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東線無戰事(二)

正處雨季的新華港難得地有了個晴天。

朱老爺坐在碼頭邊的一處小酒館裡,吹拂著清爽的海風,喝著本地著名的“財酒”(即1o8藥物,其內所含的成分對肝細胞前期的瘧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藥物泡酒後更被萃取了一番,效果更強,能有效減低得瘧疾的機率,具體見本卷第217章),眼睛卻盯著新華夏灣內一隊歸航的單桅漁船。

這些漁船都是本地的新華夏造船廠所造,使用後山上極為豐富的紫檀、黃檀、紅檀等優質木材建造,噸位不大不小,大概都在一百來噸的樣子。目前新華夏灣內共有這樣的漁船過3o條,每條船配七八個漁民,捕魚期內便到政府制定的漁場內去捕魚,捕獲的魚蝦由政府統一收購後進行再加工。

眼前的這個船隊便有5艘漁船和1艘加工船,看領航的船老大滿面紅光的樣子就知道這次肯定收穫不小。果然,只見這幾艘船隻熟練地利用灣內海流及海灣上空吹拂的東南風靠上碼頭後,那個船老大便率先跳上碼頭,然後扯著大嗓門吼道“老孫頭,快給我死出來,這次運氣好,釣到一條那啥子魚,對了,叫大眼金槍魚!乖乖,俺老劉還是第一次釣到呢,晚上釣到的,這玩意兒據說白天潛得很深,不容易捕呢。還是這延繩釣魚法好,捕蝦的時候還能順便釣釣魚,一舉兩得,嘿!”

“在哪在哪?”裹著一條圍裙的酒館孫老闆正在後廚給朱衡做魚,此時聽到碼頭上的嚷嚷聲。手裡還拎著菜刀的他便直衝了出來。在他身後。還跟著兩個流著鼻涕的小屁孩。他們穿著用大人衣服改小的外衣,一邊把手裡的蝦乾往嘴裡塞,一邊飛奔過去看熱鬧。

朱衡雖然自重身份,不好意思擠過去看,但其實也頗為好奇。他在本土大小也算是個有錢人,可尋常也吃不到這勞什子金槍魚,不是買不起,是買不到!市場上根本就不賣!以前也常聽聞新華夏地區盛產金槍魚。但因為當地漁民們捕撈的重點是斑節對蝦、粉蝦、龍蝦、鷹爪蝦等蝦類,因此偶爾捕獲的金槍魚都被醃製或風乾後當成“貢品”出口到了本土,專供達官貴人們(穿越眾)享用。

朱老爺當時就對這種魚留起了心,因為他隱約聽說都的貴人們對這種魚趨之若鶩,為此甚至不惜一擲千金。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這些年來新華港的漁民們其實已經對這種大魚比較上心了,這從他們白天捕蝦,晚上還用延繩釣法釣金槍魚就可以看得出來。

“你小子賺大了,這要是賣給廠裡,起碼能掙個上百元。”孫老闆看了這條足足有上百公斤的大眼金槍魚。有些唏噓地說道“你小子真是命好,往年一年也就能釣個幾條。就讓你給趕上了。”

船老大哈哈一笑,一邊指揮手下將這條已經醃製好的金槍魚快送到不遠處的海產品加工廠裡,一邊說道“這次出海運氣不錯,除了那些蝦子外,還捕了不少金貴的東西。嗯,按照上頭的圖錄應該分別叫海參、鋸緣青蟹,嘿嘿,都是本土需求的緊俏貨。這日子總算可以鬆快點了,以前運氣實在太背!”

“嘿嘿,馬上就進入颶風季節(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休漁期了,你小子也可以安安心心窩在家裡當員外了。我就不行了,守著這麼個破酒館,拉扯著兩個小孫子,一天不幹就沒得吃,唉,勞碌命啊。”老孫頭搖了搖頭,用羨慕的語氣說道。他的兒子兒媳都是大明人,從山東來到新華夏後在一場時疫中雙雙殞命,留下了兩個孫子。

聽老孫頭這麼說,與他同來自登州的船老大拍了拍他肩膀以示安慰,然後又轉移話題道“對了,你一會給我拿6瓶財酒過來,大夥出海這麼久了,先喝兩口解解饞。等忙完了事情,晚上你給我整一桌菜,別他媽盡弄些魚啊,大夥快吃吐了。就牛羊肉什麼的,晚上我在你這宴請整個船隊,這次出海收穫這麼大,大家一起樂呵樂呵。”

“沒問題。”老孫頭拍著胸脯說道,說完後,他才彷彿想起了什麼似的,幾步走到朱衡朱老爺面前,手足無措地說道“罪過罪過,看到外面釣了稀罕的魚便忘了客官要做的鯽魚還在廚房呢。客官勿怪,小老兒這便去做。”

