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86節(1 / 2)

小說:皎娘第180章 作者:欣欣向榮

李順兒端茶進來的時候,見六爺腰帶解了,袍子寬鬆松的掛在身上, 領口也扯開了, 拿著扇子呼噠呼噠扇的人心忙, 腦門子上都是汗。

不等自己端過去, 幾步過來一把搶過茶碗, 仰脖就喝乾了,把茶碗放到一旁也沒涼快多少,皺眉道:“ 今兒怎這麼熱?”

熱?李順兒瞧了瞧紗窗,雖說進了六月卻沒到真熱的時候, 尤其他們在船上這會兒又入了夜, 從紗窗透出一一陣陣河風,屋裡都有些涼呢, 哪裡會熱。

至於六爺熱也不是天熱吧, 只不過主子說是天熱, 自己也只能應著,遂道:“這幾日是有些熱,不若奴才讓人抬了浴桶進來,沐浴過後許就涼快了。”

梁驚鴻揮了揮扇子:“快去,快去。”

折騰了足一個時辰,才把火氣壓下去,想起什麼,過去把紗窗支開往旁邊望了望,黑乎乎的一點兒亮都沒了,可見是睡了。

放下紗窗,低聲咕噥了一句小沒良心的,琢磨著先在心裡記下這筆賬,待日後讓她加倍的還。

因不想驚擾地方官府,除非必要的補給沿途州府都未停靠,一路順風順水的進了燕州,燕州府這邊早接了信兒,如今的燕州知府陸成是周青臣的同年,得了周青臣舉薦方接任了燕州知府,與周家頗有來往,陸大人原配死的早,續絃的夫人還是葉氏做的大媒,娶的潘府的小姐,也是潘明成的堂姐,因這層姻親干係,潘明成在府衙謀了主薄之職。

潘明成出身燕州大族能力卓絕,進退有度,更難得秉性謙和,通曉人情世故,幾年下來,頗得知府大人倚重,舉凡大事都要與他商議。

如今兩位皇子侯府老太君小侯爺小世子一塊兒來了燕州,這是多大的事啊,自打接了訊息,陸大人連著幾晚上都沒睡踏實,又喜又憂,喜的是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位尊貴的人,若是招待好了,往後何愁不前程似錦,憂的是要是哪兒不妥當,得罪了誰,可就玩完了。

他這般翻來覆去的折騰,潘氏便問了一句,聽說是為這個,不禁道:“這有什麼愁的,交給明成不就好了,。”

陸知府嘆了口氣道:“若是旁的事,何用你說,早尋了明成來商議,偏偏這回來的是那位小侯爺。”

潘氏自然知道丈夫的意思,不禁道:“說起當年的事,也不能怪明成吧。”

陸知府搖頭:“你說的倒輕巧,那位可是有名的霸王,更何況,還是為了心愛之人,雖是遷怒明成,有些不講道理,可那小爺何時講過道理。”

潘氏眼珠轉了轉道:“不對啊,你剛說那小侯爺是陪著妻兒回來省親的?”

陸知府點頭:“正是,青臣信裡便是這麼說的,哪裡不對。”

潘氏:“我可記得五年前那場大火過後,小侯爺可是把那玉氏的靈牌娶回了侯府,擺在祠堂做了正頭夫人,這些年也沒聽說續娶啊,更何況,即便續娶了,難道這樣巧的也是燕州的孃家,不然怎會陪著夫人回燕州省親。”

陸知府倒是愣了愣,是啊,自己接了信不免有些慌亂,倒沒底細想,潘氏一提醒方回過味來,可不是嗎,哪有這樣巧的,再說,那位可不是尋常百姓,是堂堂忠勇侯府的小侯爺,別說續娶一位新夫人,就是納個通房,也不會悄無聲息,尤其若是燕州人,自己怎會不知,更何況,青臣信裡說的明明白白是陪夫人回鄉省親,且葉氏跟老太君兩位皇子也一併來了,要說兩位皇子是出來遊歷的,老太君跟葉氏來做什麼?

想到此,忙跟潘氏把底細說了,潘氏想了想道:“如此興師動眾,倒不似省親,像是會親。”說著,忽腦中靈光一閃道:“老爺你說會不會,跟小侯爺回來的這位夫人,就是先頭那位玉氏啊。”

陸知府一愣,繼而搖頭:“怎麼可能,那位玉氏五年前就沒了,現如今墳地不還在城外呢嗎,人都死了,怎麼回鄉省親。”

潘氏也覺著自己的猜測荒唐,可怎麼想怎麼覺著若是那位玉氏,就都說得通了,就自己所知,當年小侯爺跟玉娘子便是葉姐姐牽線幫忙,才成的,算是媒人吧,老太君是尊長,若那位真是玉娘子,老太君陪著回來會親,便也說過得去了。

想到此道:“不若你再給京裡寫封信去問個清楚明白,也免得咱們在這兒猜來猜去的。”

陸知府卻搖頭道:“青臣秉性剛直,能給我寫這封信來,點撥一二已是不易,哪裡還能再寫信去問,更何況,兩位皇子也在,暗中掃聽皇族行蹤可是犯了大忌。”

潘氏眼珠轉了轉,倒是想出一個主意來:“明成跟那玉家老爺子有師徒之份,這些年三五不時常過去走動,不然,讓明成去玉家一趟探探訊息,老爺看如何?”

