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風起雲湧(三)

“開炮!”親自跑到炮兵連陣地上的博格丹博大師長,將一根燒得紅熱的鐵釺楔入了炮門,隨即引燃了火藥,12磅重的空心鐵彈呼嘯著飛出了炮筒,裹挾著千鈞之力飛向了正在野外列陣的清軍大隊。

“噗!噗!”隨著一連串的如中敗革的悶響,這炮彈在穿透了一匹馬和一名清軍小軍官的腹部後,在地上彈跳了一下,又幹脆利落地砸在了一名清軍士兵的腦袋上,然後繼續蹦蹦跳跳地在清軍佇列中製造著混亂與殺傷,直到最終消耗完畢動能,掉落在了地上。

緊跟在這炮彈後面的還有十五大大小小的炮彈,除三打偏了以外,其餘十二盡數砸在了清軍大隊的陣營中,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和混亂。東岸炮兵弟兄們射擊的快和精準,由此可見一斑!

反觀對面的清軍,陣中雖然也有一些大大小小、新舊不一的火炮,但無論是火炮射程、精度還是炮兵的素質,都遠遜東岸這邊。比如,在東岸人足足打了兩輪炮擊後,清軍那邊才只有兩門進口自英國的鑄鐵炮準備完畢,並一前一後射出了兩枚彈丸,但都偏得離譜,惹得東岸炮兵陣地這邊一片鬨笑。

而在這兩門鑄鐵炮射擊後,清軍立刻又遭到了東岸炮兵兩輪炮擊的洗禮,佇列中又遭到了極大的殺傷。隨後,他們那邊的什麼大將軍炮的才姍姍來遲地打出了今天的第一炮彈,但也許是沒預估好風的原因,這炮彈沒打到新軍第二師的步兵陣列,反而砸中了側翼輜重部隊的營地,將一輛貨運馬車擊中,損壞了兩袋大米。

可以說,雙方的炮兵在這場戰鬥中表現得差異如此明顯,其實不僅僅是裝備的因素,炮兵軍官和士兵的素質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要知道在東岸,炮兵可是明白無誤的技術兵種,其軍官一般由兵團堡畢業的學兵擔任,要系統掌握數學、力學、幾何學等方面的知識,平時也要勤加練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清軍的炮兵,說實話從戰術思想上來說就有些問題。至今很多清軍軍官——尤其是滿蒙漢八旗軍官——仍將火炮看做是攻城器械的一種,對於野戰火炮的認知仍然頗為不足,沒有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作戰單元來看待。而且不知道是出於省錢還是別的什麼目的,清軍炮兵的訓練也嚴重不足,以至於戰時因為經驗不足而手忙腳亂,一塌糊塗。

“這什麼鳥新嵊總兵,麾下的軍兵就是如此稀爛麼?”博格丹將鐵釺仍在一旁的草地上,指著被東岸炮兵轟擊得陣型隱隱有些動搖的清軍大隊,說道“我看再加把勁,這幫清軍今天就不用回縣城了,全留在這裡吧。”

話說自從新軍第二師的人馬在野外不斷肆虐後,地方上彈劾新嵊總兵劉景的奏章是雪片般飛向了紹興和杭州。劉景這廝又不是有什麼大背景的武官,漢八旗軍戶世家出身的他爬到這個位置除了自身的能力外,更多的是機緣巧合,因此在連番壓力之下,他終於撐不住了,揀選了數千精銳,出城和東岸人野戰。

博格丹對於清軍出城野戰那是求之不得!蓋因若是他們堅決龜縮不出的話,那麼光憑一個新軍第二師要攻下嵊縣縣城,卻也是有很大困難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但如今不一樣了,如果能把敵人最能打、戰鬥意志最頑強的那部分人在城外殲滅掉,那麼接下來順勢攻取嵊縣縣城,也就不是沒可能了。因此,這次為了徹底留住出城野戰的這六千餘名清軍,博格丹將第二騎兵團火從外召回,然後安排在了大陣右翼,隨時準備衝擊敵軍大陣——前提是敵人的陣腳出現鬆動。

