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七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

荀瑜兵不血刃的平定了江南行省姑蘇府和惠山府的叛亂,這自然是讓江南行省的總提調官江海非常欣慰。儘管,此次平定是由百姓自而起的,但歸根結底還是江海治民有方,當然也是荀瑜的威望擺在那。

一個具有仁愛之心的太子,必然會成為一代仁義帝皇,這是百姓們最需要的。大宋土地法保護了百姓們的土地利益,皇帝荀寧的愛民之策,荀瑜的仁義之心,江海的治民之術,種種要素疊加起來,也就導致了江南行省姑蘇府和惠山府豪族之人的覆滅。

他們的覆滅,也自然是警醒了天下所有豪族,不要妄圖以武力對抗大宋土地法,否則得不償失,甚至是在告訴天下豪族,如果他們膽敢起兵造反,不用朝廷出手,平民百姓就能夠將他們送入墳墓。

這一事件,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也同樣象徵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啟。從此以後,大宋天下再也沒有世家豪族之人弄權,也沒有世家豪族之人操控著土地等現象了,而寒門百姓從今往後,就能夠挺直腰桿了。

“去看看長江也不錯!”荀瑜難得心情這麼好,便是答應了下來。

次日,荀瑜在江海的帶領之下,登上一處高山,站在亭子裡,遠眺山腳之下的長江。波濤洶湧的江水,一路向東流去。荀瑜站在高山之上,能夠數里範圍內的江面看得一清二楚。有百姓在賣力的捕魚,也有貨船來回通行,更是有成百上千的飛鳥,在江面上低空飛行著。

“昔日李白曾經寫過,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名句。今日,我荀瑜真想借此情景,結合現在的形勢,來朗誦一番千古名句啊!”

荀瑜感嘆著,他如今已經十八歲了,作為太子,處理政事的能力日益成熟,于軍務之事,也多有涉獵。他的仁愛之心,被人所傳唱,威望在朝中也是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當然,和荀寧比起來,荀瑜還是有很多的不足,譬如文學上的造詣。

荀寧是文武雙全的皇帝,荀瑜武藝不及荀寧,文學也比不上,總的來說,如果荀瑜當上了皇帝,他的能力也只能僅僅侷限於守成了。不過,這也是荀寧的期望,能夠培養出一代守成之君,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荀瑜望著奔流不息的長江大河,感慨油然而生,此刻他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父皇荀寧能夠在文學上有那麼高的造詣了。

如果不是有感而,又怎能寫出壯麗的詩篇與詞曲?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又怎能描繪出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塞上風光呢?

荀瑜雖然出生在熙寧年間,但是從他記事開始,荀寧就帶著他東征西討。這一過程中,有不少的人物追隨過荀寧,亦有不少人與荀寧反目成仇,當然也有不少人本就是荀寧的死敵。

然而,不管怎麼樣,現在回想起來,那些人哪一個不是英雄呢?昔日的潘律潘璟父子,為了維護自己家的權勢,為了保護世家大族的利益,寧肯對當年的神宗皇帝施加壓力,也要講荀寧擠出朝廷,其後甚至是多次率兵與荀寧作戰。從某些方面講,潘律潘璟是他們那方利益集團的英雄。

後來的範休等人,心有大宋,結果沒能阻止荀寧的革新,這些人雖然沒有什麼軍事上的戰功,但又何嘗不是英雄呢?

從某個方面來看,這些英雄都已經亡故,他們並不是真的死於荀寧之手,而是死於大宋天下展的歷史潮流。在荀瑜看來,這股歷史潮流,不是守舊,而是革新。適應潮流的人,必定能夠生存下去,而不能適應的,必定會起兵造反,最終擋不住歷史的展,從而葬身。

在這股歷史潮流之中,荀寧不過是它的開啟者與傳承者,而荀瑜這將會是守成之人,當然也承擔著繼往開來的任務。至於將來會如何展,一切也只有等到荀瑜做了皇帝以後,才會有所體現。所以,荀瑜看著長江大河,心中感慨萬千,便是吟誦出了這麼一句話。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長江之上,太陽逐漸西斜,荀瑜再次感慨萬千。過往的英雄,他們之中很多人想要阻止這股革新的潮流,結果都是一敗塗地。然而,不管他們怎麼樣失敗,最終的結果,這大宋的江山還是那個江山,它沒有生任何的變化。這就如同天邊的太陽一樣,朝升暮落,始終如一。

“慣看秋月春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荀瑜第三次感慨著,此刻他的目光不再是整個大宋王朝了,而是回溯到以往天下的歷史中去了。不管今人做了什麼事,產生了什麼影響,這一切的一切,今人都是無法評價的。只有後世之人,才能對此作出最客觀公正的評析。

“太子殿下,您吟誦的這幾句,甚是有所意味,不如就讓人刻在這處山崖上,讓後世人觀摩如何?”

江海見著荀瑜嘆息了一聲,便是上前一步,對荀瑜小聲說道。

“唉,這沒什麼好雕刻的。我這不過是在感慨當前局勢罷了。你看著長江之水,就像是大宋的歷史長河一樣。它沒有任何的言語,但是卻記錄著大宋的每一個變化。”

荀瑜抬手指了指山腳之下的長江大河,再次嘆息了一聲。

“回去吧!”

荀瑜一聲令下後,眾人便是緊隨他的步伐,下山去了。

當晚的時候,荀瑜便是收拾好行囊,準備帶領一部分兵馬迴歸汴梁城了。

“我臨走之後,這十萬兵馬,基本上就要歸你指揮了。江南行省的豪族形勢比較複雜,但好在已經穩定了下來,再一個就是民心所向,對於百姓,你一定要加恩再加恩不讓他們出現任何問題。至於這十萬兵馬,就是對豪族之人的威懾了。”

臨走之時,荀瑜對江海千叮嚀萬囑咐。這倒不是荀瑜害怕,而是他一貫謹慎的作風。

喜歡武振大宋請大家收藏武振大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