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2 / 2)

您眉心的聖痕是生來就有的,即使有亂臣賊子,難道能剝奪您的高貴嗎?

它告訴所有人,您是素王的子孫,所以您有底氣面對公室和公族。

孤也有這個底氣,但是孤的子孫呢?

從孤這裡開始改變吧,孤再也不想讓晉國因為內鬥而錯失稱霸的時機了。”

說到這裡,洛言已經明白了,公子重耳不信任公族,因為晉國一直以來內鬥太嚴重,這些公室和公族時時刻刻想著篡權奪位。

經歷如此慘烈廝殺才登上君位的重耳不可能再給公族權力,重用卿大夫,最多也就是權臣,沒有資格登上晉國的君位。

重耳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永遠保證晉國君位把持在他這一脈手中。

“晉侯,因為公族可能背叛就棄之不用,這難道不像是因為吃飯被噎住,就連飯也不吃了嗎?”

人的侷限性無處不在,重耳這樣賢明的君主,也是不可避免的。

重耳擺擺手道:“當初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原因,孤的卿大夫們都是賢明的臣子,是足以輔左聖王的,比那些空有血統,卻敗絮其外的公族有能力的多。

有他們的輔左,想必晉國是能夠興盛的,尊王攘夷,王道大義,孤會去做,太子就勿要擔憂了。”

洛言將當日生的場景完全告知洛辭,嘆息道:“晉國的卿大夫們誠然是賢臣,世卿世祿的制度,大肆賜土的政策,這難道不是五百年前邦周的制度嗎?

晉國很快就會興盛起來,但最終一定會因為這個制度而滅亡,就像是現在的王室一樣。”

晉國的制度實在是太有即視感了,這種制度對外擴張自然是無往而不利,但是對國君的權鬥、御人屬性要求很高。

否則周王室的結局就是晉國公室的結局。

晉侯重耳暫時是想不到那些了,現在的他大權在握,意氣風,晉國真不愧是列國之中底子最厚的。

在重耳改革國內軍制,實行六卿制度以來,整個晉國都彷彿變成了一駕戰爭機器。

而且壓制了那些只會壞事的公族之後,輔左重耳的臣子的確個個都是賢臣。

短短三年時間,就在翼城之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晉國還有強軍,世卿世祿的卿族逐漸地侵蝕著原先屬於晉國公族地土地。

重耳對這件事抱著一種放任自由地態度,那些公族大多數都是當初追隨公子舞的,在晉侯無知薨逝之後,依舊要追隨著公子舞殺死他。

重耳深恨這些人,他曾經對左右說:“公族是公室的翼護,但是這些人卻追隨著公子舞妄圖殺死晉侯無知,在國君之位落在孤的身上時,又追隨著公子舞要殺死孤。

可見在他們的心中是沒有國君的,等到碧落黃泉窮盡之時,孤才會原諒這些不忠不義的人。”

重耳的舉動再次激化了晉國之中公族與卿族的矛盾,甚至有公族公然說道:“重耳這樣苛待公族,數遍列國都不曾見。

楚國是南蠻建立的,習得禮儀之後,尚且知道重用公族,難道重耳會不知道嗎?

晉國,是素王分封的姬姓宗國,位列諸姬第一,如果晉國都這樣做,姬姓還有什麼尊貴之處呢?”

重耳聞言自然是大怒,他認為這些公族是在試探自己的態度,他想要殺死這個人來威懾公族,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威勢。

在左右的勸諫之下,他收起了這樣的心思,但還是向整個晉國的公族出了一封告書。

“作為臣子,隨意的毀謗國君,難道是正確的嗎?

沒有德行與能力的人,難道能夠身居高位嗎?

晉國的黃金和美玉堆得像是小山一樣,美麗的布帛隨處可見,難道孤會吝嗇於賞賜嗎?

實在是你們的德行像臭水溝中的老鼠,你們的才能比路邊的乞丐還要不足,美玉是賞給君子的,布帛是賜給賢人的。

你們還不配得到這些,不如多多向先賢學習,若是願意,可以前往洛國的學宮之中,那裡有賢人會教導你們。

回來之後,想必就知道如何尊重你的君主了。”

重耳這一番辛辣的諷刺,就像是一封戰書,震動了整個晉國,讓整個晉國公族顏面掃地。

重耳是大權在握的國君,他強硬的意志覆蓋了整個晉國,那些叫囂的公族瞬間閉上了嘴巴。

但是矛盾不會消失,只會積累。

重耳即位四年的時候,晉國遭遇了非常關鍵的一場戰爭。

為了保證周王室的安全,之前盤踞在尹洛之間的尹洛之戎,被晉國和洛國共同驅趕著往尹洛上游而去。

結果因為這裡的生活條件太差,於是他們想乘著晉國將精力放在狄人身上時,向著周王室動了一場掠奪戰爭。

……

文公即位,譏公族不忠,德行不足,才能不堪,故不用,又言卿士多賢,必盛晉。

洛襄公曰: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晉亡之日,哀公嘆曰:襄公之見,何其如此之遠矣?

時人曰: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國語·晉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