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煙臺(四)

莫茗率領的“大軍”沿著明政府修建的驛道一路前行。道路情況還算不錯,他們先向南,再折向東,行了小半天后,終於抵達了第一個目的地——奇山守禦千戶所城。而在抵達奇山所前,東岸人還一路拔除了兩三個煙墩,這些煙墩沿著官道佈設,用來傳遞重要軍情。只不過到了崇禎十六年的今天,這些煙墩大部分只存在於紙面上了,很多墩堡裡的軍戶已經逃亡一空,只有一個墩堡內還有一些老軍漢在耕種戍守。而這些人,毫無意外地成了東岸人的俘虜。

奇山所於洪武三十一年設立,是一座城週二裡的小城,城高二丈二尺,厚二丈。牆體內層為夯土,外層包磚——一座定型的明朝衛所城池。奇山所額兵七百餘人,只是經過多年的戰亂,尤其是兩個月前的那場韃子破關之戰,奇山所城內原本就不多的兵丁更是逃散一空。如今韃子退去已近兩月,所城內又66續續有了一些逃散的軍士回來屯種。

由於韃子三月才退走,而他們從外地返回又耽擱了些時日,當他們將藏起來的種糧拿出來準備在貧瘠的土地上開始今年的春播時,其實已經有些誤了農時了。不過一年不種地就一年沒的吃,這些名義上為軍戶實則為農奴的衛所軍士們依舊在城外幾個屯田點內,進行著機械而又辛勞的耕作。因此,當行軍度極快的東岸軍隊突然出現在奇山千戶所西門前時,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農村田園景象。

而當他們出現時,那些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的軍戶們先是愣了一下。待看清楚他們的面容後便猛地一聲喊。四散而逃。他們逃去的方向自然是奇山千戶所城。而且這些人在逃跑時也沒忘了帶上農具——他們極為重要的財產之一。

接下來進行的便是無聊的追逐遊戲,挺身隊的一撥官兵先於他們搶佔了大開的千戶所城西門。而一些騎著馬匹的軍官則帶著身強力壯、訓練有素的步兵們在外圍拉開了一個大圈子,將這些四處逃散的軍戶們一一圍攏起來,然後就地實施抓捕。由於莫茗下達了儘量不殺傷人命的命令,因此抓捕他們也著實費了一番力氣。

而在6軍士兵們和這些軍戶在野外進行著老鷹抓小雞的遊戲時,挺身隊的主力已在庫爾漢的帶領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了所城內,將意欲逃跑的一干衛所官員們當場堵住。在爆了一場不甚激烈的短促戰鬥後,挺身隊官兵以傷三人的輕微代價全體俘虜了這幫官員及其家屬。

整場“戰鬥”在兩個小時後終於劃上了句號。東岸人順利攻佔了奇山千戶所城。並俘虜了自副千戶(千戶不知所終)以下298人,外加少量糧食和牲畜。所城內的官倉中還存有數十枝老舊的鳥槍、少量火藥和鉛子,以及少數鏽跡斑斑的刀矛,看起來寒磣無比。

“就這種武備、這種訓練、這種士氣,活該打不過韃子!”莫茗看了武庫後大失所望,然後他又很快朝身後的一名年輕參謀吩咐道“這些垃圾武器都裝車拉回去吧,返程的時候順便拉些糧食和工具過來。另外,通知李毅,讓他撥三百個朝鮮男丁過來拆城牆。這種老式城牆無法有效揮我們的火力優勢,留下來又難免資敵。還是拆了把材料運到芝罘島去修我們的要塞和碼頭比較好。”

奇山千戶所牆高城厚,牆體外層、城樓、瞭望哨等全是用大塊的青磚修建。而城門和地基則是用大塊的條石砌成。那些歷經風雨侵蝕的青磚也許以東岸人的標準來說沒法再用來修城牆,但拿來修城內的房屋卻不成問題;而那些打磨得極為平滑的大塊青石則比較重要,這些材料用來修建稜堡的地基、牆體、城門或城樓均非常合適。

莫茗一聲令下,很快,這些被俘虜的298名男女老少在東岸人刺刀的威逼下眼含熱淚,甚至哭哭啼啼地拆起了奇山千戶所城。他們先從城內建築開始拆起,衙門、武庫、官倉、民居等建築一概不留,拆完這些後再開始拆城牆上的望樓、城樓,最後是牆體與地基。東岸人將鐵錘、鐵鎬、鐵釺等工具放給男丁讓他們方便幹活,同時也將女人、小孩都控制起來,讓這幫人興不起反抗的念頭。

