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67節(1 / 2)

葉氏搖頭:“且不說這幾年我也並未在京,說什麼照拂冬郎,反倒是冬郎對我家的混小子多有提點,哪裡當得起你的謝,更何況,妹妹如今的身份品級可是在我之上,我可受不得妹妹這禮。”

身份?品階?皎娘微愣。

葉氏見她還迷糊著呢不禁道:“剛不是說了,五年前驚鴻把你的牌位迎進侯府,你便是侯府的大娘子,驚鴻特意上了請婚的摺子,雖說如今驚鴻尚未承爵,你這大娘子葉氏有品階的,這些你日後慢慢就明白了了。”

該說的都說了,葉氏也不好再留,便起身告辭,出了別院,上了馬車周婆子方低聲道:“那位小爺當真生的好,老奴瞧那眉眼跟小侯爺得有八分像呢 ,怎麼得小侯爺竟看不出,巴巴的跑去咱們府上煩惱些有的沒的。”

葉氏笑道:“這便是當事者迷吧,咱們外人一瞧那孩子就知道是驚鴻的,可他自己卻瞧不出,或許他不敢想,也沒敢底細瞧。”

周婆子忍不住道:“小侯爺這樣的性子,也又不敢的事,奴才聽著都稀罕。”

葉氏:“稀罕什麼,你也不想想自燕州府遇到皎娘,他做的那些,一樁樁一件件的荒唐事,可見用情極深,這又心心念唸的想了五年,忽的失而復得,患得患失方寸大亂也不稀奇。”

周婆子道:“要說起來咱們這位玉娘子當真是個有大福的,且不說當年那樣一場大火中,得了活命,雖被劫走瞧氣色身子都將養的極好,想是過得不差,最要緊還生了兒子,這可真是因禍得福。”

葉氏自然知道周婆子的意思,驚鴻是侯府嫡脈獨枝兒,就算他對皎娘一片痴情,無意納妾,若無子嗣,也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當初在燕州的時候,自己的顧慮,皎娘若果真不能生子,她跟驚鴻便絕無可能有結果,誰能想到一場大火,皎娘被擄卻因禍得福,不禁將養好了身子,還產下了子嗣,如此侯府有了香火傳承,老太君跟娘娘哪兒有了交代,也就不會難為皎娘了,畢竟皎娘進入了京,便是侯府的媳婦,若娘娘跟老太君有意為難,總有驚鴻護著,這日子也不好過。

不過,驚鴻怎麼未回那別院,這倒讓葉氏頗為意外,畢竟昨兒瞧著驚鴻的臉色似是想明白了,既然想明白了,怎不去別院尋他的心尖子去。

這個疑惑,葉氏一回府便知道了緣由,進了府門,管家便匆忙來報說老爺回來了,正在後宅等著夫人說話呢。

葉氏一怔,心道,這可新鮮,自打老爺入京升任禮部,比在燕州當知府的時候還忙,加之如今北國使節來京,他這個禮部侍郎就更忙了,恨不能天天長在禮部衙門裡,便他們夫妻也常常數日見不得面,如今這才不到晌午,怎麼就回府了,還直接去了後宅等自己。

莫非,子瑜闖了什麼禍事,想到此,心中一驚,忙快步進了後宅,往自己院裡行去。

大約等了些時候,周青臣一見妻子,立馬就道:“你怎也不勸勸你那表弟,讓他這般胡來。”

葉氏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禁道:“是驚鴻,他怎了?”

周青臣哼了一聲:“他今日上朝了。”

葉氏笑了:“老爺可真是,他雖不再朝中任職,卻也是有品階的,上朝有什麼稀罕的。”

周青臣:“上朝是不稀罕,可他奏請冊封世子,豈不是胡鬧。”

葉氏終是聽明白了,倒不禁有些佩服自己這表弟了,當真是個痴情種,昨兒還因為皎娘身邊多了個孩子鬱悶呢,今兒一早就上奏要封世子,這是擺明了不給自己留後路了啊,以後就打算守著皎娘一個過了,為了避免皇上娘娘逼他納妾,乾脆先弄個世子出來堵嘴。

想明白這些,葉氏又覺好笑,這男人要是動了情倒真是比女子還糊塗,他這摺子一遞倒痛快了,就不想想,皇上能應他嗎,這可是干係侯府宗廟傳承的大事,豈能他說封個世子就封個世子的。

周青臣見葉氏隱有笑意,不禁道:“今兒當著滿朝文武皇上氣的,差點兒把那摺子直接丟到驚鴻臉上,侯府世子是隨便抱養個孩子就能封的嗎,更何況,還不知那孩子具體來歷,他如此胡來,你倒還笑得出來。”

葉氏:“老爺莫急,此事本不是什麼大事。”

周青臣並不言語只是蹙眉看她,不知葉氏此話何意,干係宗廟還不算大事,那什麼才算大事。

葉氏道:“這件事老爺莫理會了,到底是侯府家事,想來娘娘跟老太君哪兒自有應對。”

周青臣:“今兒皇上可氣的不輕,這件事怕是不能善了。”說著一拍桌子憤憤的道:“我就不明白驚鴻倒是怎麼想的,他不是對那玉娘子念念不忘嗎,怎麼一下又瞧上了北國的女子,還是個帶著孩子的,他自己要當便宜爹也就算了,還要冊封世子,簡直瘋了,瘋了”

葉氏見丈夫氣的臉都漲紅了,忙端了茶給他道:“老爺莫動氣,您也不想想縱然驚鴻性子霸道些,可除了皎娘之外,何曾瞧過旁的女子一眼,又為何這般急不可待的就應了跟北國的和親,自然是那攝政王手裡有讓他著緊的人,想來皇上娘娘也是知道並默許的,不然這樣兩國和親的大事,怎會如此匆促。”

