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2 / 2)

朕將給予免於徭役和減輕賦稅的賞賜,歲賞節賜,就如同孝武皇帝時那樣。”

藉著可能征討胡人的機會,讓關中和三河地區的子弟服兵役,從法律上抬高中央朝廷的位置。

專業術語叫做重內而輕外,擴大基本盤,將三河地區納入到常備體系中來。

戾帝時期因為大量的對外征戰,關中良家子的數量大幅滑落,不得不使用刑徒,現在劉病已決定從三河地區補充優質兵員。

三河地區有著悠久的精銳之師歷史,在漢王朝歷代對外征戰中都是主力之一,現在劉病已抬高他們的政治地位,給予他們政治和經濟上的特權,讓整個三河地區都振奮不已。

關東英豪望著詔書只能徒呼:“關東迢迢,帝星不垂,關東迢迢,帝星不垂。”

在漢朝這種王朝之中,服兵役是一項光榮的任務,因為服兵役才有上升的空間,在之前只有良家子才能進入軍隊就是明證。

現在皇帝讓關中和三河地區的子弟參軍,卻不讓關東地區的子弟參軍,這就是在打壓關東。

但是詔書之中卻沒有半點對關東的打壓,甚至還非常體貼的說關東疲敝,暫時不適宜參與戰爭。

根據相對的原理,關中和三河地區的抬高,那其他地區自然就降低了。

前手大賞關東靖難諸侯,後手就開始打壓關東的政治地位,看起來非常的矛盾,但實際上卻是極其正常的手段。

善待靖難功臣和打壓關東勢力,這並不矛盾。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當初設定鎮守列侯和分封諸王,就是為了震懾關東,而不是抬高關東。

漢室的每一個皇帝都偏向關中。

但仔細想想,除了孝文皇帝是關中人外,從劉邦開始的皇帝,都是從關東而來的。

但無論一個皇帝來自哪裡,最後他一定會偏向關中,就像鎮守諸侯本來是關中貴族,在關東待久了,自然就成了關東人,會偏向關東。

衛平為什麼要以死進諫,一定要關中出糧賑濟關東,因為關東列侯走的是洛氏之路,是依靠朝廷大義和自身名望屹立在關東的,振臂一呼,群起響應。

區別在於洛氏本身武力就比較強,而關東鎮守列侯自己的力量並不算是特別強,之前就說過,郡縣的兵在郡守手中,只有戰時,列侯才能以金令收繳兵權,其他時間只能依靠私兵。

正如洛斯當日在長樂宮下所說的“國不過千戶,民不過萬人,兵不過百而已”。

朝廷賜予了列侯封國,讓他們可以永享富貴,可以一次次的失敗又重來,甚至謀逆大罪都不會除國,而是割土削戶,惡流放,但同樣給予了極大的限制,那就是國土不得出賜予一寸!

郡縣豪強可以無限制的兼併土地,但是列侯封國如果敢在侯國之外兼併一寸,以謀反罪論!

和皇室之間親近的關係,可以舉薦官員的權力,世代守土帶來的名望才是列侯手中的利器,如果名望大失,勢力瞬間就被砍半,如果朝廷再收回金印,直接就可以自殺了。

劉病已雖然將靖難功臣都趕回了關東,但是卻增加了他們舉薦的名額,朝廷任命官員,主要渠道一是太學生,二是舉薦,除了每隔特殊情況要求郡國舉薦一兩名賢良方正或者秀才孝廉之外。

主要就是擁有舉薦權的公卿王侯,衛青就是透過周亞夫的舉薦名額快進入了漢武帝眼中。

劉病已的舉動從某種程度上甚至割裂了關東列侯和關東士民以及關東豪強之間的聯絡,因為關東受損,但是關東列侯卻得利了!

人不患寡患不均!

這就是最真實的人心。

沒有人知道這是劉病已的無心之舉,還是早就有預謀,但關東列侯不可能衝過去和皇帝說:“必須要對關東一視同仁,你現在這樣做,有沒有把關東人當作你的子民?”

形勢還到不了這個地步,況且長安朝廷雖然有所不公,但在壓制關東豪強侵害百姓方面是出了大力的,尤其是劉病已多次察查關東的官吏和豪強不法之事,朝廷在關東普通百姓心中的地位並不算是低。

說句不好聽的,那些生活甚至都非常困難的百姓,只希望能夠吃飽穿暖,還到不了需求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的地步。

朝廷對豪強舉起屠刀,就是在保護這些最普通的百姓,做到了這一點,百姓就不會揭竿而起反抗朝廷。

沒有了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支援,沒有了名望卓著的列侯們帶頭,僅僅憑藉關東的豪強和士大夫,暫時還掀不起什麼風浪。

詔書傳到了昭城之中,洛無疾重重的咳嗽了兩聲,輕聲呢喃道:“胡人果然來了,怪不得我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作者君老家河北的,你們懂得吧,一個大劇情又要開始了,應該是兩個大劇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