熟悉的軍號聲很快響了起來,由步兵第一團、第二團、第三團近六千名官兵組成的三個大陣,緩緩向前移動了起來。他們行走的度不是很快,這既是因為軍官和士官們不斷聲嘶力竭地呼喊著保持對齊、踩著鼓點前進,同時也因為身上的盔甲和長矛過於沉重的因素——戰鬥從來都是一個體力活,更何況人的體力還隨著情緒緊張在加消耗著。

手持32-丙式燧步槍的火槍手們分佈在長矛方陣的四個角上,他們的腳步略快一些,前進、後退的自由度也比較高。他們最主要的任務,還是依託步兵長矛大陣的掩護,用火槍射殺可能靠近的敵人步兵或騎兵,作為大陣的第一道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掩護。

至於說殺傷敵人的活計,其實並不是靠他們這些火槍手來完成,那是炮兵連16門大小火炮的任務。以東岸火炮的優秀效能以及炮兵兄弟們較高的訓練水平,收割敵人人頭的效率還是挺高的,更何況他們壓根不需要殺傷多少敵人,因為無論是清軍還是東岸人自己的軍隊,實際上都不可能承受太高的傷亡率而不崩潰。只要他們正常打個十幾二十輪炮擊,對面這六千多清軍估計就有些吃不住勁了,這個時候騎兵部隊再衝上去威嚇一番的話,指不定就能找到突破點切入進去了,那樣敵人全軍崩潰也就無法逆轉了。

從以上就可以看出,新軍第二師的戰法,是標準的西班牙大方陣戰法。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火炮的打擊力量大大增強,同時火槍兵的比例較高、長矛手的比例較低罷了,本質上其實沒有任何區別,是如今歐6戰場上的主流戰法。

清軍這些年也在系統地學習先進的戰法和軍事技術,這從他們引進了大量的西洋火槍、大炮,以及引進了大量西歐軍事人才就能看得出來,他們學習先進的戰爭技術的願望還是很迫切的。但清國畢竟是一個老大帝國,任何體制或技術方面的變革,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比如軍事體制的改革。

早些年的時候,八旗貴族就非常反對這種改革,因為只要人的眼睛不瞎,放任這種軍事改革下去,素來以騎射為主要考核標準的滿蒙八旗子弟就要傻眼了,反倒是漢軍綠營的勢力要快升起,這是他們所不願意看到的。只不過現實中的形勢逼人,被東岸人痛打後滿清朝廷再不情願,也只能開始了一定程度的軍事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辦新軍,即效仿西歐的軍事體制,建立現代化的6軍,且規模暫定為一萬人,兵員從滿蒙漢八旗的旗人子弟中挑選,由來自荷蘭、德意志和英國的軍官充任教官。

從中可以看出,滿清的這種軍事體制改革仍然很不徹底,仍然保留了很多的舊軍隊殘餘。以屯駐在湖北前線的二十多萬清軍為例,其改革的重點無外乎是軍隊中多了不少大炮、火槍罷了,軍事戰法上的革新,沒有太多的建樹,甚至還走在了順軍後面。襄陽大營那邊都這樣了,位於杭州大營紹興府南部的新嵊總兵劉景所部,自然也先進不到哪裡去了,因此其部目前基本仍是傳統的戰法,雖然其炮兵實力有所加強。

因此,在雙方於野外列陣對轟了大約半個小時後,遭受到了不小殺傷的清軍那邊的陣腳,其實已經有點動搖了。尤其是在東岸人的三個步兵方陣全數壓了上去,與清軍短兵相接之後,他們陣腳不穩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因為一些明顯是被之前的火炮打得膽寒的人已經開始退卻、逃跑了。

“殺!殺!”炮兵仍在一刻不停地向對方頭頂上傾瀉著炮彈,雙方的步兵主力卻已然在中間接戰了,且戰鬥從甫一開始就陷入了白熱化之中。雙方第一排計程車兵拿著長矛捅來捅去,後面的火槍手和弓箭手則在縫隙中穿梭來穿梭去,不時在軍官的命令下朝對方進行著射擊,戰鬥場面殘酷而血腥。

不過,新軍第二師到底是下了本錢的部隊,三個步兵團裡的火槍手在部分戰場閱讀能力強的軍官指揮下,不斷透過節奏明快的排槍射擊,在清軍步兵大陣上開啟了一個不小的缺口,並很快吸引了在一旁休整的騎兵部隊的注意力。

