸人本身對氣候更為涼爽宜人的中央高原也是垂涎不已,必欲奪之而後快呢。

塔東鐵路的建設方和運營方都是新華夏鐵路公司。這家紮根於本島的鐵路公司目前已經成功運營了西海岸的大慶鐵路有一些年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此番修建塔東鐵路,前後也籌備了多年,光前期勘探、籌備、人員招募費用就花了十餘萬元,很是驚人。而為了補貼這家財務上並不怎麼寬裕的本地鐵路公司,新華夏島方面連續兩任開拓隊隊長都給予了該公司累計約二十萬元的錢物補貼,並且無償徵了很多民眾幫他們修路幹活,一如遠東登萊開拓隊使出吃奶的勁幫助南鐵公司修建膠煙線鐵路一樣。

這次邵耀光邵隊長上任後,同樣給予了塔東鐵路極大的關注,並且從政府財政中咬牙擠出了大約三萬元的現金和五萬元的物資,贈送給新華夏鐵路公司,以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堅持下去,無論多麼困難也要將這條動脈級別的鐵路修建完畢。

塔東鐵路的基本路線,說起來是先沿著流沙湖繞一圈,將未來各個主要農業產區都銜接起來。在這個之後,塔東鐵路將從湖畔平原進入崇山峻嶺的重要隘口壺關鄉延伸而出,經黎城鄉,沿著山脈件彎彎曲曲的平整谷地,一路蜿蜒而出,基本上是繞了一個不算近的圈子後,才最終沿著海岸線向北抵達塔城港碼頭。

這條線路,在上黨縣火車站建設工地的外牆上就粗略地標註了出來。任何一個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明白,塔東鐵路的距離一點都不近,且行經地區條件複雜,有沼澤、有丘陵、有森林、有沙洲,其間可能還需要架設不少座的橋樑——雖然如今隨著建築技術的展,東岸鐵路橋的生產成本已經大為降低,但數量一多的話,仍然是一個不小的財務負擔——這其中的花費肯定是十分巨大的。也難怪很多人都說,塔東鐵路的單位里程建設成本,將大大過大慶鐵路,甚至會是兩到三倍之多,其實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但不管怎樣艱難,這條鐵路都是必須要修建起來的,這不僅僅是經濟需要,同時也是政治任務。新華夏鐵路公司的總裁、著名女強人馬小玲,這一兩年就一直在全島各處東奔西跑,甚至還回過一次本土,為的就是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拉到足量的贊助,用盡可能的低價聘請到足夠的技術人員,總之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目前已經全線開始修建的塔東鐵路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工。

馬小玲心裡明白,這條鐵路對公司未來的展影響深遠,即便再困難也要上馬。這不單是從中央到地方很多單位和個人在幫著他們減輕負擔,同時也是為了未來她溝通全島的雄心勃勃的鐵路計劃能有一個相對好的起點。對於一個立志要做新華夏島鐵路女王的強人,眼前的些許困難又算的了什麼呢?鐵路幹道、有線電報線、鐵路附屬地,是未來新華夏鐵路公司在全島收割利益的三大武器,馬小玲對此長期看好。現在她已經在大慶盆地地區初步嚐到了甜頭(雖然利潤總額還不是很大,但勝在細水長流、穩定),自然想將其複製到東海岸了。

塔東鐵路,必須儘可能快地完工!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