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呂瑩遺言(2 / 2)

等你當了皇帝,依舊如此。

到了現在臨終前了,想和你說些什麼,竟然找不到個話頭。

思來想去,那就說一下呂氏和洛氏的問題吧。

呂氏是外戚,但是一直以來我沒有讓你重用過他們。

你的親舅舅一直待在即墨,我希望你能一直這樣做,算是報答你舅舅的功勞。”

劉詢明白的點點頭呂瑩沉吟道:“洛氏……

實際上我一直不知道該要如何勸解你,高皇帝一生豪邁,孝惠皇帝有自知之明,孝文皇帝謙遜,孝武皇帝自信。

唯獨你有天資,卻又太過機緣巧合,實際上你不用糾結許多,你就是人間最有權力的人。

感覺會騙人,但是天下的豪強官吏卻不會,他們蜂擁著向你而來,這就是你的權力。

這些年你漸漸地找到了和洛氏之間相處的方式,我不想在這個上面多費口舌。

天下在逐漸的恢復但我一直在擔憂的一件事情,就是靖難之役的影響!”

靖難之役。

劉詢的後背微微寒,這件影響了整個大漢朝的事件,幾乎重新塑造了大漢格局。

因為靖難之役,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又有不知道多少人被流放。

呂瑩看出了劉詢的恐懼,微微皺眉道:“靖難之役結束之後,你用富貴換取了靖難功臣的權力,又大力的抬高宗親和外戚的地位作為平衡。

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清洗太多了。”

劉詢有些沉重的說道:“母親,那些政治清洗都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大漢社稷和兒子的皇位都會更加動盪。”

所謂先天不足就是如此!

有些明明沒有好處的事情卻不得不去做,有些應該儘快解決的問題卻不得不視而不見,這就是王朝或者皇帝的先天不足。

呂瑩虛弱道:“我當然明白,所以從未阻止過你,我只是要告訴你後果而已,從你登基以來,僅僅大規模的政治清洗就進行了五次,三次僅僅涉及關中,兩次涉及天下。

這五次清洗打破了平衡。

因為宗親、外戚、列侯中的人才是有限的,而天下士子的數量卻是無窮的,你將過去的政治力量一掃而空,想要填補這些空缺,只能使用經學士子。

這些經學士子可比宗親外戚以及王侯勳貴可怕多了。”

“可怕?”

劉詢有些疑惑道:“母親,那些經學士子一部分是小地主出身,一部分是郡縣中的豪強出身,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出自列侯、諸侯王世家,這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靖難功臣當初手握整個大漢權力的時候,我都未曾見過您說可怕二字。”

呂瑩輕嘆道:“靖難功臣有什麼可怕的呢?

不說他們都是忠臣這件事,縱然其中有野心家,我也半點不懼,因為靖難功臣的一切行為都是可以預料的,都是從高皇后和洛文王時期傳下來的政治規矩。

縱然手持利器,但是他們的頭腦已經被我掌控,又有什麼畏懼的呢?

但是經學士子的行為是不可預料的,你以為他們是溫順的綿羊,卻不知道在哪裡隱藏著鋒利的牙齒。

就如同軍功勳貴剛剛出現的時候,不過是一些最低階的軍官一樣,誰能知道這群人最終將千年的貴族都踩在腳下呢?

諸國反秦之時,天下都以為姬姓項氏將要得到天下了,但是最終卻是高皇帝這位布衣出身的人傑登上了皇帝位。

從孝文皇帝任命賈誼開始,大漢朝的丞相被經學士子把持多久了?”

劉詢略微一盤算,驚道:“竟然只有一位是出身軍功的列侯,其餘皆是以相位封侯。”

呂瑩澹澹道:“現在不僅僅相位是他們的,大漢朝的一切都要交給這些經學士子了,而且你別無他法,因為除了這些人,你無人可用,除非啟用關東諸侯,回到大漢剛剛建立的時候。”

劉詢沉默,母子兩人沒在說話,殿中靜悄悄的。

————

漢宣帝劉詢的政治清洗,將漢王朝建國百年來的主要政治力量摧毀殆盡,為了重新使漢王朝步入正軌,他選擇了經學士子這個群體來補充缺額的官吏。

他擴大了太上學宮的規模,史書記載“太學有屋舍萬間,皆華居”,在元封二十年時達到了巔峰,太學竟然有近萬名太學生,他還允許民間私人開辦學宮,稱作書院,以示與太上學宮和洛氏學宮的區別。

在春秋戰國結束之後,民間的講學之風中斷,如今再次盛行,名聲大的高士門下所聚集的弟子甚至過萬人,史書記載“擁萬人,過郡縣,郡兵望之”。

量變引起質變,龐大計程車子數量迅沖垮了過去的政治制度,經學的時代不可逆轉的到來了。——《漢王朝興衰史

推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