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誹謗朝政

荀寧言罷,就聽得屋外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國子監生員荀寧是住這裡嗎?”

聽得有人找自己,荀寧趕緊出門,就見到一名小廝模樣的人,在走廊上朝著幾名武學生員打聽著。

“在這裡。”

荀寧招了招手,那名小廝會意,一路小跑到了荀寧跟前“荀壯士,我奉晏大人之命,前來贈書給閣下,還請閣下笑納。”

小廝說著,就將手中的包裹遞給了荀寧,荀寧接過,開啟一看,裡面果真是一本書冊——《武經七書校刊集註》。書的下面,壓著一封信,信箋上的名字是晏宜,這不禁讓荀寧感到有些奇怪。

荀寧本想開口詢問小廝,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小廝就告辭離去。荀寧也沒有辦法,只得開啟信箋,仔細閱讀了起來,很快他就輕笑了兩聲“這個晏宜,賭鬥輸了就輸了,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不甘心要約人和我再比一場?”

“你今天在國子監大門前,讓那個晏宜丟了人,他怎麼會甘心?雖然,他是晏相的孫子,但晏相早已過世,驕狂之氣不下於皇親國戚的子弟。”

範休聽到門外的聲音,正好瞅見了荀寧手中的信箋,他再聯想到上午的事情,不由得嘆息了一聲。

“他家的那個六叔晏叔原,是個浪蕩公子哥兒,雖然三十幾歲了,但沉迷於享樂,坐吃山空,家底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據說,此人和鄭俠有所交往,而這些日子,呂相準備彈劾鄭俠,荀公子,你還是少摻和於其中,否則牽連其中,必然沒什麼好果子吃。”

範休口中的呂相,就是呂惠卿,他是王安石的得意門生,在現在這個階段,緊跟王安石實行熙寧變法,亦是鐵桿兒的變法派。

對於這一點,荀寧還是很清楚的,不過,既然是晏幾道親自贈書給自己,自己不收那豈不是瞧不上人家?更何況,《武經七書校刊集註》對荀寧有用,不收白不收。

“此事,我自有分寸。”

與此同時,皇宮內廷垂拱殿中,身著黃袍的宋神宗趙頊手中捧著大臣們的聯名奏章,正不斷地來回踱步。

殿中除了趙頊以外,還有一些大臣,諸如呂惠卿、鄧官、曾布等人。

“皇上,鄭俠乃是一介狂夫,他藉著《流民圖》誹謗朝廷新政,攻訐王相,最重要的是否定陛下您這幾年下來的革新的努力。如他這般小人,皇上應當儘快將其削職為民!”

“王相因此而請辭相位,此人不除,我朝新政將難以為繼!”

幾名大臣,一個接著一個的闡述著奏章中的內容。

趙頊抬頭望了望眼前的幾名大臣,心中不由得遲疑了起來。前朝積弊太甚,故而自己一繼承皇位就開始謀劃革新,詔王安石主持變法事宜。奈何,這幾年下來,雖然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朝堂上反對革新的聲音一直不停。

他手中的奏章,就是彈劾鄭俠的。至於鄭俠,不過是一介小官,可他進奏的《流民圖》,卻在朝廷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反對新政的人,藉此渲染,以至於作為皇帝的趙頊,不得不接受王安石請辭。

也許,在這個節骨眼上,王安石離開朝廷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可卻把作為皇帝的趙頊推向了風口浪尖上。

到底是繼續支援王安石留下的新政事宜,還是接受反對之人的想法,這需要主政者做出選擇。至於,身為皇帝的趙頊,他所考慮的是要平衡各方的利益,因而此刻的他搖擺不定。

眼前這些彈劾鄭俠的大臣,無一例外都是新政的鐵桿兒支持者,這讓趙頊心裡不由得有些欣慰。畢竟,作為皇帝,趙頊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要改變現在大宋積貧積弱的現狀。

“前些日子,鄭俠又進奏了兩幅畫,分別是《直君子社稷之臣圖》和《邪曲小人容悅之臣圖》,你們看看,朕正不知該如何處理。”

趙頊言罷,就將手中的聯名奏章放在了桌案上,隨即命人從書櫃中取來兩幅畫卷展開在眾人面前。

幾名朝臣見狀,趕緊湊上去觀看,一幅圖上畫著唐朝魏徵等人,寓意正直大臣上奏唐太宗,而唐太宗欣然接受建議;另一幅圖則是畫著李林甫等人與楊貴妃、唐玄宗嬉笑遊玩的場景,其寓意自然是不言而明。

“皇上,鄭俠是在誹謗朝廷,誹謗我們這些人!我們為新政嘔心瀝血,難道就不是為國為民了嗎?身為朝臣,他竟然以這等畫作來曲解朝廷用意,是可忍孰不可忍!”

朝臣中年紀稍大的是呂惠卿,此刻他看完兩幅畫作,心裡早已經是掀起了滔天巨浪。這個鄭俠以這兩幅畫作進奏皇帝,擺明了是在諷刺自己這些變法派,他這是想告訴外人自己鄭俠就是圖中的魏徵,而朝廷中的呂惠卿等人就是善於迎合皇帝的李林甫。

“就是,皇上,鄭俠不知朝廷革新的要義,隨意誹謗朝政,應當徹查。不光要查他一個人,還要查一查與他相關的親朋好友!”

曾布等人附和著呂惠卿,作為朝臣,他們自然能看懂圖中的意思。要知道,這個鄭俠可是個地地道道的保守派,要不然也不會聯合一眾反對新政的人獻上《流民圖》,以至於王相罷官。

此人可惡!

呂惠卿雖然憤怒,但只能掩藏在心裡,在表面上,他仍舊錶現得很平靜“皇上,像鄭俠這樣的小人,若是不進行處置的話,恐怕日後會有更多的人以進奏畫作的方式來誹謗新政!”

這一次,趙頊聽了進去,作為一個有抱負的皇帝,此刻他心中已經有了決定。要想徹底改善大宋積貧積弱的現象,就必須將新政堅持到底。

“呂愛卿,朕這些日子心頭煩亂,既然這個鄭俠如此誹謗朝廷新政,你就去依法處置吧!”

趙頊擺了擺手,示意幾名朝臣可以退出垂拱殿了。

呂惠卿等人見狀,便是拱手告退,見著他們離去,趙頊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李憲,過幾日咱們去國子監看看!”

喜歡武振大宋請大家收藏武振大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