在留下一半(65名)挺身隊3中隊官兵留守後,莫茗又馬不停蹄地帶著主力部隊向下一個目標——寧海州進。部隊主力依舊為6軍第1o2連,輔以六十多名挺身隊官兵和數十名朝鮮夫子(25輛馬車,已返回5輛),以一種不快不慢的度朝寧海州城而去。這一段道路看起來不是很好走,由於近年來地方秩序的崩壞,道路年久失修,破爛得很,這嚴重製約了東岸人的行軍度。這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大型四輪馬車在坑坑窪窪的道路上相當難行,要不是車軸部分加裝了很多潤滑油、車廂下方安裝了減震彈簧的話,怕是到現在已經有車輛損壞了。

也只有這個時候,莫茗才理解了為什麼歷史上有的部隊喜歡用騾馬馱運軍資。比如日本人的馱馬師團就是如此,實在是騾子馱運起貨物來比馬車快啊,雖然效率低了點,但在崎嶇難行的路段還是非常實用的。嗯,可以把這一條記下來,以後呈文上交給軍部,讓他們自己改革去。

部隊傍晚時分在辛安河畔休整。這個數百人的營地沿河搭設,士兵們熟練地從馬車上拿下一捆捆的鐵絲網、木樁,然後開始紮營。在拉起兩道鐵絲網後,他們又把大車尾相連在一起,作為一道內層防禦設施。一切搞定後,他們才開始搭設帳篷、燒水做飯,整個過程全部按照步兵操典來執行,顯得井井有條,讓旁邊那些土包子挺身隊員以及朝鮮夫子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吃過晚飯後士兵們就立刻被驅趕進了各自的帳篷,軍官們將帶他們進行例行的政治學習,主要內容就是黑歐洲各國、宣揚東岸優越論。而哨兵們在給鐵絲網掛好鈴鐺和倒刺後,開始在營地內進行巡邏,狼犬也警惕地豎起了耳朵,在營地內跟著哨兵跑來跑去。

一夜無事。第二天,休整完畢的部隊透過一座殘破的石橋順利跨越辛安河後,此時離寧海州城已經只有十餘里了。羅天生這廝雖然貪生怕死,但到底久在外面走動,這帶路的活還是很勝任的。既然目標在望,那麼就不能再耽擱了。莫茗下令加快行軍度,很快,兩個多小時後,寧海州那殘破的州城就出現在眾人的眼簾裡了。

二月十二日(農曆)的時候,寧海州州城被韃子攻破,知州、同知等官員死難,百姓、財物被韃子大量掠取,原本一座挺繁華的城市也遭到了致命的破壞。因此,此時的寧海州城內只有零零星星逃散回來的一些居民。這些居民在韃子到來前星散到了鄉下或者別的城池,韃子退去後他們又66續續跑了回來。不過就目前來說,敢跑回來的大多是一些底層小老百姓,他們為了生存可沒法長期在外地流浪,特別是那些還薄有一些家產的自耕農、小地主、手工業者或小商人什麼的。

城牆依舊殘破不堪,城內連個主持事務的高階官員都沒有。遠在登州的諸位老爺們也只是在韃子退去很久之後,才派了個幕僚模樣的傢伙跑過來看了看,詢問了下情況,然後便匆匆離去,接下來便再無下文。不過不管上頭委派的新知州啥時候過來,大家都得繼續生活。每個人都默默地收拾著殘破的家園,檢點著自己不多的家產。

不過,他們的噩夢顯然還沒有結束,因為一支突然出現在城外的部隊將這裡所有人剛剛燃起的對生活的渴望再次打了個粉碎。這支帶著大量馬車、擁有數百名裝備精良計程車兵的隊伍,輕易衝進了尚沒有任何防禦力量的寧海州城,將整座城市控制在手。

接下來生的事情一如在奇山千戶所所生過的一樣。分散開來的東岸人開始四處抓捕城內的居民,不過他們區區三百多兵馬顯然無法無法控制偌大一座城池,特別是在他們分派數十名士兵控制幾座城門後,兵力更顯薄弱的他們顯然沒法在短時間內控制住城內的局勢。一直忙乎到午後三點,在開槍殺散了兩股聚眾反抗的城內居民後,東岸人終於如願控制住了這座不設防的城市,掌控住了城內尚存的一千三百多名居民的命運。

1643年5月26日,就在阿巴泰統率的滿清大軍,帶著連綿3o餘里、裝滿財物與擄掠來人口的車隊剛剛離開北京近郊沒多久的時候,遠在山東登州府寧海州,一支小小的部隊帶著二十多輛大車以及一千多名擄掠來的居民,也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所不同的是,阿巴泰的大軍屁股後面跟著三十萬“圍觀”的明軍,而東岸人的部隊後面則只有一片荒涼。。。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