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道心惟微,再次入夢(4k)(2 / 2)

一時之間,閣樓周圍數里之地,園林中每一點微小的生命,都和自己產生了感應,物我兩忘。

就連樓上鮮魚生命的逐漸消散之感,也被清晰地映在了她的心靈深處。

天應人、人應天,天人交感。

恍忽之間,趙青生出了一種心靈的沉浸感,覺得自己彷彿成了宇宙的中心。

漫天精氣貫頂而下,大地精氣,由任、督脈直上,交會於任、督兩脈的周天執行裡。

玄關一竅倏然開啟,隱約間有無數光點在趙青的身體中顯現,每一粒光點都彷彿一顆星辰,閃爍不定,似乎在蘊育著磅礴的力量。

她的身體力量愈的強大,血氣也更為純淨,她體內的骨骼與骨髓閃動著晶瑩的光澤,在逐步純化昇華;隱隱之間,有悶雷轟鳴之聲,是她的肺腑活動出的聲音。

也許過了幾十息的工夫,也許經歷了小半個時辰,等到趙青聽到芮溪輕聲提醒她去吃飯的時候,她已經完成了天人交感的突破過程。

隨意試了試引動天地之力的感受,趙青稍微有些失望,由於只是剛正式進入天人交感的層次,以及本身積累頗為紮實的緣故,實際上的力量提升,大概也就三四成的水平。

不過,連續引動天地之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積蓄,或許還可以再提升兩成的力量。

另外,在打鬥的時候,還可以借用到周圍天地之力的屬性,比如雷雨天的時候,可以透過氣機的牽引,試著讓天上的雷霆落到指定的方位,以作為自己的助力。

與此同時,在全身靈竅皆開之後,趙青忽然間覺,第七識的深處,正在不斷吸引著遊離的精神,匯聚凝練,緩緩蘊育著一道特殊的高階意念。

心中思索了一番,再加上冥冥中的感應,她明白這並非是第八識的雛形,而是將在不久之後成形的陰神。

在天人交感的作用下,以趙青純陰的明玉真氣,突破之後,自然而然生出了陰神。不過,與陽神不同,陰神的成形度較慢,而非是一次性成形凝練。

以這種方式生出來的陰神,在威力上確實略低於陽神,但更多的只是偏向的不同,並非有高低之分。

根據趙青的推斷,只要她將明玉功內藏著的陽屬性完全“點燃”,實現昇華之後,陽神亦能迅成就。

地火明夷,最後一線夕陽餘暉消失在地平下,一輪明月逐漸升起。

在用過了晚飯之後,趙青靜坐下來,決定進行下一次的入夢。

這段時間以來,透過《天兵煉形引氣法煉化的金行之氣,足有二十五縷。不過,都被用在了劍氣淬脈之上,無法使用。

緩緩閉上雙眼,趙青消耗了上個世界攢下的十八縷金行之氣,投入到了入夢引證之內。

古樸的印記一陣亮,她感到自己的意識被一道白光帶著穿梭而出,來到了一個無比遙遠的地方。

……

北宋元右七年,三月初。

趙青望了望遠處雄峙嵯峨的群峰,注意到其中有一座山峰的北部,建了一座規模頗大、有著幾分華貴氣象的寺廟。

峰蠻巖岫,索雲載雪;佳本奇卉,垂光倒景;懸流飛瀑,瀉於群峰之間。

走在山間的道路上,趙青一邊欣賞著美景,一邊靜靜地感應著周圍的天地靈氣,這是她在達到天人交感之後,就擁有了的能力。

在趙青看來,主世界的天地靈氣,極其渾厚,卻並不活躍,彷彿受到了什麼壓制似的;而此方世界的天地靈氣,自然比主世界要稀薄許多,但活躍度卻要高出不少。

一來一去,天人交感的加成效果,大致上基本相當。

略微適應了一番,她想了一想,決定先向山上那座寺廟行去,以打聽關於這方世界的訊息。

趙青將輕功施展開來,輕飄飄地掠出了兩三里地,忽然之間,聽到遠處傳來了十匹馬行走的蹄聲,與人說話的聲音。

不過,卻是“嘰哩咕嚕”的番話,十句話中,也只是明白一兩個詞語的那種,也不知都在講些什麼。

當然,以趙青的耳力,可以輕易地分辨出來,出聲的番人一共有九個。

又聽了一會,聲音忽然間一變,有一箇中年人輕輕唸了一句佛號,將番話盡數壓過,隨後開口道:“天龍寺就要到了,你們幾人嚴肅一些,改說漢話,不可失了禮數。”

“之前定下的幾個計劃,你們再回想幾遍,不要忘了。”

“謹遵明王法旨!”另外九人齊聲回道,語氣中滿是敬畏之意。

天龍寺?明王法旨?這是鳩摩智上天龍寺,以火焰刀斗六脈神劍劍陣的劇情吧。

趙青心中暗暗思索,明白這個世界,應該是天龍八部。

雖然略有一些失望,覺得這裡武力不怎麼高,不過,對於金行之氣的消耗,也因此少上了一些,意味著停留的時間較長,可以想辦法提升精神的層次,為以後的入夢高階的世界作準備。

另外,有著充足的時間,正好用來修練那幾門新學得的勁法,令其與煉氣之道齊頭並進。

話說回來,天龍八部之中,明確提到了釋迦牟尼成佛的事蹟,並以“當年”來描述,或許並沒有那麼簡單。

易筋經、神足經、斗轉星移等等,也都是上乘的武功,應該可以給自己帶來不少啟。

除此之外,逍遙派的那幾門武功,似乎也比較神奇。尤其是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的“返老還童”,已出了自己理解掌握的武學內容。

趙青心中思考著這些內容,身形閃動間,已然追上了那十匹駿馬,遙遙望見了這一群人的具體情況。

為的是一個身穿黃色僧袍的中年和尚,四十多歲的年紀,布衣芒鞋,自然便是吐蕃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了。

他的臉上神采飛揚,隱隱似有寶光流動,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令人自然而然地心生欽仰親近之意。

另外九個漢子,面貌大都猙獰可畏,不似中土人士,則是大輪明王從吐蕃國帶來的隨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