朱衡要點的鯽魚自然是非洲鯽魚了。這些非洲鯽魚全部是人工養殖,西鄉那邊一大片的水稻田裡養著的便是。這種魚適應性強,還能吃水稻田裡的蚊子幼蟲,因而被大量養殖。不過以後這種稻田養殖的魚可能就會不多見了,因為新華夏開拓隊已經正式決定在下一年度不再種植水稻――因為那片水稻種植區大量孳生蚊蟲,已導致多人得病――而改種玉米。

“不妨事。”朱衡笑眯眯地說道。在看到老孫頭轉到後面廚房去後,朱衡又把目光轉向了碼頭邊仍在高談闊論的一幫漁民,心裡卻已經漸漸活泛了起來。

一條上百公斤重的大眼金槍魚賣給海產品廠賣上百元?真真是鄉下人沒見識,這條魚若是賣到東方港去起碼能賣三百元,若是碰上喜愛之人花個五百元買下都有可能。這樣算下來,這門生意還真是大有賺頭啊!

想到這裡朱衡朱老爺又仔細盤算了下,早就聽聞農業部的好友透露,新華夏島西北部從馬任加到貝島、東北部聖瑪麗島周邊、新華港正北方沿海、中部塔城港東南一百海里處都是比較理想的漁場。其中西部的馬任加以北地區蝦類資源極其豐富,素稱“蝦庫”,即便是盛產紅蝦的拉普拉塔都沒法和這裡比。聽說當地土人捕蝦技術落後,都是脫光了潛水到海底用手抓海參和龍蝦,就這樣每天還收穫頗豐,可見此地資源之豐富。那些普通的斑節對蝦倒也罷了,但那海參、鋸緣青蟹、大龍蝦什麼的在本土確是供不應求,值得搞一搞。

另外,聖瑪麗島周邊的蝦也不少,也值得捕。不過該地最著名的卻不是蝦,而是石斑魚、帶魚、鰻魚等魚類,這些也都是本土所沒有的暖水魚類(本土多是冷水魚類),據觀察市場銷路一直非常好。

當然了,新華夏島最著名的當然還是金槍魚了。這種終年在海里遊動不停、體型碩大的魚類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很受達官貴人們的青睞。捕上來的金槍魚無論是製成魚乾、鹹魚還是魚肉罐頭,都能很快被他們派代理人搶購一空,讓人咋舌不已。

整個新華夏島周邊(包括模里西斯、塞席爾以及坦尚尼亞沿海)都是著名的大眼金槍魚和黃鰭金槍魚漁場,若是有個兩條船,一年釣個十條以上,那就是數千元了,怎麼著都是賺的。想到這裡,朱老爺便開始緊張地盤算起了做這行當需要的投資。

先,一條加裝蒸汽動力的金槍魚釣船是必須的。嗯,最好要改裝一下,釣鉤要多樣一些,平時也能釣釣這裡的魷魚。畢竟能不能釣到金槍魚是要看運氣的,很多時候出海可能十天半月都釣不到,這都是常有的事,那麼多準備一些釣魷魚的釣鉤,平時沒事時釣釣魷魚,也可以多少補貼一下,以降低成本。只是這樣一條船沒有個三五千元拿不下啊,而且還要準備釣具和補給品,平時還要維護保養船隻,哎呀,這還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其次,自己還得獲得政府頒的捕魚牌照。自己不是本地人,要想搞到這牌照怕是有點困難,不過如果動關係的話也不是沒可能,只不過需要多費周折而已。

最後,招募水手才是一個頭疼事。政府現在雖說已經放開了部分行業對私有資本的禁入許可,但卻也設定了一些潛規則來限制私有資本。就拿捕魚業來說,你私人可以去申請牌照捕魚,船隻也可以在國內訂購――甚至政府還有優惠(因為可以培養後備水手),但卻禁止漁船所有者在國內招募水手,因為這很顯然是在同國營南海漁業公司乃至海軍搶生意嘛。因此,朱衡朱老爺若真的想搞起自己的遠洋捕魚生意,這從國外招募水手就是必須的了,而這顯然是一個難題,非常考驗他們的關係網和背景。

這捕魚生意必須搞起!想了半天后朱老爺算是下了決心,自己手頭餘錢還有不少,若是再回去厚著臉皮託人搞一筆貸款、再動幾個鄉黨募集一些款項,置辦個兩條蒸汽金槍魚釣船不成問題。剩下的錢還可以在新華港搞個漁產品加工作坊,利用從本土訂購來的生產原料製作各類漁產品罐頭,賣回本土定能大賺一筆。

不過這辦作坊也得招募人手啊,唉,真是愁死了。從國外招募工人要花很多錢的,得,這次辦完這邊種植園的事情趕緊回一趟縣裡,甚至去一趟都,多拉一些手頭有餘錢的主到這裡來財。新華夏島可是個寶島啊,處處是商機,若是好好經營,真的是個聚寶盆呢!。。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