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章 潘帕(三十五)

新式火藥的研,東岸其實已經持續很多年了,目前最大的成果是一種被稱為“火棉”的東西。

火棉的研,在東岸年頭其實也比較久遠了。最初的時候,北方化工廠的研究人員們接到了一個令他們感到費解的指示,那就是用棉花和硝酸製備一種強力火藥。你可以想象,當時的專案組成員們都被驚呆了,他們認為下達這個命令的廠領導要麼是喝多了,說了胡話,要麼是滿世界亂竄的情報部門從某處竊取到了一個技術機密。他們傾向於是後者,因此認認真真地開始了研。

火藥研的過程充滿了艱辛。他們沒有任何參照或提示,只被告知棉花和硝酸“也許有用”,這讓他們走了不少彎路。幸運的是,火棉最終還是被搞了出來,因為他們透過無數次試驗,掌握了一個個技術難點。比如,他們最初浸漬棉花的酸液就只有硝酸,沒有新增硫酸;比如,他們最初完全沒有掌握棉花和酸液的最佳配比;比如,他們最初根本不知道反應該在什麼溫度下進行,等等等等。這些難點都耗費了不少時間及經費,走了不少彎路,好在最後都被一一克服了。

如果說以上這些難點就只是讓研究人員們多浪費一些生命的話,那麼研究如何保持火棉的穩定性則吞噬了許多研究人員的生命。因為原棉淨化得不徹底、酸洗滌得不夠等因素,北方化工廠的火棉研究室生了好多次事故,其中有三次非常嚴重,死傷了不少研究人員,這一度讓火棉的大規模研究被迫中斷了好多年,只留了一個小組跟蹤保持。

真正促使火棉研究加的還是來自曾經阻礙火棉研究的軍隊系統。是的,你沒看錯,6軍、海軍曾經因為試用不合格的火棉而生了事故,進而大雷霆,拒絕再度接受這種危險的東西。不過在新式火槍、大炮試用傳統火藥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時,他們又不得不再度迴轉,找北方化工廠詢問火棉是否有改進的可能。

因為當年下令研此物的老領導早就作古,多年來北方化工廠投入到火棉研上的資金嚴重不足。跟蹤研究這種事物的只有一個小組,他們慢悠悠地進行研,時不時拿出一兩樣成品,交給各個單位試用,效果看起來還過得去。

再後來,北方兵工廠也加入了進來,這使得研進度大大加快,並且這時候他們已經初步解決了火棉炸藥不穩定的缺陷,產品的實用性大大增強。這個時候軍部派員來詢問,那當真是打瞌睡遇到了枕頭,火棉這種新式炸藥的大規模生產成為了可能。

當然了,可能也僅僅只是可能罷了。實驗室能夠製作出相對不錯的火棉,可不意味著你工業化大生產的模式下也能做到這個地步,兩者之間其實還存在著一條巨大的鴻溝。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東岸人已經不可能再放棄火棉了,無論是北方化工廠、北方兵工廠還是軍部,都不會答應。

於是,艱苦的研工作又開始了,這次是生產線和相關生產裝置的研。因為生產這種東西對東岸人來說也是開天闢地頭一回,因此生產線該怎麼設計、加工裝置需要哪些、檢測裝置需要哪些、該如何保證安全等等,又耗費了不少時間。一直到了大前年(1692年),相關技術差不多才臻於完善,火棉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

第一家工廠被設在了北方工業重鎮平安縣,由北方兵工廠組織生產,北方化工廠與其共享專利。不過考慮到軍工行業的敏感性,東岸政府也不敢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因此,在相關部門的牽頭下,國內另一家軍工巨頭大魚河兵工廠出資十萬元,從兩家廠手裡獲得了為期三十年的火棉生產專利授權。今天大家所參觀的廠子,就是大魚河廠在新曹縣新開的火棉生產工廠。

對了,繼大魚河海軍造船廠搬離後,大魚河兵工廠也在逐步搬遷,其部分業務去了青島縣,部分業務去了烏江之畔的歸德縣(具體在石浦鄉),剩下的則搬到了新曹縣。至於其總部,暫時還設在都東方縣,但坊間風傳其很快就會搬到上海縣或新曹縣去。而不管大魚河兵工廠搬去哪裡,可以確定的是東方縣會流失大量稅收及高薪工作崗位,對於城市未來的展是巨大的利空。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政府各部委都要搬去內6的洛陽府了,東方縣多年來一直在流失工作崗位,大家早就習慣到麻木了。

火棉如今在東岸最大的用途就是火炮射藥,因為其無煙、殘留物少的特性而廣受歡迎。當然了,火棉爆炸的威力要遠大於黑火藥,大概是五倍左右的樣子,使用這種東西做射藥,火炮所產生的威力可想而知。

