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白駒過隙(2 / 2)

一句“秦滅楚,猶如楚滅吳,臣為您感到擔憂”,讓楚王很快就答應了趙楚兩國之間締結國書,共同抗秦。

一直以來畏秦的魏國國君則被蘇秦恐嚇忽悠,“大王,魏國雖然被秦國佔領了許多的土地,在戰爭之中折損了許多的精銳。

但是魏國的城池密集,依舊有眾多的人口,只要給予魏國數年的時間,魏國依舊能夠強盛。

您不應該如此的害怕秦國,更遑論是未戰就向秦國割土了。”

魏王嘆息道:“秦軍逼迫,要魏國再割讓土地,否則便要兵滅魏,魏國精銳盡失,恐怕難以抵擋。”

“外臣從趙國而來,到楚國之中為兩國公室締結婚約,兩國在南北守望相助,這樣秦國就不敢進攻趙楚兩國。

若是魏國同樣加入同盟,與趙楚兩國同盟質子,秦國顧及趙楚兩國的力量,想必短時間內就不敢進攻魏國,魏國就可以喘息恢復了。”

蘇秦遊說各國君主,每每先稱讚國中的優勢,然後論證這些優勢為什麼面對秦國揮不出來,然後就開始講危險所在,最終論證合縱聯盟的重要性。

當秦國大軍越過黃河,東出函谷,再次要擊魏破韓時,六國合縱國書到了秦王的面前。

秦王再次祭出了威嚇,揚言若是有哪一國敢救援魏國,那攻破魏國之後就要報復,這招一向管用,但是面對蘇秦所組織的六國合縱,竟然失效了。

合縱是用利益聯結起來的,蘇秦讓他們相信對抗秦國才是最有利的,自然就不會有人背盟。

“彭!”

秦王憤怒的直接將桌桉踢翻,滿堂秦臣戰戰兢兢,沒想到六國就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搞出了這樣的大事,“攻魏大軍撤回。

列國之間,伐交缺一不可,這就是教訓,傳寡人詔令,向天下招納賢才,寡人要尋找能破六國合縱之人。

另外派人賄賂六國卿臣,離間合縱,寡人不相信六國諸侯真的如此信任蘇秦,寡人同樣不相信六國之間能按捺住互相攻伐之心。”

蘇秦之名響徹諸夏,天下皆知有一奇人,聯結六國,身掛相印與上將軍大印,合六國之力抵抗秦國,使強秦不能向東,六國之間不再互攻。

秦國的人才基地——魏國,又一次的向秦國進行了戰術援助,為秦國提供緊缺的外交人才和軍事人才。

張儀為秦國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方向,還對秦國以勢迫人大加批評,認為秦國還沒有資格這麼做。

“若不是六國只能聯結自保,沒有力量攻秦,秦國早已步了昔年霸主楚國、魏國和齊國的後塵。

戰場之上打敗一個名將是極難的,但是流言和猜疑卻能輕易的殺死大將。

與其在戰場之上廝殺,不如多用金銀珠寶來賄賂他國重臣,六國國君之中,只有趙王和齊王還算英明,韓魏燕楚四國國君皆是不明之人,讓他們君臣失和,這樣就能不戰而勝。”

這為秦國開啟了新的思路,打不過的時候就製造謠言,進獻讒言,讓敵國換將,削弱敵國就是增強秦國。

秦國的奸細和使臣開始在六國之中奔忙,金錢開道,不再武力逼迫,而是從內部瓦解,與此同時,既然暫時不能東出,秦國決定將高原之上最後的戎狄剿滅。

……

昭城之中,洛弘坐在樹下與人對弈,他看到春去秋來,想到這些年來,列國之間的無數暗流,洛國暗面所探查到的那些訊息,似乎每時每刻列國之中都在生同樣的事情。

於是輕聲嘆道:“這世上的芸芸眾生,都是王侯將相棋盤上的棋子,那些能夠留名青史的,則是比較大一些的棋子,即便貴為諸侯國君,同樣不能擺脫為人左右。

這天下不慕名利之人雖然許多,但是像您這樣真正的大逍遙之人,卻是少之又少。”

對他對弈之人名為莊周,是道家的學者,不願意做官又不想受到打擾,於是來到洛國之中,同時也是希望能夠向洛國借出那些道家先賢的典籍,互相印證,然後形成自己的見解。

若不是思想核心完全不同,洛弘簡直就要認為這是孟子所著,同樣是透過大片的寓言故事來說理,不過孟子的文風雖然激烈,但是其中卻蘊含著厚重。

而莊周的文風卻是帶著大氣的飄渺,有種肆意汪洋,無窮的想象揮灑不盡的意味,讓洛弘每每讀來都如痴如醉。

孟子和莊周的文章,即便是不認可其中的道理,但是文學價值依舊足夠高。

孟子周遊列國,以仁義之道說人,雖然魏王不用,但是追隨在他身後的人卻越來越多,孟子說天下之言,非楊即墨,但他心中所懷著的野望卻是讓儒家成為天下之言。

在魏國碰壁之後,孟子便心知,齊魏皆不用,那這天下便無用武之地了,於是果斷的改變了自己的思路,開始講學培養弟子,要為仁義之道流傳後世做準備。

時光如白駒過隙,天下之間,潮流湧動。

接下來我將展示這本書的獨門秘籍,拉時間線!hhhhh!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