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2 / 2)

霍去病這話說得還是謙虛的,他心裡想的是直接把右賢王的骨灰都給揚了,死人才是最安靜的。

這裡的四個臣子之中,只有洛景一人不是武將,當即說道:“陛下所思深遠,但是我大漢目前還沒有如此多的騎兵,即便是現在奪回了河南地,但是想要培養出十萬足以出塞的騎兵,恐怕需要大量的時間。”

如果按照一人三馬來計算,漢廷現在的騎兵不會過三萬,戰勝匈奴奪取了很多的馬匹,但是最重要的是,奪回河南地之後,漢廷就得到了一塊養馬地,只要朝廷願意投入資源,以河南地的資源,養數十萬匹馬都足夠,戰馬的數量會呈指數級增長。

但是騎兵不是簡簡單單的有了戰馬就行的,不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只不過是騎馬的步兵而已。

劉徹一向都是個急性子的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及早做大事,他心中有無數的豐功偉業,洛景對劉徹的這一點還是比較瞭解的。

但是今天的劉徹卻一反常態的說道:“朕知道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事情。

所以朕本來是打算明年就動河西之戰,但是現在朕決定延後它,做好萬全的準備之後,再給予匈奴人重重的一擊。”

劉徹感慨著,然後向洛景和洛無疾問道:“東阿侯,無雙侯,你們是洛氏嫡系,家中有無數的史書,想必最是清楚歷史,自齊桓公尊王攘夷以來,有過像匈奴這麼強大的蠻夷國度嗎?”

洛景搖搖頭道:“未曾出現過,諸夏前所未有的強大,胡人同樣前所未有的強大,這是出乎預料的事情。”

劉徹嘆道:“是啊,胡人前所未有的強大起來,這是整個諸夏的威脅,就像是農田之中的雜草一樣,如果不除去雜草,難道禾苗能夠成長起來嗎?

恐怕唯一的結局就是枯萎了。

胡人現在還只能在塞外遊弋,但是數十年前他們還是魚骨之箭,現在卻已經有了鐵甲,甚至不比大漢的甲胃差。

胡人一直不斷的在學習我們的先進位制度和文明,若是放任下去,胡人會強大到什麼地步呢?

有一天會不會踏破長城,甚至將戰火燒到朕的長樂宮呢?

若是連朕的長樂宮都不能保住,諸夏的世界恐怕已經要被匈奴的鐵騎踏破了。

從朕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就知道消滅匈奴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要做的事情,這一代的大漢有朕,有大將軍長平侯,有冠軍侯,有無雙侯,若是我們還做不到,下一代人就更難了。

徹底毀滅一個龐大的國家,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業,自素王以後沒有人做到過。

不過朕同樣知道,這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業,有些事情的確是急不得,就像是馬術一樣,就像是騎兵一樣,要靠時間去磨。

朕願意等,用一生的時間,去為大漢,為諸夏,消滅匈奴這個前所未有強大的蠻夷政權。

素王上皇啊,您選擇朕為諸夏天子,朕絕對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經歷了祭天結果被賜予年號之事後,劉徹對姬昭的存在深信不疑,從祭天回來之後,劉徹就開始研究姬昭想要什麼,這種研究當然就是從姬昭留下的典籍,以及姬昭做過的事,說過的話裡面研究。

然後就研究出了夏夷之辯重於泰山的道理,這就讓劉徹感覺很舒服,他本來就想要開疆擴土打蠻夷,得到這個研究成果之後,非常美滋滋的想道:不愧是我,素王上皇選中的天子。

劉徹做出了這份表態,眾人算是徹底的感受到了劉徹的決心,

————

在非學界流傳著一種說法,甚至在史學界存在著一種觀點,那就是漢朝對匈奴戰爭的勝利,主要是臣子的功勞,漢武帝劉徹在其中所佔據的並不是關鍵角色,這個結論簡直荒謬可笑。

筆者有一種推翻這個謬論的方法,針對一個皇帝是否對他任期內的某一件事享有功績,我們只需要確定三件事情。

第一,皇帝是否大權在握,即是否享有正常的君主權力。

權力來源於誰,是功績認定的一大原因,臣子攝政期間所取得的功績,不應當計算在皇帝頭上,而應該歸屬於攝政臣子。

第二,皇帝是否堅定的支援並且投入資源。

資源分為政治資源,包括政治承諾、政治庇護,國家資源,即錢糧的支援,以及其他資源。

第三,皇帝是否願意作為主要的責任人來承擔失敗的責任。

當然,失敗之後沒有功績,所以這一項主要用來計算皇帝的支援程度。

如果這三點全部為是,那皇帝就應當在這一項功績之中,佔據主導的地位。

漢武帝劉徹完全符合這三點,他擁有毫無爭議的大權,毫不避諱的向天下宣佈自己的政策,然後堅定的支援,從不動搖,擊敗匈奴是他的功績,這不容置疑!——《漢王朝興衰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