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六章 夏州之戰

數日之後,夏州城池之外,營寨林立,兵馬齊整。無數面旌旗上面繡著“宋”字樣,這昭示著兵馬乃是大宋來的。很明顯,種家軍種師道已經抵達夏州城了。

“城內細作探報,說李乾順已經調集了全國兵馬,意圖死守整個夏州城。”中軍營寨內,一名將軍對著沙盤地圖,仔細分析著夏州的局勢,“夏州東南,駐紮有五萬人馬,這些都是西夏國的精銳,他們能夠以一當十。若是我們冒然進攻這些人,恐怕會遭遇強烈抵抗,最終導致傷亡慘重。如果我們棄之不顧,則極有可能被他們繞後。”

夏州周邊是一片荒漠平原,所有人都明白,這樣的地形地勢之上,是極為不利於兵馬防守的,因為只要騎兵起衝鋒,原本的陣型就很有可能被衝散。即便是种師道駐紮在夏州城池之外的營寨,也很有可能被攻下。

“他們還有四萬鐵騎,駐紮在夏州的東北,阻擋著我們從這個方向進入。換句話說,現在的夏州城,被李乾順當做鐵桶一樣,我們想要進入,只有強攻。最為關鍵的是,我們遠道而來,不能持久戰鬥。若是拖延日久,糧草匱乏,很有可能遭至大敗!”

种師道望著沙盤地圖,聽著自己的副將分析著眼前的局勢。對於西夏,种師道早就想出兵消滅了,只不過荀寧並沒有同意他的奏章。現在為了大宋興民,皇太子荀瑜前往了北疆巡視,那麼作為鎮守在西北的種家軍,就必須要有所動作才行。

“朝廷上才頒佈下消滅西夏的旨意,如果我們行動度太快,會不會引起朝中大臣的懷疑。畢竟,以前總有一些文臣,想要彈劾我們種家軍,說我們擁兵自重應該裁撤之類的。可他們哪裡知道,如果沒有我們種家軍,這西夏早就打進了中原。”

“是啊,將軍,此戰雖然說不應該拖延,但是對我們來說,卻是要等上一陣子才好。要不然,朝中文臣的嘴巴,誰來堵住?”

營寨內的眾多將軍說來說去,便是將問題推到了朝中文臣。很顯然,這些人吃過曾經大宋文臣的苦楚。不過,現在他們沒有意識到,那就是如今荀寧成為天子,大宋也早已經不是曾經那個文臣的天下了。

“你們不用憂慮,皇上絕不會重用文臣參與邊疆戰事的。”种師道自然知道這些人在擔心什麼,畢竟有過先例,“咱們這一仗,必須要戰決,你們可曾探聽好西夏軍隊的一切嗎?”

“按照將軍的吩咐,在下早就打聽到,如今的西夏兵士還裝飾著曾經我們用過的兵甲,他們大部分的軍隊,包括騎兵,都還是用的刀劍長矛之類的。我們現在全員裝備了火器,對付他們可以說是綽綽有餘了。”

“那用不著有什麼傷亡了!”聽著手下副將報著西夏軍隊的配置的時候,种師道就笑了兩聲,“皇上讓兵部鑄造了五十門大炮,他們的口徑都非常的大,現在就在火器營內。等到正式進攻的時候,咱就就拿大炮轟擊城池,看李乾順該怎麼辦!”

“那些大炮的威力極大,稍有不慎就可能炸燬數十間房屋。”有副將聽得种師道提起兵部鑄造的大炮的時候,臉上不由得流露出了驚駭的表情,“我見識過它們,出的炮聲,可以用震耳欲聾來形容。用這些大傢伙攻城,西夏夏州的土城就別想攔得住!”

种師道說到做到,數日之後,五十門口徑極大的大炮就出現在了夏州城池之外。面對著這些大炮,西夏兵馬連見都沒見過,然而下一秒鐘,大炮轟擊,鋪天蓋地震耳欲聾的聲音,幾乎傳遍了整個荒漠。在這一聲聲大炮轟擊之下,夏州城池城牆出現了大面積的坍塌。

“完了!”當李乾順得知前線具體訊息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大軍根本沒有還手的力氣。雖然他在西夏周邊佈置了大量的兵馬,但是在面對大炮的時候,根本就毫無還手的可能。冷兵器對戰火器,火器完全碾壓了。這個時候,雙方拼的已經不是謀略智慧了,而是科技水平了。誰的科技水平高,誰就有可能掌握戰爭主動權。

“還沒有正式開仗,夏州城就被轟出了數十道大窟窿,城中百姓被种師道這麼一轟擊,死傷無數。”李乾順站在皇城宮門前,望著街道上坍塌的各式各樣的建築,心中充斥著悲哀,“這就是火器上的差距,如果咱們也有火器,恐怕還有的一戰,只可惜,沒有!”

當晚,李乾順就做出了決定,那就是不再抵抗,而是派遣使臣請降。种師道知道這個訊息後,自然是非常欣慰的。畢竟,誰也不願意打仗,他用幾十門大炮轟擊夏州城池,很明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皇上說了,如果李乾順投降,就把他和他的宗族帶到幽州城。夏州一帶的臣民,安守本業即可。”种師道將荀寧交代給自己的話傳遞了出去,“如果李乾順有著別的想法,那就等著被屠滅宗族吧!”

後面一句話不是在威脅使臣,而是在警告。原因很簡單,李乾順的祖先李繼遷有過降而復叛的情況。這種情況,种師道自然不可能讓他在自己手中上演。一旦上演,那麼自己這一趟威懾就算是白做了。

又是數日之後,李乾順帶領著大軍前來种師道營寨,他雙手捧上西夏的土地簿冊,上面記載著人口數量,這個流程操作,一旦完成,就意味著天下從此再也沒有了西夏國度。

“早知當初,何必今日呢?”种師道接過李乾順手中東西,“大宋遠比你們想象的要強大的多,我們沒有經過沖殺,就輕而易舉的拿下了這裡,原因很簡單,你們根本就沒有對抗我們的力量。”

李乾順知道种師道說的是事實,因而她並沒有開口。

數日之後,西夏平定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整個汴梁城,當然也傳到了朝廷上。大宋人民在歡呼,而遠在大宋西南的大理段氏王朝,則是陷入了沉默。

喜歡武振大宋請大家收藏武振大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