陸知府也覺這個主意好,便點了頭,這件事老爺出頭不妥當,倒是她這個堂姐無妨,轉過天正趕上休沐的日子,潘氏一早便回了孃家,去尋潘明成。

潘明成正在院子裡的藤蘿架下看書,看的頗入神,潘氏進來都不知,還是同喜兒稟了一聲方回神,忙站起來,把潘氏迎進屋落座,又讓同喜兒捧了茶來方道:“堂姐今兒怎來了?”

潘氏道:“你媳婦呢,怎麼不見?”

潘明成:“昨兒岳家送了信兒來,說岳母身上不好,我讓她家去瞧瞧要不要緊?”

潘氏點頭道:“我倒認識一位脈科好的大夫,回頭去請了給親家母瞧瞧。”

潘明成:“那就勞煩堂姐了。”

潘氏瞪了他一眼:“跟我還客氣什麼,今兒來我卻是有事求你?”說著頓了頓把自己猜測的原委說了一遍。

潘明成聽了,神色有些恍惚:“這麼說,竟是真的了,她果真還活著。”

潘氏見他這樣,越發疑惑道:“什麼還活著,誰活著?”

潘明成道:“玉娘子還活著,她要回來了。”

潘氏大驚:“我不過是瞎猜的,難道猜中了,這位夫人真是當年的玉娘子,怎麼可能啊,不都下葬了嗎?”

潘明成神情有些恍惚,他原也是不知的,這些年每每想起那個清麗溫婉的女子,便心覺愧疚,大約同喜兒是見自己想不開,才說起此中原委。

當年同貴兒瞞了那麼大一樁事,誰也沒說,卻沒瞞過同喜兒,同喜兒跟他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那裡會不知自己弟弟的性子,尋了他底細的問,方知其中原委,同喜兒也勸過弟弟,讓他索性回家來,便沒了差事,種地也一樣過活,橫豎也少不了他一口飯吃,可同貴兒卻說要賭一把,他不信自己的命這麼不濟。

同喜兒勸不住,也只能由著他了,後來聽聞被小侯爺趕出侯府,跟了玉娘子的兄弟,雖說沒有侯府體面,好歹有個容身之處,誰知這小子命好的很,沒過幾年玉家那公子便中金榜成了狀元公,這已夠奇了,不想還有更奇的,就在前幾個月那位死了五年的玉娘子忽然活回來了,不僅活了還生了位聰明伶俐的大胖小子,如今已封了世子,現正跟著兩位皇子陪讀呢。

同貴兒都羨慕自己這個運氣爆表的兄弟了,又見大公子這樣鬱鬱寡歡的,心有不忍,便說了出來,潘明成先頭還有些不信,今兒潘氏一來方知竟她真要回來了。

潘氏道:“當年正是因這位玉娘子小侯爺遷怒咱們潘家,如今既然這玉娘子活著,想必小侯爺也不會再惱你了,以你跟他的交情,往後也不用愁前程了。”

潘明成暗暗苦笑,當年的事哪有這樣簡單,不止玉娘子還有潘復呢,自己一時惻隱之心,放了那潘復,六爺後來知道雖未說什麼卻從此冷了自己,只干係皎孃的便是六爺的心結,輕易無法消去,況,潘明成隱隱總有種預感,這次隨著六爺跟皎娘回來燕州,或許又會生出什麼波瀾。

想到此,不免心驚肉跳,也不敢在家懈怠,隨著潘氏去了府衙幫著安排迎候接待事宜,陸知府正發愁呢,見他來了,方鬆了口氣忙問:“你說,這麼些人安置在何處妥當?”

潘明成知道姐夫愁什麼,按理說,姑爺陪著回孃家省親,該住在岳家才對,可玉家的房子不大,怕是住不下這麼些人,五年前六爺迎娶了皎娘靈牌之後,便要接了玉家二老進京,可玉家二老執意不去,六爺便想讓你二老住梁府,二老沒搬說住著不習慣,還是後來冬郎中了狀元,衣錦還鄉,也只是把老房子修整了一番,故不好待客,更何況,還有老太君葉氏夫人兩位皇子跟一眾隨從,都算下來有上百口子呢,而安置在館驛卻更為不妥。

想到此,便提醒道:“其實,姐夫不用愁這些,此次是小侯爺陪著夫人回鄉省親,兩位皇子也是跟著出來遊歷,並非公事,既如此,便是不想張揚,住處想必也早有安排。”

陸知府何等人,一聽就明白過來,自己可是糊塗了,周青臣特意寫信來透訊息,本就又點撥之意,怕自己弄巧成拙,既非公事,自己若以官府名義接待,給人拿捏住不定就成了把柄。

第242章 我想去瞧瞧她

得虧明成提醒, 不然自己大張旗鼓的迎了去,豈非落人把柄,可不迎著若裝傻貌似也不妥, 想到此便問潘明成:“依著你該如何?”

潘明成自然知道他的顧慮, 便道:“以我對小侯爺的瞭解,他並不喜這些虛排場,若不然, 這一路上也不會如此悄無聲息,既如此,一動不如一靜,姐夫只管裝作不知, 待他們安置妥當,再遞帖子過去拜見,暗裡多調些衙差巡街守夜, 以防萬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