“半人馬騎兵團”很快就在博格丹的命令下出動了八百餘騎,從戰場右側幽靈一般地斜斜切了過去,朝清軍步兵左翼突過去。清軍指揮官當然也看到了這個情況,立刻也派出了一支馬隊上前堵截,妄圖把第二騎兵團的官兵們擋在外面。

只可惜清軍的這支騎兵只有三百餘騎,且多是第二騎兵團的手下敗將,高喬人紀律性再不佳,面對眼前這種已經不講究戰術、陣型,就是正面硬鋼的場面也是不怵的,因此只一個照面就將這支清軍馬隊截成兩段,然後繼續朝正驚慌失措調整陣型的清軍步兵陣營衝去。

“轟!轟!”兩顆如有神助的炮彈正好打了過來,在誤傷了兩名東岸騎兵後,也在清軍大隊中趟出了一條血路,並恰到好處地撞死了一名正在指揮部隊的某參將。這一下子就產生了巨大的連鎖反應本就在和新軍第二師步兵團交手中節節敗退的清軍大隊,側翼的缺口又遭到了東岸騎兵的衝擊,因此很多人抑制不住恐懼開始逃跑,清軍的整個陣型開始了不可抑制的瓦解,戰場的形勢已經嚴重偏向了東岸這一邊。

正在緩緩擠壓著清軍陣型的第二師各團自然也感覺到了形勢的變化,因此,三位團長不約而同地將佈置在後面兩個角上的火槍手也調了上來,並給予了他們自由射擊的權力,以加清軍大隊的崩潰。與此同時,第二騎兵團的主力也已經狠狠地撞進了清軍左翼的缺口之內,試圖前來封堵缺口的清軍步弓手、火槍手們直接被撞成了肉泥,然後這個缺口迅擴大、深入,並直接導致了清軍大隊的崩潰。

站在一座高臺上指揮的清新嵊總兵劉景見狀差點吐血,下意識地想要派人上前扭轉形勢,最後卻又意識到這是徒勞的。長嘆一聲後,招呼親兵集結過來,然後一溜煙地向後逃走了,連派人斷後的心思都沒有。

新嵊總兵這一走,基本註定了出城野戰地這六千清軍的命運——至當天下午四點,六千清軍大部被殲,成功逃竄著不過區區數百人罷了,而東岸人自身的傷亡加起來也沒過一千,且很多地傷勢在經過治療後都是可以恢復並歸隊的,因此這場可謂是徹徹底底的大勝!

而在城頭目睹了六千精銳野戰慘敗後,嵊縣上下頓時兩股顫顫、噤若寒蟬,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下午五點,稍稍休整了一會的東岸人將火炮架到了嵊縣城門外,然後又頻頻調動人馬,擺開了一副強攻縣城的架勢。尤其是他們驅趕了被俘近三千名清軍士卒到前面,充當第一波攻城的炮灰,這直接動搖了守城清軍——六千精銳已在城外浪完,總兵大人和一眾高階軍官不知去向,城內只剩下了三千餘老弱病殘——的戰鬥意志,導致嵊縣縣城在傍晚時分開城投降,浙江新軍第二師兵不血刃地奪取了這座關鍵的城市。

嵊縣既克,理論上東岸大軍就可沿著曹娥江順流而下,直撲紹興府的府城。這一路上基本只需沿著河岸谷地北上即可,路不難走,物資也可透過水運解決,當真是一片坦途,由不得紹興府城那邊不慌,雖然目前新軍第二師暫時還沒有北上作戰的計劃。

在這個時候,清軍就要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了。其一就是不為所動,繼續猛攻金華府西半部,尤其是魯王麾下老將王朝先死守的浦江縣城,並儘快將之拿下;其二就是從西線抽兵,調到會稽山東側來堵截東岸人可能北上地企圖,解除府城所面臨的威脅。

說實話,這個選擇並不是那麼好下的,但不論如何,東岸人在紹興府東部開闢第二戰場,間接支援金華府魯王那邊戰局的目的,卻已然透過嵊縣城外這一戰給達到了,如今他們已經掌握了部分主動權,形勢比起一片狼煙的遼東戰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