周青臣略一想便明白了不禁道:“你是說那北國的女子就是玉……”說著頓住話頭,半晌方又道:“若那女子就是皎娘,那孩子難道是……”

葉氏點頭:“我今兒去別院見著那孩子了,生的跟驚鴻有□□分像。”說著不覺唏噓:“雖是造化弄人,到底他們一家子破鏡重圓也算因禍得福吧,我也能少些愧疚。”

第198章 母子初入宮

卻說皎娘待葉氏走了之後, 愣了好半晌,心中又是喜又是憂,喜的是冬郎終究金榜題名, 狀元及第, 為玉家光耀了門庭,以他的才學往後必會前程似錦,一展抱負, 自己也該放心了,憂的是自己,這五年後又活了回來,且不說自己怎麼面對梁驚鴻, 就說壽兒哪兒也不知該如何解釋,畢竟自出生壽兒就認定了南樓月是爹爹,忽然又冒出來一個, 算怎麼回事呢, 五年前那些恩怨如何能跟個小孩子說。

皎娘這兒正發愁呢, 李順兒蹬蹬的跑了進來, 躬身道:“大娘子, 宮裡的劉公公來了,皇后娘娘召您跟小公子進宮。”

皎娘臉色一白,李順兒見她神色不對,忙道:“大娘子不必憂慮, 皇后娘娘雖貴為國母卻極慈和。”

皎娘心知到了如今, 這一關無論如何也是避不過的,便點頭道:“既如此, 那就去吧, 不過我一個寒門出身的婦人不知宮中規矩, 只怕行差踏錯了,娘娘怪罪。”

李順兒道:“這個大娘子倒不用擔心,奴才剛去玉佛寺接了韓媽媽回來,韓媽媽是侯府老人,有她跟著大娘子,斷不會出錯。”

皎娘不覺一喜:“韓媽媽在哪兒? ”

話音剛落,韓媽媽便從外面走了進來,後面跟著數個婆子,人人手裡一個托盤,像是衣飾之物,韓媽媽進來便要跪下磕頭,皎娘忙幾步上前攙住了她:“您這是做什麼,當年在燕州府勞您老照顧,湯藥茶食莫不精心,當年皎娘便當您老是家中的長輩,哪裡能受您的禮。”

韓媽媽聽她這話心中一暖,在燕州的日子雖不長,可自己跟皎娘投了緣,平日裡處的格外親近,真沒拿她當外人,也正因如此,當年那樣的大火之後,韓媽媽一直在玉佛寺裡誦經唸佛,寄望佛祖能庇佑皎娘平安,果真佛祖顯靈,她真好好的活回來了。

韓媽媽忍不住抬頭去瞧皎娘,見她眉眼如故,一時間竟有些恍惚低聲唸了句阿彌陀佛,佛祖當真顯靈了,大娘子當真好生生的。

皎娘心中酸澀,眼角潮潤哽咽著點點頭道:“勞您老惦記是皎孃的不是。”

韓媽媽:“大娘子好就好,好就好。”

李順兒生怕兩人一說起話來,就沒個完忙道:“韓媽媽,劉公公還在外頭候著呢。”

韓媽媽這才想起正事來,忙讓那些婆子上前,親自侍奉著給皎娘更衣,一邊幫她更衣一邊細細把宮裡的規矩說與她聽,皎娘暗暗記在心上,皎娘出身寒門,家裡往上倒幾輩子都沒有當官的,故此對於這些官服品階並不知曉,只是覺得這身衣裳穿在身上頗為繁雜,竟是一層又一層,她都記不得穿了幾層。

耳邊聽著韓媽媽低聲安慰她:“宮裡雖說規矩大,可咱們皇后娘娘卻是個好性子,當年未嫁的時候,最疼的便是六爺,便瞧在六爺的面子上,想也不會難為大娘子,更何況還有咱們小公子呢。”

提到壽兒皎娘倒未想到這孩子竟是個不認生的,也或許孩子最知誰疼他對他好,故此進來不一會兒便跟韓媽媽熟絡起來,小嘴又甜,一口一個韓婆婆,韓婆婆叫的別提多親了,把韓媽媽稀罕的不行,皎娘在旁邊瞧著也歡喜。

收拾妥當,出了別院,一輛馬車停在二門外,後面有護衛跟隨,車旁站了一個白面無鬚的內侍,瞧年紀也就二十上下,噙著恭謹的笑意,微微躬身:“奴才劉住兒給大娘子請安。”

皎娘心知這些內侍雖是奴才卻連大臣都不敢怠慢,忙道:“劉公公客氣了。”

見過禮,劉住兒略抬頭瞄了這位一眼,不是他沒規矩,是實在心裡好奇,自然小侯爺鬧得這場事,自己在萬歲爺跟前兒當差自是一清二楚,故此深知這兩國和親的內幕,便是這位,這事兒便自己知道底細,都覺不可思議,誰能想到天下間真有死了五年又活過來的人呢。

可就真活了,自五年前小侯爺鬧了一場執意娶了靈牌進府,這位玉娘子的大名可就傳開了,畢竟能讓風流倜儻對美色一貫不假辭色的小侯爺痴情至此,那得是什麼樣的仙女啊,尤其這位可還是狀元郎的親姐姐呢,這這曲裡拐彎的故事簡直比那戲本子上唱的還精彩,也正因此,劉住才搶了這個差事,就是想趕著前頭來瞧瞧這位玉娘子是何等傾國傾城的美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