樸世堂一行人今天來到工廠參觀時,恰好目睹了該廠的專業技術人員正在試驗由火棉乾燥壓縮而成的炸藥包的威力。當裝載木桶中的新式炸藥被引爆,旁邊臨時建成的一堵牆轟然倒塌,磚石四散紛飛時,樸世堂是真的被震撼了,久久合不攏嘴巴。

他不是沒有見識的人。他很明白,這種威力的炸藥如果多來一些的話,可以很輕易地將漢陽城的城牆炸塌。而如果用這種火藥做射藥射炮彈的話,同樣可以很輕易地將城牆轟塌,這對於戰爭形態的改變,可以說是革命性的。

“恐世間再無堅城矣!”樸世堂連連感嘆。

參觀完了火棉生產車間後,樸世堂一行人又參觀了該廠生產其他化學品的車間,不過都是走馬觀花,沒有過多停留。在硝化棉上嚐到甜頭後,東岸人現在對硝化其他的東西也非常感興趣,如甘油、水銀等等。甘油是從蓬勃展的制皂行業廢液中提取的,成本不高。因為潘帕平原野牛眾多的緣故,獸脂的產量每年都很大,因此制皂產業也展迅。在政府的規劃下,這些廠開始慢慢向新曹縣集中,一邊生產肥皂銷售,一邊處理廢液回收甘油,然後再賣給大魚河兵工廠做進一步處理。

可以說,本土規劃的新曹縣化學品生產基地的意圖已經初步得到了實現。再下一步,就要看龍頭企業(如大魚河兵工廠)如何做好技術研,不斷開出新的東西了。在這方面,他們也得到了自然科學研究院化學所以及北方化工廠的幫助,未來的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

據另一則未經證實的小道訊息,工商部在經過多次論證後,已經打算將北方化工廠的部分業務剝離出來,然後在宋河南岸成立一家全新的南方精細化工廠。該廠的總部、成品生產及營銷部門擬設在上海縣,中間品的生產則設在新曹縣,產品暫時打算從簡單的做起,如酒精、冷媒、麻醉劑、香精油等等。

應該說,隨著東岸工業的深入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化學工業已經突破了傳統的三酸兩鹼的生產框架,開始向包括工業溶劑(酒精等)、科學試劑、冷媒、防腐劑、染料、化妝品、化學藥品等精細化工領域展。南方精細化工廠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成立的,以便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促進化學工業的整體展。

當然了,也不僅僅是國企在行動,事實上很多有遠見的私人投資者也在進軍這個行業。像隔壁的新汴縣,馬氏食品公司就專門設立了一個酵生產車間,透過對大麥、玉米、馬鈴薯、甜菜等作物的酵,大規模生產乙醇,然後調製自己的品牌酒,向酒精飲料這麼一個大行業進軍,生產效率比傳統作坊不知道高了多少。

此外,在遙遠的汴河上游甚至巴西等地,還存在著許多透過乾餾木材提取醋酸、甲醇、丙酮的工廠。這些工廠的設立,有賴於東岸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投資。人們透過對各種化學現象的研究,先在理論方面取得了突破。而理論的突破,又帶來了應用技術的紅利,很多人根據這些理論研究實際應用,並取得了不菲的收益,這些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從木材中提出化學品的工廠就是了。

東岸國內很多人都說,建國前幾十年是物理學家的天下。人們在物理學家的指導下,機械、建築、紡織、交通、採礦等行業獲得了飛的展,奠定了強大的東岸共和國的骨架。而到了現在,東岸即將迎來化學家的黃金年代,食品、製藥、家化、染料及軍事工業將依託化工產業的崛起而獲得爆性增長,是下一個投資熱點區域,同時也是東岸人民生活水平進入到了一個全新階段的顯著標志。

樸世堂等人雖然對化學一竅不通,一路上看得一愣一愣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感受到其中蓬勃的力量。聯想到現在朝鮮還只有比較初級的採礦業、金屬冶煉業、造船業、木材加工業和製藥業,樸世堂等人就不由地感嘆與天祖國之間的差距不是一般地大!原本還為這些年經濟的增長感到興奮呢,現在看來,竟然什麼都不是,這不由地讓人感到神傷。與此同時,他們也更清晰地認識到了天祖國強大到讓人窒息的實力,在這樣的實力對比面前,朝鮮王國真的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只能咬定青山不放鬆,抱緊天祖國的大腿,希望有一天上國老爺們能賞賜一些技術給朝鮮,那樣他們可就受用不盡了——真的,哪怕擁有技術的商社大部分股權由上國老爺們掌管也是值得的,畢竟老爺們吃肉,朝鮮也能蹭點湯喝不是?

參觀完新曹縣化學品生產基地後,樸世堂一行人又登上了小火輪繼續前行,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更上游的河寧港,一個規劃中的機械及交通裝置零部件生產基地。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