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盧屋村(二)

小說:第一章逆天奪子 作者:腳頭壩

石橋的橋面不是很寬,兩駕馬車並排而過都有點勉強,橋的跨度更是不值一提,由於河面的寬度不是很寬,整個橋的長度也就只有兩丈左右。

橋雖然是又窄又短,但卻是典型的拱橋,由於這橋是由九個拱洞構成,所以這橋又被唐江人稱之為九駁橋。

在盧屋村群英薈萃的年代中,這一條小河是並沒有存在的。這還是在盧師諦、盧同佐等一批在神龍帝國叱詫風雲的風流人物辭世之後,時任盧氏家族的族長生怕家族聲望就此衰敗,特意尋找到了當時著名的一個風水大師花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足跡遍佈了整個盧屋村後每一個角落經過仔細地勘探後,建議當時的族長從唐江引水入村,挖一條運河繞村子一圈,並將此稱之為玉帶纏腰,並信誓旦旦地說,一旦這運河竣工之後,那以後村裡的後人肯定是高官得做,駿馬得騎。

聽了風水大師的話以後,這族長也是萬分的高興,誰不想整個家族能夠在自己的手中興旺達啊,現在只要動員村裡的人挖這麼條河,那子孫後代便能人才輩出,出將入相,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族長一聲令下,各家各戶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整個村子都被動員起來去修建這條運河。投下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歷時三年才將這條河給貫通。

運河竣工之時,整個村子是熱鬧非凡,到處都是披紅掛綵,鑼鼓喧天。整個村子是連擺了七天的流水席,請來的戲班子也在村子裡面接連地唱了七天。

雖然夢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非常殘酷。這條運河修建好之後,盧屋村不僅沒有人能夠出將入相,反倒是呈現了衰敗的跡象。

在這條運河建好的近百年內,就再也沒有出現像盧師諦他們那一代天位巔峰輩出的盛況,現在的盧屋村就是能夠達到地位巔峰的都屈指可數。

也幸虧整個村子地底蘊在這裡。就像一艘爛船也還有三分釘在那,要不然早就被鍾屋村趕下了唐江鎮頭號家族的地位。

走過九駁橋,是一個十字路口,兩條光滑的鵝卵石路在這裡交叉。

李逸塵穿過路口,沿著這筆直的鵝卵石路往前行走。

在李逸塵的右手邊就是盧氏家族的祠堂,雖然新年祭祖已經結束。但祠堂的門還是敞開著。

盧氏宗祠建的非常地高大,坐北朝南,分正祠、中堂、前廳、後廳四個院落。整個祠堂畫棟雕樑,飛閣流丹,擺設講究。廳堂、天井等錯落有致,顯得那麼肅穆、莊重。

在宗祠的大門前,擺放著一面巨型石鼓,兩邊各豎立一根石制華表,這是為了表達盧家祖先擊鼓為戒,精忠報國的精神。

進入祠堂大門,進入眼簾的是高大的松樹、柏樹、桂樹……像歷經滄桑的老人,沉靜地見證著歲月的流逝。

從前廳到中堂的鵝卵石兩旁各種植著一排松樹和柏樹。象徵著松柏長青。

而中堂的門口建有一個桂花池,金桂、銀桂各一株,樹高數丈。雖然現在這兩棵桂樹上面的葉子都已經凋落。但也可以想象到了花開季節,桂子飄香,沁人心脾景象。

穿過前廳,就能看到門楣上掛著一塊大匾,上書“急公好義”四個大字,這也許就是盧屋村人的精神寫照吧。盧氏先祖這是將做人的準則。高懸於族人的祠堂上。

從祠堂中門窗的雕花可以看出建造這座祠堂匠人的精緻技藝,所有的結構都將就門當、戶對、雀替。

盧氏祠堂的正祠和一般的祠堂稍微有點不同。它並沒有供奉盧氏家族列祖列宗的祖先牌位,而是在正祠裡面的牆上勾畫出了盧氏家族的圖騰。這盧氏的圖騰,右邊是一隻獸,威猛、健壯;左邊是魚的形狀,下面一個盅樣的器皿。

