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2 / 2)

若是依照你的貴己之論,想必這是錯誤的。

但在諸夏大戰時,燕國抵擋北方胡人,使齊國能夠傾國而出,而免遭胡人的侵害,這不得不說是昔年存續燕國的功勞。

齊人幫助燕人,最終讓齊人存活下來。

這說明只有兼愛天下,人人互助,才能以天下之力救一人,才能在己身遇到危險之時,最終救己!

兼愛就是貴己,兼愛就是重生!”

洛懷臣坐在陽勝身旁,有些詫異的望著他,實在是沒想到陽勝竟然推匯出了這麼一套邏輯,直接將楊朱理論的根都刨了,這也太秀了。

儒家聽著陽勝的問,只感覺頭皮麻,這種詭異的邏輯,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但是說不出來,這就是之前儒家面對墨家的感受,現在輪到道家楊朱了。

楊朱同樣深深地皺起了眉頭,諸子百家的理論誕生的時候都是為了解決諸夏列國內部的事務,但不論是老子、還是孔子,從他們進入守藏室之後,視野的範圍就會不可避免的擴大。

墨子同樣如此,最大的區別就是典籍之中開始帶上了大量關於夏夷之間的論述,這就是陽勝為什麼會直接夷狄來對楊朱進行打擊的原因。

楊朱思索一番道:“墨者兼愛,是損身利人,墨子前往吳國阻擋攻楚,若是直接死在吳國之中,那麼萬事皆休,所以兼愛不是貴己重生,陽勝子你錯了。”

楊朱是為了駁斥墨家,陽勝已經陷入自己的邏輯之中,同時開始思索,但是兩人都未曾見到旁邊的儒生已經激動不能制了。

陽勝的理論沒問題,只不過墨家兼愛不行,但是儒家有差別的愛,同樣可以達到統合天下的效果啊!

儒生們回想著上古聖王和當世的霸主,都是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又想起夏夷之辨,隱隱約約之間似乎找到了某種一統的理論依據。

楊朱又想到了陽勝話中的一個弱點,“陽勝子說,齊國援助燕國,最終燕國幫助齊國,得以存身。

但若是齊國直接吞併燕國,守衛齊國的就變成了齊人,面對更加強大的齊國,或許胡人根本不敢南下呢?

那麼墨家所宣揚的非攻,豈不是在害人嗎?”

陽勝攻擊楊朱的貴己和重生反而會害人,楊朱立刻反擊,兼愛是害己,非攻則害人。

毫不相讓,抓住對手的核心理論一頓狠批,這就是學術辯論。

儒生聽著楊朱的理論心中的迷霧更是少了一些,王天下的大道似乎就在眼前了。

楊朱和陽勝之間持續的辯論著,但是雙方圍繞著根本不斷舉例,但卻沒有辦法攻破對方的陣營。

反而是儒生的眼中神采越來越亮,最終兩人中止了這一場辯論。

黑和白之間是涇渭分明的,既然在理論上不能駁倒對方,那麼就在現實之中打倒對方。

洛宮。

雙方所辯論的過程自然會呈遞到洛國公室手中,洛清翻看著楊朱的理論,感慨道:“這天下之間的才智之士真是越來越多了。

道儒墨法,都是世間的顯學,現在又出現了楊朱的學問,出於道,而不同。

墨家出於儒家,最是反對儒家,楊朱之言則駁斥墨家,若是天下人真‘貴己’和‘重生’到他理想中的程度,就連國家和君主都沒有了。

陽勝這點說得對,諸夏若是無國,又怎麼能夠抵擋夷狄呢?

難道楊朱還想要對夷狄傳道嗎?”

楊朱的理論把洛清都整不會了,洛氏還從來沒有過這麼不認可一個人的理論,就連墨家的“兼愛”,洛氏都認為能夠改造。

但是楊朱的學說,太過精緻,連改造的餘地都沒有,在現在的世界之中,必然走向極端的境地。

混混沌沌之所,姬昭的身影在其間沉沉浮浮,這裡沒有光、沒有太陽和月亮,沒有花草樹木,一道冥冥的意識在他沉睡之間,向著洛長的腦海之中傳去。

“!”

洛長的神情陡然認真起來,皺眉思索了一番,對洛清說道:“清兒,現在開始挑選族人,準備編撰一部大典,名為《諸子,將自老子和孔子以來的所有的典籍都囊括進去,告知後世。”

————

在洛國學宮數百年的無數辯論之中,“墨楊之辯”的貢獻依舊可以排到前十。

這場辯論的雙方,陽勝和楊朱都沒有獲得完全的勝利,所以在《墨子和《楊子之中,都沒有完整的被收錄。

但是在儒家典籍之中,卻對這一場辯論大書特書,當然是帶著一種批判的敘述,儒家據此提出了一王天下的理論,這是它興盛的根基之一。——《儒家新解

本章算是一點自己的理解,所以我沒有讓墨子登場,12月月末好像有雙倍月票,大家可以留一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