雖然在祠堂的正祠沒有供奉祖先的牌位,但在正祠後面的後廳裡卻擺滿了盧氏家族歷代祖先的數百塊牌坊,以供族人拜祭。

這座盧氏宗祠是整個盧屋村中最神聖的地方,也是個這祠堂是個迎官接官之地,從盧屋村出去應考的人,或是中考、當官的回村光宗耀祖的人,都要在這裡接受村中長老代表全村人予以的祝福。

走過盧氏宗祠,石路的兩旁是一片稻田。由於早就過了收穫的季節,所以眼前並沒有什麼稻浪翻滾的情形出現,乾枯的稻田裡面只剩下一些收割後殘留。

透過這一片稻田,可以看到盡頭是有一座青磚大瓦房。

這座青磚大瓦房叫做篤慶堂,是為了紀念盧氏九世祖盧相絲而專門建立的專祠。專祠直進二棟,長六丈五尺,寬三丈一尺七寸。兩側青磚築成“封火燕尾牆”,數丈之高,氣派莊重。大門門框用紅石砌成,門樓上鑲有一塊紅石刻成的橫匾“敬池公祠”。上下廳之間建有的“天井”,主要是為了排水、採光、蓄風、調節冬夏氣溫,營造風水,“天井”地下面的暗溝直通外面的池塘。

在篤慶堂的前面建有一扇精工細作的牆,為房子增加了許多光彩。牆上雕刻了字畫,為“慎修思永”。

專祠前面有餘坪一塊,長三丈九尺五寸,右邊有廚房一棟,廚房前有餘坪一塊。廳上門壁雕作精良,下廳前有二根紅石石柱,意為頂天立地。

在祠堂裡面每一個細節都是雕作精良,營造出大氣,秀氣、文氣的氣氛。

看著周圍的景色,莊嚴、肅穆的祠堂、道上悠閒散步的雞鴨鵝、一路小跑的黃狗……濃濃的鄉韻讓李逸塵陶醉在其中,心情頓時開朗起來,就連腿上的疼痛這會都感覺不到了。

不知不覺中,李逸塵已經穿過了這片稻田,走過了在篤慶堂,來到一個三岔路口。

三叉路的左邊是通往一片小竹林,右邊這條路則是通往李逸塵的舅姥爺家。沉迷於美景之中的李逸塵迷迷糊糊地就往左邊那條路上走了過去,當眼前出現一片小竹林的時候,李逸塵才猛然驚醒,現自己走錯了方向,這會才趕緊回頭,往自己舅姥爺的家的方向走去。

在三岔路口右邊那條路走了沒幾步,就是一個青石鋪成的曬穀場,李逸塵的舅姥爺家就在曬穀場的對面。

村裡面的人早就已經將收割回來的稻穀曬好,並收進了糧倉,所以整個曬穀場顯得乾乾淨淨的。

舅姥爺家的大門正對著曬穀場,站在曬穀場上,李逸塵就可以看到舅姥爺家大門口的那五級石階。

李逸塵來到房子門前,走上臺階,推開大門後就看到前院有對稱金魚池,碩大的門周圍,寬厚的青地磚,上廳正樑有兩個燕子窩。

整棟房子有二廳六院,直進三棟,分上廳、中廳、下廳。廳上雕樑畫鳳,門窗木雕格子花卉吉祥物,一切顯得相當氣魄。正廳的側面又有橫屋、側廳等、住宅前、後、左、右又有六個院子。

李逸塵進了大門,還站在前院,就已經聽到裡面正廳有人在大聲地說話,真是人聲喧譁,熱鬧非凡。未完待續

喜歡逆天奪運請大家收藏逆天奪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